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014年12月26日下午,讲座“民族化、生命力、大写意、大文化——董希文先生的艺术与艺术教育思想体系领悟”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讲。主讲人为靳之林,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了讲座,他表示,靳之林先生作为一名曾在董希文先生身边学习工作的学者,他能用其亲身观察的经历介绍董希文先生的艺术思想及艺术教育思想。
靳之林在讲座开始表示,本次讲座内容主要是根据1962年董希文先生最后一次西藏写生归来后所述资料整理而成。谈到主题,靳之林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是民族文化,首先要做到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董希文先生在成立工作室的时候也明确表示过,“油画民族化”是工作室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而之后才能做到在“民族化”基础上的百花齐放,民族化的问题是关于中国文化血液的问题;“生命力”是民族本原文化的本原德性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董希文先生一生创作的主题;“大写意”、“大文化”的统一,使董希文先生不拘一格的把中国的、世界的、古代的、今天的、精英的、群体的、文化遗产全部融入到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中,融入到中国文化血液之中,释放出当代的中华民族民族之魂,聚宇宙之气的灵魂聚气的当代艺术高峰。
之后,靳之林先生将讲座按照时间线索分为三个部分:“源于童年的民族文化血液”、“青年时代——生活与大文化的融合”、“新中国——生命力的爆发与大写意精神”。靳之林首先从董希文先生的童年和家庭背景、生活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谈起,董希文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如父亲收藏的古字画、瓷器陶罐、剪纸、中国结等,靳之林认为,这些都是董希文先生的“文化血液”根源。1934年,20岁的董希文考入杭州艺专,师从林风眠、潘天寿、常书鸿,在校期间画了大量的国画山水画,不同老师的风格给予了他多元的创作风格。直至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董希文不得不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靳之林表示,董希文的生活经历与其创作息息相关:早年因为战争与学校一同迁到贵州,画了苗寨生活的《苗女赶场》;之后去敦煌创作了《哈萨克牧羊女》;后期的经典《开国大典》;1954年作为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去西藏四个月,回来后1954年完成油画《春到西藏》;1954年完成国画《祁连山的早晨》;1955年5月到10月随八一电影制片厂沿着长征路线写生,进藏写生200多幅,1956年完成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 1959年创作水粉画和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1962年7月到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应西藏工委的邀请,1963年开始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画壁画油画《喜马拉雅山松》,《雅鲁藏布江之歌》。靳之林说道,“这是董先生新中国的一个雏形,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他的情感激情,那个时候处于新中国诞生的新旧对比,激发新中国的艺术家表达对新中国的赞歌!”
靳之林随后详细的对董希文先生的经典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开国大典》、 《祁连山的早晨》、《春到西藏》、《红军不怕远征难》、《遵义会议》、《鼓足干劲》、《百万雄师过大江》等。靳之林认为,董希文先生通过生活实践理解感受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同时将生命力本质作为指导思想,再认识生活路线的具体事物,并且应用形象思维寻找生活中他认为最强烈有生命力和造型意识特点的典型人物,将主题和内容艺术手法统一。董希文认为中国艺术的特点是写意,“形要有感情的形,色要有感情的色”,心理性质上的爽朗、纯朴、抽象的词语加以形象化,把纯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出发,像唱歌一样流露出来,从“无理作画”,“以理作画”,达到“以情作画”的境界。中国画的写意是写意,写意是董希文在其实践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追求艺术风格的最高理想,而且越到后期这一点更加强烈。
回忆董希文先生,靳之林表示,董希文先生平和寡言、诚意待人、严于律己、工作和生活有条不紊,但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心里面炙热的激情。董先生一生中,在繁重教学和社会工作下还能完成那么优秀的作品,这与他旺盛的革命精力、惊人的毅力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紧密关系的。
在教学方面,董希文先生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对美院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董希文先生特别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面貌,他以极大的兴趣观察同学们出现的个性的苗头,在统一的基本训练的严格要求下,按照每一个同学不同的路子把他们引向成熟。董希文先生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基本功训练,和创作教学中贯彻民族化基础的百花齐放方针。此外,董希文先生特别注意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广泛研究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各种流派优秀的艺术遗产,包括我国的民间艺术,扩大学生的眼界。
靳之林紧扣主题,从“民族化、生命力、大写意、大文化”的角度总结董希文先生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思想体系,在董希文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对其思想进行领悟和分析。本次讲座也配合正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展期至201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