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2月22日晚,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郑金岩教授做客“竹间书院·周五茶享”与众分享他的艺术原动力。
天津美术网讯 12月22日晚,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郑金岩教授做客“竹间书院·周五茶享”,与众分享他的艺术原动力。天津美院教授董克诚,天津茶友会会长任琮,竹间书院主理人朱国惠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天津茶友会会长任琮主持。
郑金岩现场开讲。
郑金岩,1963年生于天津。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院,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油画研修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造型艺术学院院长。
晚明人物系列作品是郑金岩的代表作,对“四僧”形象的再现与表达是他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初衷。郑金岩是一位热衷历史的文化学者,尤其是对晚明清初这一历史时期尤为关注。他认为,这段历史虽然是残酷的,但文化层面是兴盛的。而人与命运的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正是他最想用绘画语言去阐述和表达的。对此,郑金岩将晚明时期的文人阶层的精神情感状态为主线,建构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的表情。在这批作品中,郑金岩既没有选择去讴歌,又不做多余的场景叙事,而是以一种人物传记的形式在叙说一个真实的人存在于历史背景中的本来位置。就这样,这些饱经沧桑的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被创作出来,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傲睨万物的眼神,甚至没有存留于背景中的仅属于他们的符号化标签。他们的形象是模糊的,立在荒渺孤寂的场景之中,建立起了画家心中的“瞬间永恒”。
郑金岩1988年在天津美院毕业之初,在新古典主义,以及抽象艺术方面从事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提出了怀疑,甚至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选择学习国画。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2002年的一次南昌行的机会,在八大山人故居他找到了灵感。郑金岩说,一名艺术家首先是对主题的选择。当心中的那份情怀与现实中的因素发生碰撞时,如恋人般的感觉,悸动碰撞,心中得以释然。我喜欢油画的表现力,也喜欢国画的线条和笔墨。我想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融合与兼顾。当我看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八大山人的肖像时,我觉得这种感觉找到了。于是,有了“晚明人物”系列作品的诞生。
在郑金岩“晚明人物”系列作品中,人物或佝偻着身躯,或乱头粗服,或神秘兮兮,这些垂垂老矣的人物多半是郑金岩在独处一室“胡编乱造”的结果。郑金岩认为艺术家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写生的,一种是想象的,而他恰恰属于后者。他追求的是更为自由的,更具想象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郑金岩将人物还原至特定的历史场景当中,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再创作。因此,以“四僧”为形象基础的文人群体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生活中的郑金岩不善言谈,朴实无华,但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他喜欢艺术,更喜欢艺术创作过程。郑金岩说他享受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甚至刷画布都是一件幸福的事。很多时候他是在画自己,画自己的内心。他认为思想境界的伟大不一定要靠形象的伟岸去表达,具体的人物形象也不一定要靠具象写实的手法去加以表现。如“晚明人物”系列作品中“八大山人”、“徐渭”的脸上,复杂的表情中充满着各种情绪,孤寂、漠然、惶恐,坚韧……唯不见悲伤。(刘俊苍)
12月22日晚,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郑金岩教授做客“竹间书院·周五茶享”与众分享他的艺术原动力。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董克诚现场解读郑金岩作品。他说:“郑金岩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之路。”
“郑金岩-对话古人”活动现场。
“郑金岩-对话古人”活动现场。
左起:任琮、董克诚、郑金岩、朱国惠在活动现场。
郑金岩为读者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