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在天津开幕 名人巨擘文坛论道
“献王故里铸文心・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8月19日上午在天津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
天津美术网讯 由京津冀诗联书法界共同主办的“献王故里铸文心・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8月19日上午在天津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朱惠民的百余幅诗联书画作品与天津市民见面。
此次大展,是京津冀诗联书法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支持、全力配合“雄安新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率先以“献王故里铸文心·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作为三地传统文化领域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并藉“雄安撬动京津冀 大计劲掀双创潮”全国诗联大赛之机,积极探索一省两市文化合作的新模式。进而,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河北省献县儒风兴盛,文脉源远流长。朱惠民先生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会员。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一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他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尤擅诗书画印。他的楹联充满了哲理与思辨,其所作“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仅用10个字,就把为官一任的诸多道理尽含其中。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和书稿中曾两次引用此联。此联不胫而走,遍传大江南北,成为领导干部的座右铭。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短小,文辞精炼,雅俗共赏,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朴素的道德观,在当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教诲人们修身养性、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启迪人们笃学励志,讲奉献,有作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走向高端论坛现场。
此外,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走向高端论坛”。来自全国楹联、诗词、书法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文坛论道。
诗联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作为诗联书画的创作和传播者,本次京津冀三地传统文化界联袂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走向高端论坛”,是贯彻中央《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是延续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探索,是传统文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再推动,更是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有益尝试。
本届高端论坛发起“天津倡议”,提出以“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号召广大诗联书法家要做艺文兼备、联墨双修的典范,努力争当德艺双馨的楷模;坚守传统优秀文化的底线,创作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好作品,学会“用古人的规矩,开自己的生面”;广泛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保护楹联、牌匾、碑刻等优秀文化遗产等八条倡议。积极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主义时代价值观。
高端论坛于8月19日下午在天津楹联报告厅举行,由天津市传统文化界领军人唐云来主持,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等16位专家学者,分别在论坛做主旨发言。天津大学教授刘峰宣读了题为《郁郁涧底松》的论文;天津诗词学会副会长、天津书法家协会顾问王全聚,宣读了《书法与传统文化》的论文。京津冀三地文化界名流以及来自湖南、山东、湖北、重庆等全国十几省市的200余名文化界专家学者。
本次高端论坛,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我国文化界的热点、焦点,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走向,各抒己见。包括:如何推动传统文化姊妹艺术间相互融合、协同发展;针对当下丑书、乱画、不合诗律、联律等传统文化乱象的治理整顿进行探讨;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党的大政方针服好务;如何充分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涵育作用;探讨培养艺文兼备、联墨双修后继人才的长远大计。
据悉,“献王故里铸文心・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展期两周。(周秋生)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天津市文明办主任于景森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北京卫戍区原政委孙本胜将军致辞。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致辞。
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中国楹联博物馆馆长陈伟明主持展览开幕式,并宣读贺诗、贺联。
朱惠民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
唐云来在现场展示贺词。
赵士英、董鸿程等在展览现场。
赵士英、王炳学等在展览现场。
郑少英、李延春在展览现场交谈。
王全聚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李向群、王炳学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左起:李泽润、张志连、陈传武在展览开幕仪式现场。
来宾在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上。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展示的作品。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展示的作品。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展示的作品。
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现场展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