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杨俊甫自述:一个60后画家的大家庭生活及成长缩影
一个60后画家的大家庭生活及成长缩影
杨俊甫
电视剧《人世间》正在热播,剧情的每一集都触动着心底的那根情感之弦,多次我情不自禁的眼含泪水。《人世间》是50后和我们60后大家庭生活及成长的一个缩影。
《人世间》让观众在一家人的故事中,看见时代,看见生活,看见人性,看见自己。
我出身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在河北农村当了半辈子农民,后随我的爷爷来到天津,进工厂成为了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我兄弟姐妹五人,我和一个姐姐及妹妹都是天津出生的。文革时期,哥哥、姐姐命运好,初中毕业都留城市工作,没有一个上山下乡的。那时,我已做好了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劳动的准备,1976年那场运动结束了,1977年恢复高考。
2008年春节全家团圆过年合影 2008年
1980年我高中毕业,命运安排我进工厂干繁重的工作。后来,我相信画画能改变命运,经过努力奋斗考上天津美院,是我们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师范学校教师,多年后调入大学任教。在我的影响下,妹妹也成为了美术教师,杨家两代人先后有7人成为教师,父亲说是我改变杨门的家风,生前也常常以此为荣。
我们60后这一代人兄弟姐妹都多,我也经历了与父母一起生活出现的琐事、复杂问题,挺过了母亲病在床上那几年的艰难,感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现实与无奈,兄弟姐妹也都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自己义务。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父母老年时候的照顾、财产的继承分配问题,有的认为父母有不公平或是偏向的问题,实际上父母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十指连心,父母心里都明白,只不过常常是装作糊涂,老了只能是顺其自然罢了。当我们也老的时候,渐渐的明白了。
日记和照片的意义大概就是记录下所有的美好和痛苦,在以后的某一天,发现还可以回忆这些瞬间。
1、中学的时光
上小学和初中时,学校都赶上学工、学农劳动。初一学工劳动安排在北站外的天津工业用布厂,途经金刚桥公园,公园中心的亭子聚集下象棋人们,周边有一些画速写青年人,当时,我只是好奇站在旁边观看,渐渐的喜欢画画了,自己做了个速写本学着别人的样子画了起来,后来,才知道公园后面就是天津艺术学院(天津美院),专业和业余美术爱好者都有,那时,我也结交了几个同龄的画友。
初学画画的地方:金刚公园
学画时的参考书
学画时的参考书
学画时的参考书
学画时的参考书
初中班里都知道我会画画,老师常安排我写板报。初中毕业时,因没注意报名时间,错过了报考工艺美术学校。初中我的理科成绩很好,高中被分到快班学习,班主任孙惠荣老师对我们班考大学寄了希望。那时理想规划志向是考外地上大学,人生志在四方,画画算是业余爱好。
高中毕业全班同学合影照片 1980年
高考后,一切幻想破灭了……父亲知道后,沉默了许久,第一次给了我十元钱。我买了油画颜料和油画纸,开始临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来安抚自己,慢慢的消磨那段难熬的日子。
2、工厂的磨砺
根据高考分数我被分到天津大明电机厂铸造专业班。在厂校学习时,因对专业不感兴趣,课上开始画画,手抄临摹《艺用人体结构》《达芬奇论绘画》 《罗丹艺术论》等美术知识的书籍,跟同学学会了吹口琴,有了工作后,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
十九岁雕刻时照片 1981年
一年的学习结束,全班同学分配到铸工车间,做造型翻沙工作,开始我们这帮学生还不怕,感觉不就是脏累些,后来才知道是厂里最累、最脏、最危险的车间,天天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我还年轻,难道今后的人生将在这里度过。
手抄笔记
手抄笔记
手抄笔记
手抄笔记
手抄笔记
“ 觉着苦吗?自己嚼嚼咽了。”《人世间》
紧咬牙关,工厂没有泪水只有汗水,四年工厂生活的锤炼,字字刻在我的心底,行行印在我的日记里:
“现在做起,奋斗一年,全力以赴,拿下皇冠。(考美院)
时间!时间!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只能是睡觉、学习、画画、自勉吧!1983年7月2日记”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大概是巧合的缘故,下午在红桥区工人俱乐部报名处,意外的遇到了一位高中同学,她还是中学时那样带着学生的稚气。意外的相遇,即高兴又很惭愧,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又浮现在眼前…惭愧的是大学生与工人,我深感低了一等,能说些什么只是惭愧… 1983年7月13日晚记”
“近些日子里,面临考学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忙得不可开交。4月份局里要办展览,我们厂文化俱乐部是局里的先进俱乐部,必须要出几件作品,这两天我在为铸工的宣传画构图。怎么使画面立意深刻,构图新颖是关键。我画了几张小的构图都不满意。画面上的东西我也觉得很落后,先进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自己也不清楚,现在感觉到画这幅画很困难,多么希望在脑子里出现一刹那的灵感。1984年3月28日记”
翻砂工默写
翻砂工默写
工厂速写 1983年
工厂时的写生素描《老铸工》 1983年
速写《我的一天工作》 1983年
“盼望着,等待的希望终于来了,当接到天津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当时的心情难以表达。我激动了,眼泪几乎流出。是啊,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读,功夫没有白费,汗没有白流……更忘不了那一张报名需要的单位介绍信(当时厂里不给开介绍信),为自己未来命运与厂长、车间主任辩争、三天静坐的情景……四年的大学只是艺术的起始点,再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在事业上做出一定的成就。1984年8月10日记”
宣传画 《青春》 1983年
80级铸工专业班同学聚会合影 2018年3月
“生活痛吻于我,我却回报以歌。” 《人世间》
四年的苦与累,饱受的磨难,苦尽甘来。一个初识社会的工人华丽变身,成为有理想、有专业能力的大学生,认证了画画改变命运的信念。
现存的破旧厂楼 2020年摄
曾经的门卫室 2020年摄
十八岁,一群懵懂的男孩、女孩在工厂相识,共同走过曾经的芳华,经过38年生活的洗礼,无论过去、现在如何,无怨无悔,青春永远美好,在心中留住那曾经的记忆。
3、美院的年代
经历工厂磨练,更加珍惜在美院的学习,在艺术的殿堂里,我系统的学习绘画理论知识和技法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艺术及哲学的观念。学校安排了写生、艺术考察课程,初次游历祖国的西北、西南地区的艺术古迹。四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使我脱胎换骨地成为一个有专业追求、生活自律、精神充实的自己。
天津美院84级师本班同学主楼前合影 1984年
素描作业《马赛曲》 1984年
素描作业《头像 》 1984年
素描作业《男人体》 1985年
素描作业《女青年》 1985年
学生时期作业
学生时期作业
学生时期作业
水彩作业《老红桥》 1985年
油画写生作业 1986年
油画写生作业 1986年
西北艺术考察 1987年
敦煌莫高窟艺术考察 1987年
与油画家孙静教授合影 1987年
在八达岭写生与王小杰老师等在一起 1986年
毕业前美院留影 1987年冬
毕业作品前留影 1988年
在油画创作画前留影 1991年
一个学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上天赋予的恩惠。一所学校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的荣耀。在学生时代,有幸遇到了三位我所敬佩的老师。
第一位是大学老师。在天津美院学习期间,遇到了很多的好老师,特别是师范系主任王双城教授,治学严谨,示范教学,终身从事于水彩画教育,使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与水彩画家王双城先生合影 2004年
第二位是高中老师。美院毕业的那一年,我通过多方面打听联系上了高中班主任孙惠荣老师,孙老师说过几天出国全家移民美国,我马上联系了几个高中同学,到孙老师家为她们一家送行,一起拍照合影留念。孙老师希望班里同学努力考上大学,为我们树立人生前行的信心,又是我学习文化知识的动力,孙老师知道了我的这些年的经历和即将大学毕业,感到很欣慰。
第三位是初中老师。今年春节期间,我通过微信联系了多年失去联系的初中班主任杨蕴老师,杨老师记得我喜欢画画,对我的印象很深。1977年恢复高考,杨老师考上天津医学院,后在天津市一所专科医院工作,现在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学者。无论过去、现在杨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与高中班主任孙惠荣合影留念 1988年
每年的春节初十,是我们84级师本班约定的同学聚会,特别邀请当年教我们的青年老师王小杰、周世麟、吕培桓教授及同届的油画班的同学来助兴,回忆当年班里的那段学习中和宿舍里的风趣轶事,模仿当年老先生语调、动作,逗得大家笑出了眼泪。那时的青年学生转眼现在已是退休年龄。
每到节日时,微信传来无数条学生及朋友们祝福的问候。我也会给我的老师发去祝福、感恩,这是我对老师的一种崇敬仪式。多年后,能在学生心里记住你、脑子里有印象,一生就是幸福。
高中同学聚会合影 2009年9月
2018年春节84级师本班同学聚会合影
2017年天津美院84级同学聚会
与爱人在碣石山留影 1988年
青春有约 1988年
与爱人在黄山. 西递合影 2016年
与爱人在画展前合影 2017年
多年出版编著、论文
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
那些错过的,爱过的,虚度过的,
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那年我们相遇了,
我们一起携手至今,
相濡以沫步入暮年,
感恩一生有你。
4、生活的过往
“自古以来,孝分为两种养口体、养心智。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人世间》
生活像是一把锉,时间岁月将把自己的棱角磨平,人也逐渐没有了脾气,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在顺从中沟通,善意中隐瞒,兄弟姐妹相互帮扶,宽厚和善心是为人处世之道。在事业和生活上,逐步得到父亲的理解和爱人的支持,努力做到事业与家庭两不误,让父母享受养口体和养心智的福分。
每年清明时节,我们兄弟姐妹都一起去永安公墓扫墓,祭奠父母,寄托我们的哀思。兄弟姐妹和睦,为后辈做出榜样。
2007年父亲生日祝寿聚会合影
素描写生《父亲》 2005年
“清明节,疫情期间,今天以特殊的线上方式祭奠我们的父母,深切的缅怀父亲、母亲大人,祈愿您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前几天,在家翻出了15年前春节时,现场为父亲画的素描肖像,再次看到这幅画时,泪水忍不住涌出…… 2020年4月5日记”
父亲年轻时与工友的合影照片
我与母亲合影照片 1981年
教学书中的水彩《 背影 》 2009年
“今天母亲节,得知我编写的教学书第三次印刷。又见书里画中母亲的背影……2009年6月18日我带学生去周庄写生时画的水彩画《背影》记录了我当思念父母的心情……
第一次到周庄写生时,正值母亲病重,身在周庄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第二次来周庄写生时,母亲已离开了我……至今过去十多年,去年(2008年)父亲也去世了。当最后加入人物点缀时,不觉中画出了酷似母亲的背影,也许这就是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此段文字与画以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情。 2018年5月13日记。”
六一节陪儿子游园 1996年
与儿子在西沽公园 1997年
父母存在的意义,
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
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鲁迅
子承父业,我的孩子也是一名教师。对于孩子的学业,因我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没有过多时间关顾他。孩子从小养成自觉、自立、诚实的学习习惯。高中理科学习成绩好,我没有特意让孩子学习画画,在大学本科、研究生读的是数学专业。大概是与我的理科基因有关系,孩子算是为我圆了理科大学生的梦想。
儿子硕士毕业留影 2019年
全家在北京颐和园留影 2021年
“今天父亲节,父爱如山;父爱如水,父爱为你遮风挡雨。当真正做了父亲之后,才明白父亲所有的用心良苦,苦尽甘来。 2021年6月20 日”
“人这辈子,你真的在意的,而又同时在意你的,就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就是你全部世界。” 《人世间》
水彩《特警兄弟》 2020年
疫情期间,特意为我的高中同学、曾工厂同事、密友、公安战线特警马光明警官写的《兄弟情》诗和画像,以表达对抗击疫情,保障社会稳定,坚守岗位付出的辛苦。
兄弟情
高中相识友情深,
工厂形影共患难。
同年挥别义不断,
暮年有缘斜窗照。
高中、工厂共患难的兄弟 2018年
致敬改革开放40年,六零后的我们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尾声,步入改革开放时代初期,赶上了回复高考的末班车,在自己的芳华中,不忘初心,从教三十载。
我们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经40年的风雨同舟,求知、思潮、商海、回归初心、继续前行。从无知的少年到已过天命之年,人生最好的年华莫过于这40年,人生如梦,青春永驻,珍惜自己,老有所乐。
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的住。”人生路漫漫,万事需靠自己,钱权名利转头成空,唯有人品与努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
小时候盼着长大,老了又盼着时间慢下来……人生就是时间的过往,来去一切都空空,只留下你我的痕迹。愿人生中留下最美好的时光记忆。
杨俊甫 2022.3.27
油画《寂》 1988年
油画《第三代人的虔诚》1991年
油画《羊与云》 1991年
油画《生日》 1999年
水彩《女人体》 2001年
水彩《盼》 2002年
水彩《古桥墩上的干草》 2008年
水彩《屏山古村》 2008年
水粉画《夕阳洒金》 2014年
水彩《老宅》 2013年
水彩《婺源秀色》 2015年
水彩《夏日》 2017年
水彩《收获归来》 2018年
写生现场
写生现场
写生现场
画家杨俊甫
杨俊甫,1963 年生于天津。1988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范系油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水彩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现为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教授。
近十几年专心从事水彩画的研究和创作活动。水彩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水彩》《中国油画》《美术大观》等刊物,出版专著《水彩画风景写生画法》《水彩风景写生教学范本》《水彩画写生教程》等书籍,2005年举办个展《杨俊甫风景写生画展》,2015年举办水绿江南—杨俊甫水彩写生作品展。2017年举办《远方的风景》——杨俊甫小幅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展。
近年主要展览
2003 年水彩《盼》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水彩作品展,作品被收藏
2003 年水彩《女人体》入选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获优秀奖
2005 年水彩《温暖的阳光》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2008 年水彩《蓝色交响—滨海乐章》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展
2014 年水彩《消逝的风景》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天津市美术作品展银奖
2016 年油画《古镇平桥》参加《环渤海风采》小幅油画作品邀请展
2017年油画《太行人家》入选天津市第六届油画双年展
2018年水彩《老宅》入选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 北京、天津、河北)
2019年水彩《夏季的风景》入选《美在京津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2019年油画《山里人家》入选天津市第七届油画双年展
2021年油画《个园.鹤亭》入选天津市第八届油画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