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3月17日,与邱瑞祥在站台中国的首次个展“自视”时隔三年之后,这位西安的80后艺术家再次来到北京,携个展“兔子,巢穴和谷仓”亮相站台,展现其三年来“重复劳作”的创作成果。本次展览由鲁明军策划,并展出至2017年4月30日。
“与之前比有什么变化吗?”开幕当天,本不善言辞的邱瑞祥遇到熟人却总是这样问上一句,然后继续笑呵呵的听着“用户反馈”。的确,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其创作发展的人来说,本次展览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探索和“新意”,这种“新”与外界并无关联,更多的是艺术家本人的尝试和思考。
邱瑞祥,无题,布面油画,35x30cm,2014-2016
邱瑞祥,无题,布面油画,160x200cm,2013-2015
更确定,更放开。这是最直观的整体印象。相比“自视”时期的作品,邱瑞祥的画面不再那么阴暗和幽闭,如果说过去的作品总是弥漫着强烈的神秘感,甚至以一种拒人之外的气息散发出忧郁与孤寂,那么这次的作品仿佛更多了些“邀请”的意味——画面不再是完全封闭的自我内观,它们似乎更加放开,和观者建立了一种更可观的连接。
邱瑞祥将更多光线和色彩引入作品,首先就把内容从以往黑调的色度中解放出来;更加大胆而抽象的体面分割,使得画面更立体、饱满,而这种明暗色块的组合本身是毫不含糊的。如此观之,新的作品仿佛拂去曾经的试探与不确定性,放开了色彩、情绪、形制上的一些“顾虑”,从而解放出更多维度的可能性和画面的纵深,就仿佛,这是一个艺术家不断往外走而观者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邱瑞祥,无题,纸本油画棒,41.5x32cm,2015-2016
邱瑞祥,习作-1,布面油画,30x25cm,2014
邱瑞祥,习作-2,布面油画,30x25cm,2014-2016
邱瑞祥,他人的世界,布面油画,183x152cm,2015-2016
然而艺术家本人对于艺术创作严谨而琢磨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或丝毫放松,自省和探索的痕迹在每一主题的重复绘画上显而易见。同样是“谷仓”题材,或者同一个姿势的人物,邱瑞祥会展现出大大小小不同体量以及不同角度的绘画,画与画之间的内容看似相同,却有着十分微妙的侧重——我们从中察觉到艺术家的实验过程,有的是形之间的关系,有的是背景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的强调光线的关系,艺术家仿佛强迫症一样不停地挖掘每一种可能,不断地比较,那种较劲和执着让人觉得敬佩而可爱,这是多么细腻和敏感的一种劳作成果啊。
邱瑞祥,肖像,布面油画,40.5x33cm,2015
邱瑞祥,巢穴(小),纸本油画棒,29x48cm,2014-2015
邱瑞祥,巢穴(大),布面油画,150x250cm,2013-2016
邱瑞祥的作品题目和画面内容很少给人太多直观的信息。他选取一些农村劳作或日常熟悉的场景、物体,陶醉于寻找动作本身的物理关系,把人物化,把客体对象化,通过绘画本身消解人物或画面内容承载的本意,赋予其新的情绪和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细节的变化让人感受到艺术家情绪上的温和与暖度,这些情绪的释放伴随着张弛有度的画面,也呈现出邱瑞祥本人的一种精神面貌。在整个展览中,除了曾经的神秘或者些许孤寂感,有些更传递着快乐、温暖,不再那么沉重,却更加亲和流畅。
邱瑞祥的工作和生活如同隐士一般,相信也是如此才保护着他对绘画细腻而敏感的判断,以及对于品质和纯粹的执着追求。少言内敛却总是乐呵呵的他在谈及绘画之于他本人的意义时表现得坚定而明确:“绘画对我来说很重要,即使已经有无数杰出的作品出现,画作已经多得不能再多的时候,绘画依然对我很重要。它可能在广义上来说起到的作用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但它一直很重要。至少在我的生活里是如此,我认为绘画中形式的差别是次要的,当然有这种差别是很好的,但是它对一个人某些具体的创作和生活来说是很次要的。对我来说,画画应该是最能接近我内心的一个方式。它或许并不意味着价值,比较重要的是它通向我自己的内心,仅此而已”。(文/付朗)
邱瑞祥,大谷仓-1,布面油画,237x190cm,2013-2015
展览现场
展厅现场
艺术家邱瑞祥(右一)与友人交谈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