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图:正冠·修身·进行时 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开展
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展,图为开幕式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今天(11月18日),“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在天津鸿德艺术馆开幕。天津市河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文联主席李耀进,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天津美术学院纪委书记李炳训,河北区原政协副主席、文联顾问郭工潮,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河北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庞黎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高山等出席了画展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副主席、秘书长周维治主持。
本次展览作品均由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高山画兰,天津120余位书画名家、文化名人共同参与创作。其中包括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如霍春阳、杨德树、陈冬至、贾广健、何东、王慧智、李孝萱、郭振山、周世麟、何延喆、王振德、喻建十、庞黎明、郝玉明、杨佩璋、陈福春、韩富华、肖培金、路洪明、李旺、闫勇、孟宪义、窦良羽等三十多名知名画家;书法名家如唐云来、张建会、王全聚、况瑞峰、霍然、邵佩英、陈英杰、赵士英、陈传武、孙家潭、任云程、张鹤年、彭英科、郑少英、刘光焱、杨健君、曹善华、王炳学、佟有为、杨国欣等八十余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名人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光启先生,天津市原副市长叶迪生同志等。除此之外,还邀请到了外省市如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以隶书享誉书坛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继,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周逢俊等艺术家,众多艺术大家的鼎力参与,使书法与绘画相映成美,相得益彰。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说,“正冠、修身、进行时”主题创作是由我院教师高山发起,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名人共同创作,作品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意义深远。“正冠、修身”包含了中华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进行时”的概念在体现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赋予了该主题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展览中的作品传播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是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霍春阳教授说,社会现在是经济上升,道德下滑,道德底线荡然无存,造成现在的种种社会生活的混乱无序。所以,“正冠、修身”是建立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所必须,从文化角度上讲很有必要。现代的中国人是儒家思想传承人,正冠、修身就是要建立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社会,也是建设更高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
此次展览推陈出新,形式新颖。在绘画题材上,将“正冠”与“兰”结合,提出“对镜正冠、比兰修身”的创作主题,反映涵养内涵、正己修身的审美追求。在创作形式上,众多书画名家、文化学者的广泛参与,在作品上题写“对镜正冠、比兰修身”,使得作品有了更为广阔的意味,亦可称为“行为艺术品”。
对此,作为本次主题创作的发起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高山说,“正冠、修身、进行时”的概念,在于“正冠修身”永无止境之意。这源于我收藏的宋代“正冠”铭文青铜镜。“正冠”二字,方正古拙,筋骨内敛。将其做成拓片,然后配以书画进行再创作。其学术价值在于,第一、拓片、绘画、书法等表现形式共存,体现点线面构成的设计观念,是艺术与设计的有机结合。第二、众多艺术家参与其中,是一次协同创新的有益尝试,也可纳入公众创作的范畴。第三、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重构,参以当代话语,既可体现传统文化,又赋予其独特的时代精神。
高山认为,传承历史并非抱残守缺,反映时代也绝非真实写照那么简单,探索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找到准确的表达方式,才能使作品拥有长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中华文化的DNA以优美的姿态呈献给世人,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25日。(包仲川、刘俊苍)
图为高山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图为庞黎明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图为霍春阳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图为邓国源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图为李耀进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开幕式由周维治主持。
图为李耀进、霍春阳、智如、郭工潮、周维治、高山等在展览现场。
图为左起:周维治、李耀进、霍春阳、高山在展览现场。
图为左起:孟宪义、郭工潮、智如、霍春阳、高山在展览现场。
图为霍春阳、庞黎明、郝玉明在展览现场。
图为左起:刘向东、高山、李寅虎在展览现场。
图为左起:胡建民、霍春阳、高山在展览现场。
图为霍春阳、智如在展览现场。
图为胡建民、智如、孟宪义在展览现场。
图为韩文来与高山在韩文来作品前。
图为智如在展览现场观摩作品。
图为高山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图为郝玉明在其作品前。
图为胡建民在其作品前。
图为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展览现场。
图为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展览现场。
图为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展览现场。
图为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展览现场。
图为正冠修身进行时-天津书画名家主题创作邀请展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