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自拍”、“穿越”、“折叠”……当这些时代热词与古典油画发生碰撞,会发生什么?2019年3月8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的“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呈现了艺术家庞茂琨以古典艺术手法对现实的洞观与批判,将观众带入一个戏剧化的舞台空间,这里的作品体现着艺术家精湛的古典绘画技巧,也充满了游弋于艺术史与现实之间的犀利和幽默。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最新成果,也是庞茂琨近40年艺术生涯中最大规模的个展,聚焦于艺术家近十年的创作,以回顾展的叙述角度和现代感的展现方式,全面而立体的展示出他丰富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探索。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殷双喜担任策展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学术主持范迪安认为:“庞茂琨的几个系列作品汇集在一起,汇成了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展览,展现出他多年来持续不懈、沉潜专致的艺术精神。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在教学和管理艺术学府的繁忙中画出那么多风格精微的作品,从中蕴含的首先是他沉浸于绘画劳作的深度。”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开幕式现场
他评价说,“他的系列作品汇集起来的更是一个魔幻的世界,在那里,古今交错,实景与虚构交融,历史与当下交织,构成一种巨大的超现实图景。”
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开幕式上致辞
策展人殷双喜说:“在中国当代油画家中,庞茂琨因其精湛的古典油画技巧而备受画界好评。但是,庞茂琨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写实画家,他对于西方古典油画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深切了解西方油画史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独特思想、语言和技法。”
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为媒体导览
殷双喜认为,“他以冷静的观看者身份凝视和描述现实,原本静穆和谐的古典画风被他赋予了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发展出一种以写实语言为基础,具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绘画。”
艺术家庞茂琨在开幕式上致辞
庞茂琨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览是其近十年来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一些偶然的机遇让他开始了这几个系列的创作,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视角来表达其对存在的体验和感悟。他同时认为,人一生中是靠各种相遇叠加而成的,有人和人的相遇,有人和自然的相遇,有人和自我的相遇,有人和历史及未来的相遇,而此次展览则是他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相遇。
中国美术家名誉主席靳尚谊在开幕式上致辞
正如中国美术家名誉主席靳尚谊在开幕式上致辞所说:“中国在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庞茂琨敏锐的观察到时代变革,新的创作虽然采用古典写实的形式,但是整个语言完全不同,吸收了西方的新东西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庞茂琨的每一个系列,不仅在绘画语言上以高超精湛的技艺给予观者以享受,同时也在形式上显示了他对艺术语言、艺术传统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或许,他的“自述”更能体现他在绘画语言和观念上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
《邂逅之二》布面油画 180X260cm 2010
舞台系列
“人生如戏,戏见人生。”在简约而小型的舞台上来展示现世人生的百态是我作品的基本构思框架,立面和平面的两个色块以及悬挂的幕布、道具等构成了一个虚拟的舞台空间,人物于其中演绎着各类的人生。
《巧合之一》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09
但这种表演不是对真实舞台表演的直接记录,而是通过对现实的感悟后在自己的总体构思框架中重设重组的,它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情境的展现,也是这些情境对画面形式构成的服从与融合。
《今日之神话》手稿 水彩纸本 35.5cmx27cmx2 2010
也就是说,让现实在经过筛选后,重组于虚拟的舞台之中,让画面产生出次生的意义!组合后的画面是具有符号性的,人物的动态本身能传达一定的信息,在与道具、配角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陌生的异样的感觉,我试图将这种情境性与符号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图像与意义之间达成默契并合二为一。
《沸腾的岁月》 布面油画 180x280cm 2013
游观系列
在这一系列的创作中,我在主题选择上有意与之前的作品拉开距离,尽可能地还原和保留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性、偶然性。我更多地采用消解的手法,让超越现实的自我精神在画面中刻意隐匿,从而凸显出日常生活本身的荒诞性与异质感。
《过客之一》 布面油画 180×260cm 2014
此外,我还尝试了色彩的转换,以一种破坏性的主观色彩取代了客观对象色。这时,我才突然发现某一个固有因素的改变会使得原本完整的秩序关系被打破;而恰恰是这样的一种破坏,会再次营造出一个熟悉和陌生的矛盾统一体,让画面与现实再次有了间离的关系。
《过客》系列手稿 纸上铅笔 2014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描绘,呈现我对现实生活的第一经验,并以一种最为真诚、直接,甚至生硬的方式传导出来,强行使之脱离我们习惯的意义解读,从而体验到时代景观的一个新维度。而与现实保持的这种刻意划分出的心理距离,能够使我们看得更加具体和真切。
《镜花缘之二》布面油画 160x120cm 2013
镜像系列
如果将自我观看的问题深挖下去, 至少会涉及到三个关系:自我与自我的关系;自我与他人(世界)的关系;以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传统的镜子,或者今天由技术手段构筑的、进一步拓展了成像功能的镜子的数码变体,成为这些关系中关键的、有趣的媒介。
《子夜》布面油画 150x100cm 150x160cm 150x100cm 2015
这些媒介一方面发挥了屏的功能,帮助投射出自我,实现自我镜像;另一方面,在呈现的同时,它们也 产生了关于自我的幻象,转而成为认识自我的阻碍,当然,也成为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关系的屏障,就像幕一样。
《纳西索斯》 布面油画 160x200cmx2 2015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并不企图针对关于自我观看(镜像)的问题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是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自己在当代语境中面对这些问题的感受。
《自拍》系列作品 33.5cmx22.5cmx90 纸上铅笔 2015-2016
从纳西索斯到自拍,从依靠物质形态的水或镜子成像,到产生非物质形态的数码镜像,自我观看正置身于真实与虚拟日渐紧密交织的世界中,将拥有日益丰富的屏,也将面对愈发难看透的幕。
《第二次触摸》 160x2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折叠系列
艺术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重要资源,她不仅使我们掌握了艺术生成的重要元素以及艺术演进的规律与方式,更为我们提供了观念升级的台阶。经典艺术的光耀永远吸引着我们,同时又逼迫着我们无法靠近她,我们不得不重新找到自己的栖息之地,筑构自己的能源之巢,散发自己独自的光芒,因为创造是生存的全部意义所在。
《被指的内心》 布面油画 100cm×80cm×2 2017
其实,今天的艺术都是在纵向的历史文化和横向的科学跨界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作为一种知识生产,不可能孤立于简单的视觉反映论的窠臼。我们设定的每一个图像,甚至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历史文化积淀的细胞,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纠缠,因此,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包括传统的方式,也应该是以一颗浸润着当代多元文化之心去选择、去重构一个新的世界。
《牛奶的滋味》布面油画 120x160cm 2018年
查找折叠的定义,指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在一起。在我的认识里,折叠可以让时间重叠, 可以让空间并置,因而诞生了一个让不同时空的人、事、物共存的系列《折叠的肖像》。可是在那个系列中有意犹未尽,言而未尽之感,因为,折叠还有更多可能性。
《郊游》布面油画160x220cm 2018年
折叠既可以让原有的约束被突破,也可以让原本的和谐发生冲突;折叠既是在建构,也是在解构;折叠中既有开始,也有结束;折叠既是在进入,也是在离开。
《停顿的气息》布面油画 140x120cm 2018年
今天,科技在让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一些我们曾经深信的东西变得难以确认,新的技术甚至让我们难以确定自我的同一性。于是,人类再次被抛掷于伊甸园之中,折叠的伊甸园里,难辨机会与陷阱、祝福与诅咒、善与恶、美与丑。这一次,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了那颗新的诱惑之果,但不知将带着人类再次走出伊甸园,抑或重返伊甸园,还有新的可能?
《再古典》系列 2017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4月16日。据悉,展览期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还将举行“在美术馆相遇你自己”等拍照公共活动,以及学术讲座、特别导览、亲子美育等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文章编辑/许柏成 图片提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更多作品及展览现场:
《重生》Rebirth 180x28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被直播的现场》Live Broadcast 280x23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7年
《证婚人》 布面油画 The Wedding Witness oil on canvas 110×80 cm 2017年
《折叠的伊甸园》 布面油画 Fold-away Eden oil on canvas 200cm×85 cm×2 2017年
《暖风》Worm Wind布面油画100x80cm 2018
《母与子》200x160cm
《早安,委拉斯贵兹》布面油画 108x160cm 2015
《欢颜No.2》 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15
《巴塞尔表情》 布面油画 200x160cm 2015
《老鹰茶的滋味》布面油画 180x280cm 2013
《末日遐想》 布面油画 180x280cm 2012
《蜕变之四》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10
《不期而遇No.1~5》纸上铅笔、色粉 56.5cmx38cm 2019
《日常间离》创作手记 纸上铅笔、墨水 2013
《光耀》系列手稿 纸上铅笔 20.5cmx25.5cmx6 2012
《折叠手记》纸上铅笔 2017
《镜花缘》系列手稿 29.5cm×21cm×4 纸上铅笔 2013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