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四代 翰墨飘香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4月23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4月23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4月23日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天津美术网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南开大学建校百年华诞,由南开大学博物馆、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美术馆、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吴玉如艺术馆承办的“吴门书风”书法展4月23日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书法界的一次盛会,是对“吴门书风”这一风格流派的一次检阅,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动员与誓师。展览共汇集了吴门四代和热爱传统书法艺术的书法家、爱好者、研究者近百人二百余件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风格与形式,展示“吴门书风”清、雅、灵、隽的书法艺术之美。
天津市老领导罗远鹏,南开区副区长王凤,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武警总部文化中心主任王鹏江,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文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吴占良,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佩英,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处处长钱钢,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处处长郭培印,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秘书处处长王宝贵,天津市文史研究馆老领导王学书、马竞、阎金明,天津画院原党组书记、院长王峰,天津市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处副处长刘宝明,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敬、宋岩、尚洁,天津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沛,北京大学教授卢永璘、柳春蕊,吴玉如艺术馆馆长田正宪,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敖堃、宁稼雨,天津市楹联协会会长陈伟明,吴玉如之子吴同宽,陈骧龙先生遗孀刘静珍,刘叶秋之子刘闳,以及郭书仁、姚景卿、董鸿程、韩嘉祥、张洪千、陈连羲、彭连熙、高杰、张亚光、张佩钢等来自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天津市诗词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书画家、吴玉如子女、已故参展书法家家属及书法爱好者1000余人出席了展览开幕活动。展览开幕仪式由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何佩森主持。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吴占良宣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生的书面贺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因工作原因未能参加开幕式,特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吴占良宣读贺词并对展览表示祝贺。苏士澍的贺辞中说,吴玉如先生是我国当代书法史上实至名归的书法大家。他一生都在强调读书、做人,强调“先器识而后文艺”,在文字学、训诂学、诗词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并在书法教育方面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以吴玉如的书法艺术风格为基础形成的“吴门书风”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喜爱和推重。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有幸结识吴老,并与王志明诸学长聆听老人家的教诲,曾礼请吴老公开讲授《书谱》,受益多多,亲身感受到了吴老对后学的关爱。吴老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吴老的学养和艺术风格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对他老人家非常的崇敬,感恩吴老。
苏士澍在贺辞中表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吴玉如先生就是坚守、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吴门书风”书法展的举办,正是广大的书法工作者、爱好者通过书法这一形式表达、诠释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和发扬。
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代表主办方致辞。
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吴玉如先生是上世纪生长在天津的文化艺术大师,四十年代,他与沈尹默先生并称为“南沈北吴”,吴玉如先生是公认的“二王”的传统守望者与践行者,是当代实至名归的书法大家。吴玉如先生的书法作品以清、雅、灵、隽为长,几十年来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形成了有自己艺术风格的吴门书风。吴玉如先生毕业于南开,执教于南开,与南开有着深厚的渊源,这次展览也是对南开大学百年华诞的一次纪念。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致辞。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说,2018年四月“好墨轻研——纪念吴玉如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再次在天津美术馆展出,充分说明天津市书法界、文艺界、文史界、南开大学等有关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繁荣与发展,延续中华文脉方面的重视,其意义深远。中国书协七届代表大会提出的口号是“植根传统、多样包容、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号召广大书法家要做“艺文兼备、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本次展览充分说明了吴玉如先生和他的弟子们正是这种正能量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吴玉如是上世纪生活在天津的文化艺术大师,是近代书法史上实至名归的书法大家。四十年代,与沈尹默享有“南沈北吴”的美誉,其书法作品早在上个世纪就被国家文物局定为限制出境的文物。吴玉如先生早年就读南开学校,与周恩来同班,后在志达中学、南开大学、工商学院等执教。先后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吴玉如先生一生强调读书、做人,注重“先器识而后文字”,在文字学、训诂学、诗词等方面具有很深造诣。曾参与1958年版本《辞源》的编纂,并完成《宋诗纪事》等大量古籍点校工作。先后有《吴玉如书法集》《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吴玉如卷》《吴玉如诗文辑存》《吴玉如三体千字文》《吴玉如册页》《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吴玉如自书诗稿》等二十多部著作出版。
吴玉如先生是“二王”传统书风公认的守望者与践行者,在此基础上还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他在书法教育方面诲人不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尤其是形成了以此风格为基础的“吴门书风”。几十年来薪火相传、经久不衰、代有才人,受到全国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与推崇。
近年来,南开大学博物馆与吴玉如艺术馆开展多次深层次学术交流,成立了吴玉如艺术研究中心。此次“吴门书风”书法展览适值南开大学百年华诞,正是双方坚守、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次有益合作,也是南开大学百年华诞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本次“吴门书风”书法展正是顺应了本市乃至全国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者尊崇传统书法“正大气象”这一民心民意而举办的,以期通过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表达、诠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信。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五月中旬。(包仲川、刘俊苍)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致辞。
吴门第四代传人年仅十二岁的陈永虞代表吴门后学发言。
展览开幕仪式由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何佩森主持。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吴门书风”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左起:贾建茂、郭书仁、罗远鹏、张洪千、姚景卿、魏鸿达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罗远鹏、吴同宽、贾建茂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罗远鹏、韩嘉祥、刘焱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马竞、韩嘉祥、王学书、王宝贵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唐云来、李文祥、刘泽光、薛燕、王燕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吴同宽、彭连熙等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华裕年、王海冰、华克齐、李广瑜、马兆显、华志新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王海冰、袁增万、华克齐、鲁群、孙国胜、华志新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马竞、何佩森、韩嘉祥、刘焱、王学书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刘玉明、迟连庄、陈伟明、韩嘉祥、李云光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高杰、张亚光、张佩钢、王彬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张亚光、姚景卿、张佩刚、陈连羲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诸天寅、韩嘉祥等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郭书仁、崔乃强、张枕石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张晓强、吴占良、邵佩英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左起:谭海忠、韩嘉祥、鲁群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吴同宽、陈伟明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陈连羲、黑俊志、李欣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田正宪与诸天寅、董志惠在展览开幕现场交流。
天津医科大学的六名学生在基础学院副院长耿鑫教授、徐群副教授带领下承担了"吴门书风"开幕式的志愿服务工作。图为吴玉如艺术馆馆长田正宪与志愿者在展览开幕活动现场。
姚景卿、张亚光、张佩钢、陈传武、孟庆祥、邓英彪、高文军等在展览现场。
左起:耿尚武、王平、韩嘉祥、华克齐、王学书、马竞、阎金明在展览现场。
唐云来、王宝贵、李文祥、赵光、杨玉忠在展览现场。
唐云来、李文祥、魏鸿达在展览现场。
毕开文、李向群在展览现场。
毕开文、李文祥在展览现场。
王宝贵、赵光在展览现场。
姚景卿、刘玉清在展览现场。
王鹏江、田正宪在展览现场。
陈连羲、赵光、马志群等在展览现场。
陈连羲与书法爱好者在展览现场。
左起:田正宪、袁金荣、翟津壮、敖堃在展览现场。
冼艳萍、李悦、刘忠荣、于德明在展览现场。
孙玉田、阎冬娥与书法爱好者在展览现场。
冼艳萍、李悦、丁强在展览现场。
田正宪、李明、孟庆祥、李云光、李泓伯、高文军在展览现场。
王平、耿尚武在展览现场。
左起:李有华、彭连熙、陈连羲、赵光在展览现场。
左起:刘绍斌、陈传武、李向群、宋卫东在展览现场。
左起:李大光、陈世建、段守虹、刘绍斌在展览现场。
左起:王彬、卢永璘、柳春蕊在展览现场。
左起:孟庆祥、李泓伯、李明、高文军在展览现场。
王鹏江、户士忠在展览现场。
吴同宽、陈连羲在展览现场。
韩嘉祥、耿尚武在展览现场。
梁旭华、王宝忠在展览现场。
孟庆祥、高文军在展览现场。
李向群、高文军在展览现场。
孟新民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陈骧龙先生的遗孀刘静珍与徐子坤在展览现场。
王维泉在展览现场。
邵佩英、张晓强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郭书仁、许丽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王宝贵、赵光、杨玉忠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陈伟明、敖堃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郭书仁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董鸿程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王鹏江、户士忠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张亚光、张佩钢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张亚光、张佩钢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陈连羲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吴同宽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张洪千、孙刚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华刚年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梁旭华、于健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梁旭华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邓英彪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郑健陪同他的父亲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
“吴门书风”作品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