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在滨海新区湖宾楼举行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8月8日下午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河滨公园湖宾楼举行。
天津美术网讯 由天津谦成文化出品的“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8月8日下午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河滨公园湖宾楼举行。这个展览由杨维民策展;高文清为出品人;李敏、靳浩为执行策展人;马可航、夏犇为展览执行。展览展出了学院派青年画家范治斌、马兆琳近年创作的精品四十幅。“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将在湖宾楼展至8月17日。 (包仲川)
范治斌、马兆琳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范治斌,1972年12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国画院青年画院院长。保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写生达意 修行有为-—-评范治斌水墨写意画
杨维民
在现今都市生活,每天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如此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人都愿意在自己的家中放上几株植物,养上几只小鸟或其它具有生气之物,以此来感受自然的天趣。人对于自然的渴望,是人性使然。艺术同自然一样好似也具有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营实务者,窥谷忘反”的独特功效。对于一名从事艺术的人而言,他表现周围事物可以是具体、抽象的,完整、破碎的或立体、平面的任何形式,但其所追求的内在精神需是持久永恒的。
当代水墨艺术家范治斌来自内蒙草原,本科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受教于范曾、陈聿东等先生,后考入沈阳鲁美师从赵奇先生读硕士,分配北京师范大学从教之时又师从冯远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了博士学位。他作为一位70后的水墨艺术家,主要从事水墨写意绘画创作,水墨写生是他水墨艺术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精妙之作,信手拈来。广为同道羡慕、业界称道。他认为绘画素材和灵感的来源自然世界之中,遂常与“天地精神往来”。正如一代宗师黄宾虹所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万物皆可入画,自然无往而不美。在与天地交流中,能将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转而放在自然事物的观察和体会上,并不禁让人思考笔墨形式和精神是如何从自然中提炼出来,又是如何传递出真情实感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范治斌面对不同景物、人物带来不同的美感和感受来选择具体的画面形式和表达方法,以求自身感悟的完好呈现,是情之所至,而笔墨随之的行为模式。他从不将写生和创作相剥离,而将其视为“融合互渗”内在一体,这也就是范治斌的许多创作都是来自写生的原因。在艺术表现里,写生是可以将情和景相互交融而产生联系,景中有情,情具象而为景;是对自然的加工和完善,是得之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
中国人素来崇尚朴素、纯粹,这些特质无论在范治斌画中还是在其身上都能得到彰显。他的绘画以水墨为主,加之以淡彩为辅,朴实为上,与“五色令人目盲”和潘天寿所言“吾国绘画,无黑或白,即不成画矣”的中国传统色彩观一样,追求用墨色来表现和揭示景物精神,“运墨而五色具”的艺术效果。范治斌的水墨画风格品类又是多元的,涉及绘画题材广泛,从画花鸟、人物再到山水兼能,由于受古代分科的影响,山水花鸟人物一直当做不同门类区别对待,然三者画理相通,范治斌正是从其它类别元素中吸取营养用于自己的水墨创作,使画面别有余味。纵观他的作品不难看出他练就了坚实的传统功底,在坚持传统的笔墨基础上加之当代的艺术语言表现出现今的文化精神,形成一种和谐雅致、淡朴又浓厚的艺术风貌。
无论艺术还是人生最高境界亦是回归朴素,举重若轻,随心所欲。暮霭朝霞,春雨秋风,在经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后,而又回归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原点。范治斌花鸟意趣盎然,人物洒脱传神,山水意境远阔,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理解和当代生活的体察感悟之上而用笔墨挥洒胸中逸气。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艺术就是场修行,艺术家就是修行人。范治斌自视作品就是修为,每天笔耕不辍。他的艺术果实正是其日日夜夜勤奋的映照,在这持之以恒的埋首耕耘中亦获得了他应得的智慧。艺海无涯,写意人生,修行有为,修为无限。
2019年8月1日改于京城嘉苑
范治斌、马兆琳与策展人杨维民、天津谦成文化总经理高文清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马兆琳,1979年生于山东烟台,200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写意人物工作室获硕士学位,师从李孝萱教授。2007年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画学院人物系副主任。
画如其人 人如其画----马兆琳水墨新作画评
杨维民
自百年前“美术革命”始,中国画中传统的表现性因素逐步被写实和再现性因素所替代,使中国画中特有的抒情达意、得意忘象的民族特色受到限制,而它富于哲理、善于表现内心情操的优势也就随之失去了。改革开放后,随着“八五思潮”的来临,大量绘画的新思想、新形式涌入国门,一些中国画家放弃程式固定、陈陈相因的传统绘画转而去寻求那种新鲜的、具有生命力的当代艺术形式。现当代水墨艺术家拓宽了中国画的外延,使之更具有包容性。传统的“工笔”、“写意”学说不在“孤独”,有了“写实”、“表现”等融合之新说。
作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系副主任的马兆琳来说,在天津美术学院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身份再到老师身份的转变,让她对这座城市和这所学校并不陌生。在就读美院本科和硕士的这七年时间里,她对于中国画的学习研究让其掌握了系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绘画技法,为其今后创作及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此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延续并拓展了“水墨表现”学院派的艺术语言。
在当代水墨画坛名声鹊起的准80后水墨艺术佼佼者马兆琳,受八五美术新潮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一代人一方面潜移默化的带有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性格内涵;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在西方素描、色彩的教育中生长起来的,有着西方敏锐的造型、颜色的感受力。这两种特质在这一代艺术家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他们的画中往往是有本民族的、传统的;又有着当代的、时尚的,他们将这些多元并置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间找到适合的契点,这也正是中西文化审美心理的互相交融的结果。
从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起,西方注重表达自身感性和人主观世界的脚步好像未曾停止,直至现代主义将其推向极端。这一美学观在“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康德到克罗齐等人的思想中都有所展现,正如保罗克利所说“现代绘画的基本倾向是不去反映物质世界,而是表现精神世界”。在马兆琳的绘画作品中无不体现上述精神。从她的画面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乐于“简单”的人:画中常常出现一两只动物(天鹅、鹤、豹)、“五彩球”、二人或多人物等简约题材;背景则以整一的黑色或者浅色铺就,使得画面主题格外鲜明;图中线、色、形等形式元素的运用均是为其内心表现服务的。在她的画中并没有出现类似复杂的观念性的东西,用她的话说就是“我的作品就是作品本身,我的好处和坏处都在这一点,我不想欺骗自己也不想欺骗别人。”正如她说的那样,与其让人挖空心思思索画中寓意,不如让观者单纯宁静地站在画前轻松地欣赏。她以单纯、简约、又梦幻的画面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要表达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就要采用当代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加以表现,这是不言自明的。在中国的审美情趣下:平淡、委婉、和谐仍是主要表达方向;而更加注重心灵的作用,强调自身情感的抒发与倾泻,具有表现性的水墨也都有了广泛的受众,马兆琳作为其中一员即是自身精神的传达。她的老师给予了“兆琳的心态很平常,她的目的很简单,无非在她挚爱的领域里找到自己的一个精神归属”这样恰如其分的评价。作为当代女性艺术家马兆琳用其女性独有看待事物的视角和表现性的水墨媒介传递出了对生活的洞见与体悟,她笔尖所落下的图案就是她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内心的情感的叠加转化的呈现,而作为艺术家的睿智之处就在这里。马兆琳是名副其实的才女画家,画如其人,人如其画。
2019年8月2日改于京城嘉苑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8月8日下午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河滨公园湖宾楼举行。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8月8日下午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河滨公园湖宾楼举行。
策展人杨维民致辞。
天津九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晓鸿致辞。
青年画家范治斌致辞。
青年画家马兆琳致辞。
天津谦成文化总经理高文清致辞。
范治斌、马兆琳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范治斌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范治斌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马兆琳与策展人杨维民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马兆琳与谦成文化总经理高文清、文化经纪人魏鸿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马兆琳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马兆琳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
高文清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交流。
于晓鸿与嘉宾在湖宾楼画展现场交流。
马兆琳在湖宾楼画展现场观赏作品。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现场。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现场。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现场。
“双秀记——范治斌&马兆琳水墨新作双个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