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精神的表像”赵险峰&余学民双个展”将于2017年11月11日亮相北京凤凰含章艺术中心。此次“精神的表像”赵险峰&余学民双个展由凤凰含章艺术中心主办,艺术家陈晓杰策展,陈胄是此次艺展的学术主持,据悉,此次艺展将持续到11月24日。
精神的表象:赵险峰和余学民的近作
陈 胄(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博士)
一个孤独的背影出现在考古发掘现场,他小心翼翼地去除淹埋在器物上的尘土,一段被遮蔽的历史就此展开。这便是余学民绘画时的状态,即便是一小块颜色,他反复地涂抹,得与画布对峙几个小时,他要的并不是娴熟技法的卖弄,而是寻找形色与精神的契合。
赵险峰对峙画面的时间是在下笔之前的思考,他一旦下笔便如庖丁解牛,笔走龙蛇游刃有余。赵险峰油画中的形象完全来自于他对某段记忆的捕捉,更准确地说是潜意识的显像。绘画只是赵险峰时间的凝固物,他对时间的流失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恐惧,而绘画是他精神栖息之地。
看似画面风格迥异的两人,其实都在做同样的工作:精神的自我表达。精神(Psyche)是相对于物质而言,与拉丁文的灵魂(soul)相近。此处,我所说的“精神”更倾向于完整、独立、自主的人格,它是分析心理学概念。细读赵险峰和余学民的油画,其符号是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外在表象,符号自身的言说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告诉观者符号之外那个被隐藏的真实世界。符号和语意之间的游离本是潜意识自我保护技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导论》中称之为“梦的检查”。
赵险峰油画《父与子》图像:双腿被捆绑的裸体父亲,他抱着儿子站在一的玻璃器皿中。同被囚禁在器皿中的父与子,父亲却处于双重束缚中。将严厉的父亲束缚起来,孩子就可以暂时逃离父亲的指责和那些讨厌的规矩,这可能是儿童期很多男孩子的心理,尤其是当他被父亲责罚的时侯。显然,父亲在此不只是家中的父亲,他演变成一个强硬、武断甚至粗暴的象征角色。它可以是世俗偏见的力量,也可以是规训的强力。面对此,赵险峰的潜意识表达是幽默式的反抗:我要捆绑你的双腿。基于父亲和自己这种微妙的关系,赵险峰总是不愿意墨守成规,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内心深处那个不愿意被规训的他时不时地如儿童般恶作剧一下。
余学民油画《碎镜系列》寻求一种矛盾共生的绘画表达。钢琴边沿线空间与形象塑造平面性的矛盾;父亲灰暗的老照片和靓丽的环境色之矛盾;被塑造物的形象和油画颜料本身的物性之矛盾。这些矛盾并置在画面中企图构建一种新的关系。海德格尔在《物》一文中讨论壶的物性,他认为壶的物性不在于它的使用功能,而是它的虚空,虚空对注入物水的容纳与保护,同时水连接天、地、人的关系,这四维一体才是壶真正之物性。我想,余学民可能正在实践作为图像的物和作为绘画颜料本身之物性关系到底如何平衡?我拭目以待之!
2017年11月8日于中央美术学院
精神的表象
赵险峰、余学民的工作室毗邻,二人也常往来走动,两人的话题极少离开绘画。围绕绘画,他们可以无所不谈,以致时常谈至深夜。正是绘画让这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艺术家聚在一起,成为好朋友。绘画的迷人,可见一斑。
当他们的生命走到但丁所说的“中途”,人生中的许多事物历经时光淘洗,有的就此被弃置被掩埋,而有些也愈发清晰。他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即便绘画没有带来财富、名声与地位,它仍是一生挚爱,在生活中的地位占屹立不倒。他们都曾经历过丧亲的剧痛,一时间变得沉默寡言,但很快又重拾画笔,沉湎在色彩世界里。
《精神的表象》展出的是赵险峰、余学民近几年的创作,这些画作不论尺幅、风格各异,无一不是两位艺术家多年技艺锤炼与精神外溢的结果。
显然,余学民、赵险峰都深受现代主义绘画影响,但二人的取法路径并不相同,甚至迥异,最终形成之风格也截然两样。他们的共同展出,既是友情的见证,也构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张力:余学民的细腻内敛,赵险峰的不可遏制的动感,在同一空间里的极大反差,造就了独特的观看效果。
嵇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余学民参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