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记忆——天津青年书画家张耀走进河西区松江里为社区居民讲书法
天津青年书画家张耀走进河西区松江里社区居民讲书法
天津美术网讯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建设河西文化社区。近日,在天津市河西区文联、河西区美协指导下,松江里社区居委会携手醍醐文化(天津)工作室开展公益讲座。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市青联委员、青年书画家张耀受邀为天津市河西区松江里社区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活动由松江里社区居委会干事何润芝主持
松江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姃;天津市河西区文联干部王鑫;天津市河西区美协理事、天津市青联委员、青年书画家张耀;醍醐文化(天津)工作室核心成员、青年书画家智帆、苑维窍、刘文侃及松江里社区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松江里社区居委会干事何润芝主持,醍醐文化(天津)志愿者服务队提供志愿服务。
张耀在讲座中
张耀以《李毅峰:运气》篇为基础,深入浅出,结合自身从艺经历为广大书法爱好者讲解了其对书法上用墨、用笔、用气的感悟与理解。张耀从执笔的方法(握管法、单钩法、双钩法、撮管法、捻管法、拨镫四字法、回腕法等),到书写时的发力点与支持点,再到气的自由流通等几个层次详细说明了古今书法大家,都是在用气在写,是用气在催动笔,使得“全身精力到毫端”。
张耀在讲座中
以力助气,气势必然相生。势从气出,如果不精熟于用笔使力,难臻斯妙,关键处又在发笔和收笔处以气助力,发笔时能承上笔势,收笔时能启下行气,自然通篇势出,气完神足。书法整个运气的过程,除了上文所言在技术层面的功力,关键还在于“意”,意在笔先,才能意到气到。这里的意字,专指意念。无论是执笔,还是使力,都要在专注一气的前提下。
听众向张耀提问
结合听众提问,张耀谈到了书法中的运气与中医养生的渊源。练习时,需要指实、掌虚、腕平,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谋而合。此外,提笔时手指、腕关节等随着笔画顺序富有节律地运动,可调节手臂的肌肉和神经,并带动身体其他部位舒缓地活动起来,达到“摇筋骨、动肢节”的效果,恰恰暗合了《李毅峰:运气》篇的内涵要义。
张耀在现场示范
讲座现场,还有不少听众带上自己的笔记本,认认真真地记下张耀所讲的重要内容。同时,为了让听众能更直接的观看现场书法,消化所讲理论知识,张耀现场挥毫泼墨,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如此一来,现场氛围更是浓烈,提问的听众也多了起来。实践中更能看清用笔、用墨的方法,从中学习到更多平时疏不通的瓶颈。
张耀在现场示范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发了松江里社区居民书法爱好者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为社区在区文联即将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年书画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张耀在现场示范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有很有意义,操作性很强。感谢松江里社区居委会的精心组织、感谢醍醐文化带来的精彩讲座,希望社区多举办此类活动,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讲好“河西故事”贡献书法工作者力量。
张耀在现场示范
苑维窍、刘文侃、智帆、王鑫、王姃、张耀在活动现场
何润芝、王鑫、王姃、张耀在活动现场
张耀与社区居民在活动现场
张耀
张耀,男,1989年生于天津,汉族,中共党员,天津人,祖籍河北省唐县。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师从天津书法家刘建国先生,为天津书法家、市文史馆员董欣武先生亲传并收为入室徒孙,赠“良玉须雕”四字勉励其用功习字。得到赵翼荣、范润华、宁书伦等老先生指导;绘画方面师从画家、学者李毅峰先生,为李毅峰先生入室弟子 ,同时得到高学年、史玉等诸位老师指导。
2012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获学士学位。供职于天津市政系统,工程师。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天津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毅峰说栏目组总策划、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市青年美术书法协会会员、中外名人艺术院研究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市青联委员、天津市静海区青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