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7年10月15日-28日,2017新写实油画展(Neo-realist Paintings Exhibition),将在保利艺术博物馆10层开幕。何振浩、何红蓓、何净、李卓、刘晟、仝紫云、吴志军、薛堃、于明、杨洋、仲清华等艺术家受邀参展,是当下国内写实油画领域的一次重要展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导,张敢教授应邀担任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
本次展览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南京新路艺术教育承办、美术档案协办,策展人关红,王益东、邹飞为出品人。
仲清华的多数作品采取灰暗的色调,人物作品也少有直视,以低头、闭眼为主,如此的色调加上人物形态,向观者传达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诡异色彩,无论周围环境平静还是风云涌动,画面人物始终处在一个静谧环境中。人与境相符似乎是以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来抵抗无处不在的时间;人与境相触,通过那激烈的视觉冲击似乎更加彰显了人物的安静和孤独。他善于从普通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在或冷漠或平淡和诡黠的画面中似乎包含着一种莫名的思考。这种思考出奇深刻,深刻中又融入了一层诗意般的抒情气氛,更为客观的作用便是谁也无法说清的画家的创作意图,这倒有点法国具象大师巴尔蒂斯的感觉。
——选自《2012新写实油画展览作品集》郭晓川编著
仲清华多年前在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随我攻读油画硕士。学习期间,他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方向。他从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艺术品格不断提高。无论画人物还是画风景他都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在看似写实的作品中蕴寄着一层诗意般的抒情气氛,向观者传达出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显示出作者操控画面的能力。近几年来他的作品中出现中国传统绘画式的风景与现实场景的结合,似乎映射出他对世外桃源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或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批判式的隐喻。
——丁一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新时期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获得了世界的瞩目,因为写实油画的发展,特别是写实时代有没有发展空间,这个也是艺术界探讨的重要议题。青年艺术家能够探讨油画性体现的绘画性和图象,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同时在这种写实里面,比如仲清华的作品有古典写实的语言,一种图式,同时又有表现当下观念的意识,用图像置换,用欧洲古典油画的模仿,改变内容,来体现观念意识。也就是说在郭润文之后,这样一批年轻画家反而更注重对欧洲古典主义油画的学习,但是,学习同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上,而是结合怎么样表现中国人的状态,怎么表现青年人的状态,如果把当下视觉文化的特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在欧美国家所看不到的写实油画、观念性油画继续发展的态势。
——选自尚辉于“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研讨会中的发言
不拘常法——关于我的艺术感悟
文/仲清华
中国自古就有对绘画的品评要求。南朝的谢赫的《画品》是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绘画理论著述,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六法”论。 “六法”作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品评的重要美学准则,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极大。所谓“六法”,即:一 气韵生动,二 骨法用笔,三 应物象形,四 随类赋彩,五 经营位置,六 传移模写。谢赫的“六法”之观点,从表现对象外在形貌的技法要求到内在精神,以及绘画造型的基本要素:形 、色 、构图方面都有涵盖。虽然油画是由西方传入,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家的画论中找到与之共通的要求与立足点。
中国的绘画讲究“品”,唐代朱景玄著有《唐朝名画录》,其中他将张怀瑾“神、妙、能”三品与李嗣真的“逸品”相结合。李嗣真的“逸品”居三品九等之首,朱景玄则将逸品放在“神、妙、能”三品之后,形成“神、妙、能、逸”四品。逸品者乃是在神、妙、能三品之外“不拘常法”者。北宋初,蜀人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居于四品之末的“逸品”冠于神、妙、能三品之上,并加以详尽阐释。我认为油画虽然是西方架上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在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艺术家如何将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更符合中国的美学观念和思想,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我们所属时代的内容,这是我们当下需要去努力探索的课题。
艺术没有贵贱之分,油画的中国化之构想亦不是伪命题。徐悲鸿、刘海粟、董希文、赵无极、朱德群等前辈艺术家在油画的中国化道路上都为之做出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油画要在当代走出新的局面,我自认为还是需要遵循传承与融合创新的路线,虽然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但是依然受用。传承不仅是要研究西方的经典,更需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蕴,融合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现今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大潮中,艺术的表达方式已经无所不能及,传统艺术的审美观或许已被视为不入流。任何文化都有根,抛弃根源,我们无法找到新的源泉,而固守传统的桎梏亦非益事。我们既要做“不拘常法”者,去打破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寻找新的可行性。油画在当代的发展看似边缘,实为不易。
在我的内心一直在寻找一个理想式的画面,她是中国的。作为西方的绘画表现语言形式之一的油画,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将她和中国的绘画语言、文化意蕴相融合是我在绘画中主要研究的课题。我衷爱西方的古典绘画,同时我又非常迷恋宋、元、明时期的山水画和文人画。我试图在我的绘画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意境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叙事性场景、古典式静谧格调以及现代建筑空间的巧妙融合,这是我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这种当代古典意识与唯美情境,拉近了观者与画面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我颇爱油画丰富的质感,它既可以精细入微的描绘细节,表达物象的形质,又可以大笔自由挥洒,传达画者的心性。色彩的表现力也是我在绘画中一直探索的课题。我偏爱画面的色块与造型的丰富性,有时我在一张画面上会反复的涂抹油彩,不断地刮擦来探寻色彩的力度与和谐感,有时为了一块满意的色彩,我可以在画面上来回反复十几遍,直至满意方可罢休。我追求画面色彩的雅致感,或许这归因于我衷情于宋画的缘故,同时我的作品并不刻意遵循西方的绘画透视学理论,在我的画中常常以光线,色彩和画面的二维分割为手段来诠释其中的关系。
在我的作品中还有一类主题,那就是:肖像。我觉得和其它类型的作品相比较,肖像的表达更为单纯、直接,肖像作品最能体现出一个画家艺术表达的敏锐度。我在生活中喜欢观察周围的人,亲人、好友都经常在我的作品中出现。肖像画不仅能让我们看到画者对人物的观察与认识,更能看出画家在画面中的绘画语言功夫和对人物个性的把控能力,所以有时候我在欣赏一个画家的作品时往往会更为关注他的肖像类作品。
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比较单纯,我习惯于一个人在画室静心的工作,打开音乐画画能让我快速的进入状态而不知疲惫。放松的作画环境让我可以自由地遨游在视觉与文化的桃花源中。
艺术家简介:
仲清华
1981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油画研究)博士学位,2016年入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北京市朝阳区油画家协会理事。
重要参展
2017年 灵?境——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桥舍画廊)
2016年“青春盛绘——南通籍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南通现代美术馆)
2016年“金陵有约-中国当代实力派青年写实油画精品展”(南京江东美术馆)
2016年“天天向上——名师提名五周年回顾展”(筑中美术馆)
2016年“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美术作品展”(798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
2016年“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展”(十笏园美术馆 )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5年“朝阳艺象——美术作品展”(玫瑰之名艺术中心)
2015年“回归——山水美术馆开馆展”(北京山水美术馆)
2015年“天天向上——烟台展”(山东烟台美术博物馆)
2014年“北京朝阳区油画家协会成立展”(北京朝阳区图书馆)
2014年“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3年“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大都美术馆)
2013年“天天向上——筑中美术馆2013年度名师提名展”(筑中美术馆)
2013年“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全国农业展览馆)
2013年“十全十美——青年油画家十人作品展”(北京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
2013年“能动的结构——80后新一代年轻艺术家邀请展”(芳草地画廊)
2013年“HDM画廊作品展(Hadrien de Montferrand Gallery)”(798法国HDM画廊)
2012年“2012新写实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AATS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会——新锐写实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北京国贸)
2007年 罗中立奖学金获奖作品展(入围奖)(重庆美术馆 北京大学)
2007年“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于香港、北京中国美术馆巡展)作品被中国国家文化部收藏
2007年“学院联展——中央美术学院”(西五艺术中心)
2007年“中央美院在校生优秀作品展”获学院二等奖(中央美院美术馆)
2006年“无界-延伸——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六人展”(时代空间画廊)
2006年“仲清华个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展”(中央美院美术馆)
作品被中国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馆、法国迪奥家族、筑中美术馆、合艺典藏、银行机构、画廊、私人藏家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