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罗工柳是我国老一辈威望很高,成就很大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都曾在北京的美术馆见过他。当他知道我也是广东人之后,他会特别问起广东的情况,让我倍感亲切。在多次交流中,他都强调,虽然他们那一辈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一定成就,但更寄希望于青年一代。他有一句让我尤为深刻:“我一生就是致力于油画的民族精神的探索。”在他后来的很多代表作品,确实有所体现。
1916年,罗工柳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油画和木刻,1938年入延安鲁艺美术系,不久参加了鲁艺木刻工作团,赴太行山的抗战前线,任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美编,从事版画创作,1946年-1949年任教于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解放后参与创建中央美院,并任该院绘画系主任,1955年到1958年赴苏联留学,入列宾美术学院深造油画艺术。值得一提的是,他留学的身份并非一般留学生,而由于他的经典作品《地道战》《延安整风报告》被列宾美术学院相关教授十分认可,便让其以研究生学历进行留学,类似访问学者性质,这是十分少有的情况。
罗工柳,后来历任中央美院教授、绘画系主任和副院长及担任全国美协负责人之一。早年从事延安版画创作,作品主要以抗战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和斗争作为表现题材,而且解放后多作油画,并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并在探索油画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方面作出了贡献。他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的油画创作和教学都有着广泛影响。在中央美院的罗工柳工作室,培养出了不少油画人才。代表作有延安时期的《鲁迅像》《地道战》《延安整风报告》等。
但需要一提的是,在他创作出经典油画之前,其实,并未曾对油画有多少研究,可以说,他一出手就诞生了两张经典作品,一张是《地道战》;另一张是《延安整风报告》。不过,由于当时中国画家在油画探索方面仍然不是十分成熟,所以,这一类油画被称作“土油画”,技法上没有太多西洋油画的经验。然而,这种油画虽然有“土”味,但朴素和真情也使得其极具“本土气息”,因此,直到今天,仍然经得起历史考验,而罗工柳“留苏”回来后再画的那批画则少了些“土味”,多了洋技法。
但他也强调自己更多的是中国风的探索,他强调油画里面的中华民族精神,甚至直接运用中国画技法,糅合到油画创作中去。他在《前仆后继》《毛泽东在井冈山》《井冈山上》充分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探索,一张是表现毛泽东跟很多战士一起在山上的画面,这张已经流露出他在民族化方面的探讨。而《毛泽东在井冈山》那张,则直接在油画作品中运用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皴法,这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这个尝试的成熟程度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他的探索方向已经十分明确。作为探索尝试,这无疑跨出了大胆的一步。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青少年的我,曾在文德路(原省文联展厅)参观过“罗工柳留苏作品展”,这是我直接较少见到“洋油画”,印象十分激动,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油画竟然能有如此魅力,那次展览对于我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他自己也常强调一生致力于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探讨。为此,他晚年更花大量时间,练习书法,目的都是为了使油画如何渗透中国文化精神。在这方面,作为同是广东人,我们都感到自豪,当然,他的成就远不止在广东,而在全国。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继承他在这方面的探索精神,如何发扬以及深入和开拓。这一点我想,也是罗工柳的所愿,开拓油画中国精神的这个方向正是我们中国油画所要走的道路。(作者 梁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