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此次展览主要是以纸本作品为主,在作品的选取上,一部分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收藏;一部分是在艺术家的工作室经整理挑选出来,这些作品代表着他们在某个阶段的语言探索,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具有一定的标杆性;也能够体现出绘画在当下不断深化地诸多命题。
绘画的语言包括技法,形式,内容等方式,可分为写实,抽象,表现等类型,语感是个人的,心理的,经验的,无意识的,而却是我们感知一件艺术作品情感力度的第一直觉,双向的语感包含作者创作作品时所体现的潜在感知,同时也包含了人们观看作品时所体现的感觉,换言之,言语的叙曲,是通向艺术作品中难以言说之处。在言语与观念的中间地带,从艺术家的实践中找到可参照的依据。
手工的,重复的,无意义的劳作,常被看作是郑菁作品方法的切入点,她说:“我试图让每个1与秒钟的滴答声保持在一个频率,我想这是我和作品的一种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像似一条长河,水在流动,表面却看不出它的变化。另一端是自己平静的内心,没有什么意义的诉求。”《瞬》是把手撕日历中消失的每一天,用纸本和铅笔触画出来的作品。她把握住了时间,温度与作品实施状态之间的关系,进入作品内部是她观察细微和敏感,对媒介使用的方式是一种修辞上的借代,重复之上是主题的自觉,无意义之上是对意义的拒诉。个体的经历,身体与时间,精神与诗情在她的作品中构成了独具特质的言语形态。
帧是影像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面。程未雪用绘画的方式呈现一段时间的长度。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图像。“帧数”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张数。她的作品将绘画的再现功能,用于记录影像中虚拟的承载的时间,视频影像背后,图像的构成方式是她分解描绘的客体,由此再现不是为了反映,这件作品使用绘画和影像这两种媒介方式得以交织重合,形成新的言语结构。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郑菁和程未雨的作品体现出对绘画媒介自身的反思,并拓展出对于绘画新的思考和认识方式的改变。
黄娟的作品带有抽象的形式,抽象式的绘画从实践角度对她来说并没意义上的企图,她对线条,颜色,结构与自我的关系,如同在阅读本来已经隐藏在主体之下的文本,层层掀开之后,呈现出来的画面内容一无所有,除却彰显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无限性“一无所有”。在此基础上只有忘却意义,才能体会绘画言语带来的新感觉
蒋建军在参展的艺术家中代表了另一类在绘画语言内部进行的探索类型,他的作品脉络可分为大致的几个阶段:早期深入的抽象尝试,抽象表现主义的脉络和背景是理解他这一批画作的入口,在此基础之上,他已经找到了相对深入的抽象语言方式。之后的一系列作品围绕着对一些社会事件展开,《失踪儿童》一共有一百多张,这件作品背后有一个隐含的逻辑,如果画家一味连续处理几百张大同小异的肖像作品时,他所面对的已不是题材的问题,所谓意义上的指涉,会逐渐的消退对于绘画言语组织的摸索和尝试中。
此次展览参展的艺术家,作品面貌各异,外在的呈现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具体到作品中的实践和方法层面上,个体与个体的差异,以及在作品中所体现出不同的倾向,能够为探讨绘画的界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是或不是绘画不重要,媒介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在此基础之上的自我认识。当我们谈论绘画的语言探索时,本身即是对艺术家和作品的一种描述,描述所涉及的理论是理解和对话的前提,展览本身也是一种描述的尝试。(作者 陈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