-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北京风俗图 之《墙有耳》。
天津美术网讯 11月16日,“朽者不朽: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先行者———陈师曾诞辰140周年特展”于中国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乃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之一,除中国美术馆庋藏的部分陈师曾书画佳构,还集结了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北京荣宝斋等多家文博机构的珍藏,是陈师曾逝世后首个全面的艺术展览。
江西名门陈家有“一门三代四杰”的美称。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是晚清维新派政治家,父亲陈三立为诗坛泰斗,三弟陈寅恪更是声名卓著的国学大儒。陈师曾(1876- 1923)是陈三立的长子,精通诗文书法、绘画篆 刻 。他 自 号 朽 者 、朽 道人,48岁早逝之后,吴昌硕题为“朽者不朽”,梁启超评价为“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
因悲悯而乐写世相
此次展览以一册描摹市井百态的《北京风俗图》开场。据悉,该册页完成于1915-1917年之间,上世纪20年代被梁启超以七百金收入囊中,解放初期由文化部购藏,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北京风俗图》为39开册页,封面为陈师曾自书“北京风俗”四字,首页为金城篆书“风采宣南”。所谓“宣南”,指北京宣武门以南地区,以琉璃厂、大栅栏、天桥一带为中心,贩夫走卒游走其间,人流车马喧吵往还,是皇城根下市井气息极浓的地带。
陈师曾以简净的笔墨,摹写出民国初年的不安时局和世间百态:玩鸟的、算命的、卖糖葫芦的、说书的、挑粪的、拾破烂儿的、拉车的、泼水的、品茶的、压轿的、隔墙听声的……王秋湄题跋曰:“此虽燕京采风小景,直可做民俗图志观。”潘语舲也在跋语里说:“此册于游戏之中,寓警世之意。”
“作为一个大文人,陈师曾画劳苦大众,绝不是猎奇,而是出于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和关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
本次展览的执行策划彭锋在《文人画与民俗图志———陈师曾〈北京风俗画〉漫议》里提到,《北京风俗图》在观念、技巧乃至题材选择上,都与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风俗画有显著差异。
“留日七年让陈师曾对西方绘画有着同代人难以比拟的认识。”彭锋表示。在《北京风俗图》里,除了采取速写与漫画手法,包括薄彩施色、透视法的运用、明暗处理等,都见出西方美学的影响。所谓“朽者不朽”,也意味着“博观约取”、“与古为新”。
文人画需自创新格
在人们印象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陈师曾是“文人画之价值”的倡导者。他枚举文人画四个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认为“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然而,文人画发展到清代,崇古之风盛行,在“四王”派的画遍天下的时代,陈师曾提倡“另寻门径”、“别树一帜”。否则“不但不能越过王派中的首领,恐怕未 必 能 赶 上 王 派 中 的 徒弟。”他的这个观念深深地影响了齐白石。
据《齐白石自传》记载,当年白石老人初到京城,在琉璃厂南纸铺挂出卖画刻印的润格,陈师曾看到他刻的印,前去法源寺拜访。晤谈之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陈师曾劝白石老人自创风格,不必一味摩古,求媚世俗。正是听从了陈师曾的劝告,白石老人开启了“红花墨叶”的艺术新天地。后来,也是因为陈师曾携白石老人的作品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使得齐白石在日本名声大振,画价暴增。从艺术史上看,陈师曾是齐白石的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本次展览特意辟出六层展厅,重现陈师曾与齐白石等民国文人的交游往事。陈师曾在日本留学时与周氏兄弟结为挚友,鲁迅鲜少评价陈师曾的画,周作人却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筹,因为是有书卷气。”(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