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来:我为《觉醒年代》画插画

文章来源:天津美术网 时间:2021-04-09 20:46

 

 

    天津美术网讯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觉醒年代》作为党史题材献礼剧率先在央视亮相,带领观众“穿越教科书”,实现了党史题材电视剧历史思辨与观赏价值的双逾越。

    剧中版画艺术贯穿始末,在剧情进展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反映大众的思想觉醒和勃发的人民力量,十分具有感召力。该剧一经播出,即获观众力赞,新鲜的视听效果引起强烈反响,版画转场特效被剪辑成小视频流传于各大社交媒体。

    日前,《觉醒年代》插画主创张耀来接受了《中国书画报》的独家专访,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张耀来

 

    张耀来,1956年生于天津,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美协书籍装帧委员会副主任。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壁画和历史画创作与研究,曾多次受天津市政府委托担任天津市对国内外宣传的形象设计,在大型对外艺术交流活动和项目合作中承担总体创作设计。多次受邀为国家级、省部级博物馆、纪念馆绘制历史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美术展览。

 

 

    参与创作深感荣光,剧中选用原画220余幅

    王若蛟(以下简称王):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黄金时段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强烈反响,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一川评论说:“《觉醒年代》称得上是一次带有集成式意义的美学突破。”参与到这样一部电视剧的创作中来,您有怎样的感受?

    张耀来(以下简称张):《觉醒年代》的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令我感触颇多。此剧从2018年开机至播出,跨越四个年头,用时整整三年,创作过程之艰难在我国电视剧创作历史中可算是罕见。该剧作为中宣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项目,在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和制作标准上的要求自然是精良至极的。我能参加到该剧创作集体中,实属万幸,也深感光荣!我的插画创作从2018年9月初开始至2020年1月止,剧中选用了我的原画220余幅,最终的呈现效果和整部剧获得的成绩让我倍感欣慰。

    王:《觉醒年代》大获成功,丰富的制作手段功不可没,比如您主创的版画,以及蒙太奇、超现实、通感等艺术语言的使用。但这些艺术性较强的制作手段在电视剧中并不常见,摸索式前进过程之难可想而知。您在尚无经验的状况下受邀进组是否有过疑虑?

    张:在最初,我对自己能否胜任此项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首先是直面自己的短板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一,创作团队成员都是影视界成绩斐然的艺术家,如何拉近我与团队成员的距离,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二,对于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制作流程等尚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工作起来会困难重重。其三,对动画制作的流程不清楚,需边创作边学习。其四,对剧集最终呈现的风格在视觉上无参照,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五,以怎样的手段才能创作出既快速又有版画特征的插画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我也认真清点了自己的优势。其一,我具备参与国家级大型艺术创作的经历,有参与残酷筛选的竞争经历,了解高级别艺术作品的品质与要求,有创作历史画的经验。其二,我有丰富的连环画创作经验,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等元素完成宏大叙事。其三,对于驾驭多种绘画表现手法、在造型语言上求新求变等要求,我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四,对剧中讲述的这段历史较为清楚。其五,有自觉学习与钻研精神。

    有了这样的自我评估,基本做到知己知彼,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我认为是时候开展这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工作了。

 

 

    绘正稿前做大量准备,亲身践行“新文化”精神

    王:以历史人物、家族以及时代的横切面为主题,尊重史实、几近正史视角的长篇电视剧被称为“大河剧”。《觉醒年代》作为大河剧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十分严谨,同时它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剧,足具节点意义,为此您做了哪些具体准备?

    张:在动手绘制正稿前十个多月我都在做创作准备工作,画了大量的实验性作品。我用了一个月多的时间,重温了民国初期历史,整理和收集了近26万字文字资料,以及大量上世纪20年代的美术作品资料和历史人物图片,试着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若干。为了尽快融入整体创作中,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对作品《觉醒年代》所描绘的时代背景进行总体认知。这是无数有识之士为探索社会出路而抛弃自我献出大爱的澎湃时代,是人才辈出的“觉醒”的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第一声号角的吹起,“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树起,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为主导发起了思想启蒙运动。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蔡和森、陈延年等青年人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肩负起社会赋予的使命。

    其次,对当时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美术进行分析。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倡导以版画形式作为唤起民众觉悟、鼓动民众的宣传工具,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他倡导青年艺术家把中国传统与新艺术形式相融合,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作品,剧中插画的艺术风格也要坚持这“新文化”精神。

    对社会、对历史、对艺术思潮的认识与理解高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深度与维度。这在我之后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版画元素是“纲”,是接近哲学层面的宏观表达

    王:张永新导演擅长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拍摄,他常以精练的镜头埋下细腻的隐喻,惊喜不断的剧情走向背后牵扯着深层的含义,常引发大量讨论。他自己也提出“艺术作品要呈现思考的美”。对于剧中版画艺术的创作与应用,您和导演之间是否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张: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整理和几次剧组的集中学习讨论,我对导演的创作基调有了一些了解。此后我又赴横店拍摄现场,观摩电视剧的制作流程,观看部分已拍摄完成的初剪样片,与导演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入沟通,收获颇丰。导演明确指出“版画元素”在剧中是“纲”,并非一般性的叙事填充,是接近哲学层面的宏观表达,是为前后一段剧情做概括、暗示、寓意、象征和总结。其中“三个当量”的划分(哲学性、战斗性、功能性)极为高明。同时,他肯定了我追求新文化运动美术的历史风格的设想。从视听语言上要冲破戏剧性叙事逻辑,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也可以有符号化的表达。这些思考与提示,都极好地支撑了我后期的创作。

    但是,艺术感受一拍即合并不代表具体的创作一帆风顺。剧本文字不是过于具体,就是过于概念。导演的宏观把控与我本人的美术专业之间也存在理解偏差,导致实验作品一次次被否定,重来。正像导演说的,剧中版画创作是在炼狱般的煎熬中慢慢成熟起来的。

    王:除了艺术风格上的理解偏差,影视剧和传统美术相比,最明显的差别还在于动画镜头的应用。剧中版画艺术给观众带来了典范式的感官体验,率先完成了将宏观理念、艺术语言和动画镜头融为一体的探索,想必您和动画团队为此也下了一番苦功。

    张:是的,这是一场从纯绘画语言表达到综合艺术表达的摸索。创作过程中,总制片人刘国华老师的一句话帮我提高了对这次创作总体的认识。他说,“版画和动画最后呈现的既不是版画也不是动画,它应是一个综合体”,这给我指明了创作方向。我放弃所谓的“版画语言”,从电视剧整体的宏观角度去思考,丢掉“专业”的束缚,轻装上阵,思路豁然开朗。在创作上我不再考虑单幅作品的完整和语言表达,而着重考虑整段图像内在精神的表达与外延。同时一直困扰我的表现风格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我不再刻意模仿那一时代的外在艺术样式,追求内在气质的神似。同时对导演所提倡的“大写意”的创作理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次严谨的艺术探索,为影视剧增添新的叙事样式

    王:具体创作中的冗杂繁复非真正经历不能体会。但正如剧中所讲述的那样,革命性的思想转变、划时代的创新成果往往都成长于无数的磋磨打击。此番在电视剧中呈现出极致的东方美学视效,其过程也一定开启了诸如新材料、新手法、新工艺等艺术创作的新形态。

    张:克服新困难就会激发新进步。比如用时问题。按照传统技法,工序繁多用时过长。在剧组要求的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创作工作量是绝不可能的。为此我试验了大量的纸张、颜料等媒介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配制成功适合的颜料和底涂料,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这次探索不仅解决了制作问题,还成就了一套利用新媒介在纸板上快捷地刻出“木刻版画”艺术效果的新技术。再比如,在“过年”一场中我融合了民间年画造型手法,从单幅作品上看可能会与其他作品在造型上格格不入,但转换成动画再嵌入剧情中呈现出另一种形式,它不仅不显突兀,反而更增加了味道。

    版画以艺术之美表现历史的真实,在史实与故事情节之间架起桥梁,恰当地解决了以往常见的“剧中插入历史影像的突兀感”和“叙述历史事件缺乏真实影像”的难题,为影视剧增添新的叙事样式。

 

 

    王:从传统美术到影视制作,您始终没有离开现实主义题材,力图在时代的喧嚣中为民族精神振臂一呼。而此次电视剧从央视热播到全网催更,其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近几年,口碑剧引发“文化热”已成潮流,艺术家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更有力地为时代发声。

    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对剧中这句台词印象极深,对待艺术亦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革命岁月有革命性绘画、革命性文学,新时代要有代表新时代的作品,这次《觉醒年代》创作实践再次证明,现实主义创作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实践、守正创新。守的是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向和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的是新思想、新理念、新媒介、新技术、新结合之“新”。此次艺术实践是我一贯追寻现实主义历史画创作的延续,是一次非常严谨的艺术探索过程。贯穿始终的是不懈地求“真”,是历史的“真”,图像的“真”,更是我内心的真。(王若蛟)

 

 

 

 

 


2021年辛丑吉祥——张耀来人物画作品欣赏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张耀来重画《宋代画院及书画大家》纪实


小人物,大英雄!天津美院教授张耀来创作《武汉战“疫”速写》


2019己亥吉祥 天津美术学院张耀来教授为闲时“戏”作

闲情偶记-张耀来2018年台历欣赏
·闲情偶记-张耀来2018年台历欣赏

张耀来:跋涉在史实与艺术之间
·张耀来:跋涉在史实与艺术之间

“红色记忆·张耀来艺术文献巡回展”在江西开幕
·“红色记忆·张耀来艺术文献巡回展”在江西开幕

张耀来、何东领衔创作大型壁画亮相滨海新航站楼
·张耀来、何东领衔创作大型壁画亮相滨海新航站楼

李耀春、何东看望“美术创作工程”天津画家张耀来
·李耀春、何东看望“美术创作工程”天津画家张耀来

张耀来赵德昌马元李旺高山刘庆杨联展“复辟”开展
·张耀来赵德昌马元李旺高山刘庆杨联展“复辟”开展

 

河西区政协副主席卜艳丰走访梅江书画院调研文化惠民工作

 

 

 

53K
责任编辑:正轩
  •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 大家评“说”——“毅峰说”两周年庆 大家评“说”——“毅峰说”两周年庆
  • 赵光沽上书迹寻踪 赵光沽上书迹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