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召开 玉雕界专家共话津门玉雕的传承与发展
天津“非遗”文化艺术类新书《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在天津伯苓大厦举行。
天津“非遗”文化艺术类新书《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在天津伯苓大厦举行。
天津美术网讯 11月27日下午,天津“非遗”文化艺术类新书《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在天津伯苓大厦举行。天津玉雕界专家4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津派玉雕的传承与发展。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一书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19年10月出版,由资深业界人士王金厚、李少宗编著。该书共分为“风云沧桑、艺术品质、历史高峰、文脉光点、实践感悟、薪火相传、精品集粹”七大部分,是天津市第一本全面系统地记述和书写有关津派玉雕发展、传承和精品展示的工艺美术方面的专著,展示了津派玉雕的风格特色、精神面貌和艺术魅力,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张国华,玉文化专家、《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作者王金厚,天津宝玉石鉴定专家、教授赵彦明、柳建忠,《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作者李少宗,天津市黄金珠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贵泉,天津艺术品流通协会会长李建伟,天津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师大教授李兆江,天津市黄金珠宝行业协会宝玉石分会会长孙晓东,天津万新特艺公司总经理刘晨晨,天津福泽天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狄文霞、知名企业家刘金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姜栓兰,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王福林、陈越、于萍、吴裕华、李美琨、李如增、刘玉刚、柴业宝、李琪、许延亮、秦钢花、马玉顺、邵军、杨宝贵,《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编辑杨守喜、李雪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编辑杨守喜主持。
天津玉雕作为天津文化艺术特别是工艺美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津派玉雕具有了新中国的时代特征,并在80年代攀登上了津派玉雕历史发展的高峰,从而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的“津派玉雕”艺术。“津派玉雕”这朵天津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是天津文化艺术族群中玉雕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们勇于艺术探索和实践的产物,他们在日夜耕耘中,经过岁月的锤炼,产生了深深根植于地域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艺术。在这其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玉雕作品和领军人物。
天津特种工艺品厂于80年代设计制作的水胆玛瑙《蟠桃会》、《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和翡翠《农家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天津在全国玉雕五大类评比中荣获“银杯奖”,天津玉雕产品跻身于中国玉雕行业前四的行列,为中国玉雕界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津派玉雕紧跟时代脉搏,紧贴社会生活,创作的作品中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从50年代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玉雕五大类品种齐全多样、发展大体均衡,呈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可喜局面,其悬舌透爪的路鸟品种、马踏飞燕产品享誉海内外。津派玉雕在选料、设计、制作上,坚持“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力求完美,达到玉雕深境。津派玉雕坚持“以工取胜”,彰显玉美,在新中国的天津玉雕发展中,雕工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选料精准,用料宽泛,也是津派玉雕的一个特征,天津玉雕人充分利用繁多的玉料,开发出题材丰富、品类繁多的玉雕作品,力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是津派玉雕富有生命力和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21世纪以来,一批年轻并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天津玉雕大师们纷纷创办玉雕工作室,在继承天津玉雕光荣传统的基础上,负重前行,不断接受玉雕创作新理念,进一步拓展了津派玉雕发展新天地。薪火相传,重任在肩。津派玉雕事业的发展,依靠几代人辛勤努力,无私奉献。欣喜看到,津派玉雕不仅队伍没散,传承未断,而且在玉雕人员文化素质、创新理念和艺术成就上,有了新的提升和发展,尤其在路鸟作品、人物作品、花卉作品上题材更加丰富,雕工更为精湛。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业内专家对《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一书的出版问世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认为,《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一书在津派玉雕的传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津派玉雕不仅有其名,而且有其型,津派玉雕有了传承的特点和依据。该书系统总结了津派玉雕的发展历史与艺术实践,忠实的记录了天津特艺厂的辉煌历程与艺术成就,挖掘并保存了大量珍贵图片与历史资料,诠释并弘扬了天津玉雕界的大国“工匠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将会给喜爱、研究玉雕艺术的读者以启迪、帮助,给喜好玉雕艺术的人们带来品玉、赏玉的精神愉悦。(包仲川、刘俊苍)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作者简介
玉文化专家、《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作者王金厚做主旨发言,介绍新书撰写、出版的历程及深刻感悟。
王金厚,天津人,1947年生,196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玉文化专家、玉雕艺术评论家、著名人物画家。王金厚历任天津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天津市特种工艺品厂厂长,天津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扬州八怪研究院天津院院长,天津政协之友书画院副院长,南开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天津市作家、《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作者李少宗发言。
李少宗,1949年生,河北省肃宁县人。2000年以来,曾为天津市作协会员、杂文协会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等。担任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玉石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南开区文创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评播员。现为天津市作协会员、天津市南开区作协常务副主席、《红枫》杂志编委、《南开春秋史话》编委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玉雕艺术》杂志编辑。
天津宝玉石鉴定专家、教授赵彦明发言。
天津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师大教授李兆江发言。
天津市黄金珠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贵泉发言。
天津艺术品流通协会会长李建伟发言。
知名企业家刘金鹭发言。
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陈越发言。
天津市黄金珠宝行业协会宝玉石分会会长孙晓东发言。
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王福林发言。
天津福泽天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狄文霞发言。
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吴裕华发言。
天津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李琪发言。
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张国华发言。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编辑李雪宣读天津宝玉石流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江发来的贺信。
研讨会由《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编辑杨守喜主持。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
《琢磨—津派玉雕印迹史痕》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