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耿仲敭先生谈华世奎先生的轶事和书法
华世奎先生像
今年适逢耿仲敭先生诞辰110周年。在此刊发先生遗著,藉以谨表示对先师的深切怀念!
谈华世奎先生轶事和书法
耿仲敭 遗著
华世奎先生字壁臣,书法的盛名很受当世人们尊重。他的书法,写大字能写八尺、一丈的,写小楷能写蝇头一样大。他的作品写大字不散漫,写小字不逼侧。行笔有刚坚之气,用笔是指挥如意。世人赞誉他说:“他的字,是发挥了永字八法的湛深书法原理,他的字也可说是当代的八法。”
先生先世是江苏无锡人,八传至先生,他父亲屏周公仅有他一个儿子,教育他很严,一生学行,得到家教的很多。光绪五年己卯(公元1879年)年十六,考中秀才,十九年癸巳考中举人。由内阁中书入军机处,荐升领班章京。清朝末期内阁改制,首任阁丞。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他回到天津,此后于从容酬酢外,以书法读书为事,当时以北海逸民自署。
《思闇诗集》
他的著作《思闇诗集》咏‘骤雨’曰:“大雨来何骤,须臾溝澮盈。风狂无定向,雷哑不闻声。惊走簷前雀,深藏树底莺。是谁拨云雾,转瞬月轮明。”病足曰:“千秋高士陶元亮,一代诗人陆放翁。愧我望塵都弗及,胡天降沴与相同。坦途尽化荆榛域,上药难收尺寸功。斯州料无容足地,闭门藉此隐墙东。”感怀诗曰:“困守寒氈十七年,当年悔否饮亷泉。春衣典尽余尘桁,破砚磨穿亦石田。独恨此身穷不死,侭多同病苦谁憐。觉来又是晨炊近,检点囊中无一钱。” 家本素丰,好义轻财,不以治生产为务,晚年处境颇困,鬻书自赡,犹时资助友朋。
于王怀庆将军园中观牡歌’曰:“一年花比一年好,一年人比一年老。人老且经数十年,好花开到兼旬少。最难保是富贵家,最难养是富贵花。独此花开驕人态,故而博得人人爱。主人爱花更爱客,每至花时忙相约。非为人忙为花忙,恐不崇朝花便落。花落明年花又开,人过青春春不来。但祝人与花长好,年年拚醉花前来卖一回老。”先生尝言:“昔人云,诗必穷而后工,今余所处之境,穷之极矣。诗犹不工,何也?可见文字美劣,仍视其学问、阅历何如;倘谓穷则必工,则乞儿人人李、杜矣。虽然,穷不必工,不穷必不工。坐拥高资,日奔走乎势利之塲,摇笔即作牢骚之语以冀掩其酒肉鄙俗之气,则是披孟尝之裘而吹伍员之箫,吾未见其成声也,古人之言,岂欺我哉!”
先生卒于壬午春(公元1942年),年七十九岁。
伪满洲国成立,有人劝先生上贺表,先生曰:“掌柜是旧人,字号改了,可以不必。”天津事变,有请先生出任维持的,先生曰:“吾老了,不能用了。”私语人曰:“风烛残年,蜡头无几,何必添彩?”又曰:“人死如云烟,身后事死者不负责。”先生临终无遗言,其志洁,其行廉的多类此。
天津书家俗称华、孟、严、赵。四位中情况不一样,既称家就与一般不一样,一得传古,二说工力,三说自己的面貌,对古不传不能称家。有人说:孟广慧定生先生的字有人无我,华世奎壁臣先生的字有我无人。孟先生仿人家的字一绝,本人无体;华先生写的字,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华先生写的。人说:“严先生的字是馆阁体。严先生本是写折卷的名手,是台阁字,很受人称赞。”赵幼梅先生只写一种苏体字,年青时常写隶书,后来应酬繁多,就不写隶书了。
按,太先生耿子明乃耿仲敭先生之尊父。
华先生的书法,真、艸、隶、篆无一不精。他在十一、二岁,在杨香吟先生家里学习时,杨香吟作了一付对联,上联‘人瘦乃寿’,下联‘诗正而葩。’叫他书写,先生到书斋内片刻书就,写的是小篆,悬在壁上,香吟先生赞不绝口,天津老前辈如高彤皆、王吟生都常谈此事,也见《思闇诗集》。隶书如天津鼓楼东大街李搏霄先生住宅大门匾,内容写“望重词林”。匾的尺寸约六尺多长,在匾上占三分之二的地方写四个隶书字,气味很像汉碑鲁峻。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用行书题上款是搏霄夫子大人。李搏霄先生任过天津县。当时的制度,当地道、府、州、县的长官,都有职责到当地书院轮流主课阅卷。当时天津如鼓楼南问津书院、铃铛阁稽古书院等,李搏霄先生都主过课,所以壁老与李搏霄先生论师生。
释文:有数事相商,并有急须解决事。白日如不暇,務请今日晚间移玉一谈为盼。此请子明仁兄大人时安。
弟世奎顿首 十五日
天津杨香吟先生主讲问津书院时间最久,问津书院内设学海堂,是高级的考试场所,同样的也是阅课,每次出十道、八道题,拿回家里去作,限日交卷。主讲有李纯客先生、张幼桥先生。以上二位先生全是进士(不讲书只考课)。华先生全就考过,所以同上述主考的诸位先生应论师生。这块“望重词林”的匾,解放初期还有,五、六十岁的人全能看见过。
满清之后,壁老不做官了,出潤例卖字。润例内容为:“屏对十元,大匾每字五十元至一百元,每统碑一千元至三千元。”但只楷行两种。
先生幼年在小楷上下功夫,同时写颜真卿,兼写隶篆。二十岁左右偏临《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等。三十岁写柳书并钱南园,四十岁写苏东坡,五十岁左右就用隶篆与颜真卿的笔画,钱南园的骨架,苏东坡的结构,形成了一体,就是先生的书体。笔画有力,结构美观,当时很受全国各地书法家赞扬与欢迎。因此,平生作品传世者极广,人得珍之宝之。尤其是书刻石字时,一点一画工整至极,一丝不苟,绝无丝毫行书意味。
《朱子治家格言》王新铭题签于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重阳)六十六岁书
王新铭(1870—1960)字吟笙、以字行,天津人。民立第四女子小学堂校长,天津市教育局秘书,教育家、书画家,天津文史馆馆员。著有《啸园楹联录》。
先生书法起笔用逆锋,行笔用中锋,住笔用回锋。起住均用隶篆笔道,因此金石味很浓。作书之时,均是用大笔写小字,写大小字均用纯羊毫笔,所以写出字来均很浓厚,有笔道,苍劲有力。写楷书时用隶篆笔画,如:鉤、捺、撇等别有一种风格,喜用浓墨写汪六吉、贡宣、笺纸、描金、泥金,并喜用乳金作书。
先生书法的特点是字越大越好越小越好,作书时先慎思应书字的结构、章法、如何布局后,才开始动笔,至其细微小节也特别注意:一顿、一挫与字之结构相结合,一提、一按,也得照顾字之章法。先生书法中有颤笔一法,即提笔用明颤,按笔用暗颤,但也是与字的结构相结合的;因此所作之书甚是潇洒美观,很受到爱好者的欣赏。先生所书之蝇头小楷更为珍贵。如用小楷与大字来分析对比,其结构章法苍劲有力,完全相同,可为一绝。
书写榜书大字如写北马路的 “天津总商会”,东马路的 “天津造胰公司” 西北角的广智馆门外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个大字,“天津劝业场”、“惠中大饭店” 等等,并善书四至六尺 “福禄寿喜” 大中堂,壁老榜书的特点全是一气呵成,字字有功力,笔笔有笔道,结构疏密适应章法讲究,有欣赏的价值。当时受到徐菊人、高凌雯、王守恂及其他爱好者的称赞。
先生一生书写碑帖甚多,如《范老人碑》、《南皮张氏两烈女碑》、《林墨卿碑》、《李子香墓誌》、《刘笙樵墓誌》、《朱伯庐治家格言帖》、《孝经帖》等等甚多。壁老每写碑帖均用楷书,书法工整,均可作示范,因而流传者广。
在授徒方面,先生常对其徒曰:“学书法必须先读书,读书少则写出字来无书卷气。”又曰:“学书法必先学习小楷及隶书、篆书。由篆隶再精学颜书楷书以后,再学习行草,但无论如何,終以楷书为主。其余书体也应精益求精。”练习颜书,起笔住笔全应用隶篆笔道,因此写楷书时,起笔须用逆锋,行笔须用中锋,住笔须用隶篆笔道。并须学会提笔法、按笔法、顿笔法、挫笔法、颤笔法。一般来讲,提笔用明颤,按笔用暗颤,提、按、顿挫、明颤、暗颤等笔法全得同结构相结合,以上各笔法须与字的结构搭配好,方能将字写美。授徒还有推锋一法,即平笔放在纸上马上行笔是方笔道,如将笔放在纸上把笔往外一推再行笔是圆笔道,与逆锋同。并传授使用酉毫貂毫的经验。
并讲行气例气布局和题各种上下款的章法,折格也有一定的标准,打图章更为重要,须开眼界,不能过密,也不能断气,与书件的章法恰如其分为上品。并传授笔性、墨性、纸性。一般来讲,写小字须用大笔,写时用浓墨须稳,用淡墨须速。最重要的,墨不能隔宿,并须勤洗砚。并传授读帖法、临帖法,读帖须多读并考虑帖的结构和韵味,临帖有照临,有背临,全须由慢而快,由稳而速;万万不可有丝毫了草之意。一切书法和读帖均须用脑、眼、手。用眼先看,用脑思考成熟后,再用手执笔写,能见一定的功效。在站着写字上多下功夫,并须练习治印,自制印泥、自制笔、自制墨等技巧。还须多珍藏东西,多藏印章(自刻为主)须学会欣赏的本领,更须要学会考古鉴定之能力,更重要的是书品的问题要严加注意。
先生尝言:“学书法须勤问勤学,应不耻下问,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曰:“吾一生不给五子写字,要注意。”
(编者按,五子为:窑子、戏园子、澡堂子、饭馆子、剃头房子)。
整理:受业鲁群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华世奎先生的书法作品欣赏
纪念华世奎诞辰155周年《思闇诗集》捐赠仪式在天津美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