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嘉宾合影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5月12日下午3点半,由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卫策划的“磬磬禅音悦性灵——传钵油画展(全国巡展)”在成都市文轩美术馆隆重开幕。文轩艺术投资公司董事长、文轩美术馆馆长蔡家骏,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杨卫,川音美院教授、著名批评家陈默,四川美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王小箭,四川大学佛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段玉明教授,著名艺术家伊灵,峨眉山演道法师,著名艺术家黄震国,著名艺术家王亥,四川博雅机构董事长余朝辉,以及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传钵。
开幕式现场嘉宾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陕西千佛寺如佐法师、心如法师、著名艺术家王承云、著名艺术家何工、著名艺术家东方腾弘、著名艺术家曾妮、青年策展人李裕君、青年策展人张长收、大观艺术馆馆长晏璧、像素艺术空间创始人唐飚等等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7日。
磬磬禅音悦性灵——关于传钵和他的绘画
文/杨卫
传钵是陈朝富2002年在峨眉山报国寺出家,于2004年拜在“上惟下清” 法师门下后,为老法师所赐的法名。尽管2012年传钵就已经还俗,但他却一直沿用此名,甚至把身份证上的原名陈朝富也改成了传钵,可见,他对佛教的虔诚。事实上,传钵的绘画创作自始至终都关联着佛教题材,涉及到佛教故事、佛教义理、禅法理论和因果逻辑等方方面面,以至于让观者很难辨清,他到底是借着绘画手段来反映佛教文化?还是吸收佛教文化的能量,以丰富绘画艺术的表现层次?或许,对于传钵而言,这两者都有吧。
展览开幕式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杨卫致辞
僧侣画家在中国历代都有,从唐中叶开始直至民国,被载入丹青史册的代表人物,就有道芬、善导、贯休、巨然、法常、担当、朱耷、石涛、弘仁、髡残,以及泓一法师等等。这些僧侣画家将超然神韵、世外情怀,以及归隐意识等等引入绘画的观念中,无疑丰富了绘画的层次,也增加了艺术的内涵。传钵承接了这个僧侣画的传统,但又略有不同,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他使用的媒介,已从传统的水墨材料变成了油画语言,更在于当代观念的转换,即将宗教力量转换为一种人文资源,介入到世俗生活中,带有较强的现实干预性与文化启蒙色彩。
文轩美术馆馆长蔡家俊、艺术家传钵、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杨卫合影
传钵原名陈朝富,1963年出生于成都,自幼喜爱艺术,从1975年开始便正式学画,先后在著名艺术教育家、油画家万启仁,著名油画家王亥,黄振国开设的夜校艺术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1985年,传钵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进修。其时,正值“85思潮” 风靡云涌,冲击着陈旧的世风,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一并带入了美术界。传钵沐浴着这股新风,也曾在现代艺术思潮中徜徉。不过,传钵介入其中的结果,不是顺水推舟,沿着新潮的轨迹求新求变,反而是逆势而为,走向了自我回归和文化寻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传钵的固执个性与他的人文追求,也可以看出新潮美术的丰富层次,其实,不只是单一的形式创新,也包含了对这种求新求变心理的反拨与矫正。
研讨会嘉宾合影
八十年代末,在北京飘游了一段时间后,传钵回到成都,开始潜心思考艺术创新与自我,以及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正是在深度的思索与追寻之中,传钵遭遇到了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或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分吧。所谓“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传钵接触到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之后,困顿的心灵顿时如明镜般得以敞开,表明了他与佛有着前世今生的缘分。这正是他后来剃发为僧的前提,也是他走向宗教艺术创作之路的因果。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正是因为受到了佛的感召和启示,同时,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佛教的文化艺术,2002年传钵在峨眉山报国寺发心出家,并于2004年剃度,在四川遂宁广德寺受“全国汉传佛教三坛大戒具足戒”,正式成为比丘。应该说,传钵出家成为了他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也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因为出家之后六根清净,可以摆脱凡尘俗事的干扰,传钵能够在佛事之余,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之中,所以,他后来的绘画关联着他的惮修,带有某种超然的情怀与空寂的境界,一扫浑浊之气。
我看过传钵在寺庙里创作的不少绘画作品,题材大都与山林古刹有关,要么是空山气朗、古木参穹;要么是宫殿宗庙、殷墟遗址,总之,古意盎然,均都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传钵正是通过修行打通和佛之间的通道,将佛理禅趣融入画面,创作了一大批风格迥异的油画作品。也是通过这些作品,传钵的艺术才情赢得了峨眉山众僧的普遍认可,因而,他出家不久便被峨眉山大光明书画院吸收为会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僧侣画家。
现场展示作品
现场展示作品
展览现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传钵在峨眉山修行十载,也画了十年的画,无论是佛事还是艺事,都大为精进,可以说,已得惮悟。于是,2012年底,传钵结束峨眉山十年的修行,还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都。这是传钵艺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是他将佛教文化运用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传播的重新开始。于是,随着传钵的身份转变,他的绘画题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以自然风貌、庙宇楼台等为对象,而是结合现实处境,将佛教故事、佛教义理、禅法理论、因果逻辑,以及僧侣形象等题材,介入到当下现实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当代意义上的宗教绘画。毫无疑问,这是传钵从出世转为入世的观念折射,也是他将佛教文化转换为视觉资源的有益尝试。
在传钵此后的绘画创作中,苦行僧作为一个意象符号,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这未尝不是传钵在表现自己,是他将自己的修行经验引入世俗生活,以启迪被物质社会包裹的芸芸众生。其实,这些年来,传钵虽然已经回到了世俗生活中,但他仍然像一个苦行僧,只是把绘画也作为了一种修行方式,默默地在其中耕耘,潜心研究佛教文化之于艺术的转换。所以,这个苦行僧形象实际上就是传钵自己的化身,是他通过艺术的方式躬身垂范。
有意思的是,传钵对苦行僧的描绘和处理,不是取材于现实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虚构出一种苦行僧形象,或是通过自己的印象和记忆,在画面中重塑一个苦行僧。无疑,这种意象性的表现方式,为传钵的自由想象与自由发挥留了空间和余地。所以,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惮修经验,尽情地表现苦行僧的各种状态,或从内发现,挖掘其在修炼过程中的苦痛与挣扎;或从外表现,呈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执著与坚持……但无论是从内部挖掘还是从外部塑造,传钵笔下的苦行僧形象,均都透着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奋发向上的力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外,就是传钵的表现方式与色彩构成,也别具一格,与他的艺术观念相契合,相得益彰。首先,是他采用的表现主义手法,将内心的体验和情绪付诸于笔端,加大了画面的冲突感,同时,也赋予了画面深邃、悠远和厚重的意向;而他从佛教绘画与大自然中抽取大量的纯色,如菩萨黄、钻石蓝、橄榄绿等等,更是洗尽铅华,还画面以返璞归真的力量,同时又呈现出磅礴的气势与恢宏的气象……
文轩美术馆外景海报
毫无疑问,传钵是把自己数年来参佛、修行和悟道的经验,带到了他的绘画探索与艺术观念的表达之中。我感兴趣的还是他的表现方式,并非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佛教文化转换为一种精神资源与视觉资源,拓展艺术的精神空间,丰富视觉的想象力。这使得传钵的绘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绘画,而更具视觉张力,也更有当代文化意义。同时,因为传钵笃信佛教,将艺术作为一种修行,又使他的绘画迥异于各种花里胡哨的当代艺术,而更有人文内涵与思辨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言:“抽像是假,表现是真,我见为心,他见为喜;共鸣是价。”(传钵《艺术笔记》)显然,这些惮语中包含了传钵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读懂了它们就能够走进传钵的绘画,也就离佛缘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