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百年之约》作者:代大权
当代的美术作品不能多看也不能少看,看多了伤心,看少了伤神。比如油画,我看的较多,凡在北京举办的油画展览,多有我的身影,后来在国外留学看了更多的油画。我发现,与油画故乡—欧洲的油画相比,中国从吕斯百、常玉这些名家到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硕士们,他们呕心沥血学习,却像外国友人学习中国的京剧,可以喝的很好,但很难唱出故乡的味道,这也让我为中国油画感到伤心。至于国画,我看的较少。草草几笔被夸成逸笔草草,寥寥几线被说成十八妙法,可谓眼晕且伤神。
于是,我不知道何时喜欢上了版画。如果说很美很丑的姑娘都不愁嫁,是因为定位明确,对号入座,那么只有不美亦不丑的姑娘,高不成,低不就,常常就落了单并终身自梳。版画就像这样的自梳女,那种矜颜戚容很让我着迷。
当代版画家中也分三六九等,最杰出的画家毕竟是少数。据中国美协相关专业人士的介绍,和油画、国画十万、百万的人才相比,如果按每省三十人平均计算,全国专业的版画家或许连一万人都不到,据说像西藏、青海,能凑上十个都不容易。
但是,就是这一万人都不到的画种却不乏中国美术界最好的作品。其中,代大权先生一直是我最欣赏的画家,我在许多展览上都看到过他获得的中国美术最高学术奖、中国美术金彩奖的金奖作品,我在中国美术馆见到他获全军美展一等奖的作品,这些成就让很多艺术家望尘莫及,不过最让人震撼的是他在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华艺术馆展出的巨幅版画《重于泰山》,那种从视觉到心理的撼动,不仅是让国人,也让很多国外艺术大家望其项背。
我最近有幸在国家大剧院看到先生非常另类的一幅作品《百年之约》。和以往的震撼不同的是,我被画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深刻人生见解所折服。德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说,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视觉与审美的制高点,却不一定都具备思想的深刻性和灵魂的独特处。在看过代大权先生《百年之约》后,我对此深有感触,因为这幅作品不乏优秀的视觉与审美,还兼具思想的深刻与灵魂的独特。
在作品中,一男一女相对而坐,一瓶红酒,两只酒杯,黑白色彩对比的视觉效果下,两个人的对话内容似乎别具意味。也许这一切在现实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但版画中的平常却因为都是木头而颠覆了以往的判断,观看者会不由自主的跟随画家的思考步入了一个神秘且充满着怪诞的非平常意境。
作品中男人挺直的摇杆和女人饱满的乳房说明这注定是一次青春与青春的对话,对话的内容当然会涉及青春的结果,即我们的青春谁做主,怎么办。看看这两个木头孩子的神态,谁做主就不说了,怎么办,倒真值得商量商量。这是作品的内容,这是版画的语言,不正是在对话的意境中为观众留出思想的空间吗?
若回归传统,是轮不到孩子们私定终身的。而今天又有多少父母能拍板定夺孩子的终身大事呢,这当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可探讨的主题却退到历史中去思考,世间有多少婚姻能如当初的约定,能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呢?作品的高超之处在于让腐朽的木头来承担腐朽的话题,却让青春的挺直和饱满去承担人生的责任。
肉体归肉体,灵魂归灵魂。不久的以前,二者混为一谈,伤及了多少人生,有多少人现在才明白分开是硬道理!在这种人生的预谋和筹划中,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中国古代哲人老子对动与不动,不变与万变的见解正是对这种变化最好的解释。
画家用刀就刻下出极复哲理的人生课题,想必也是对此有着较长久的考虑,是从一知半解到了然于心,才有这么深刻的思想表现。
《百年之约》约及何人?每个观看过这幅作品的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答案。虽然版画目前与社会和观众的距离比油画、国画大出许多,同时它的进步,画家们的努力让外界知之甚少。但我却从中找到我心仪的画家,并从版画作品中品出诸多人生况味和生活哲理。对我来说,不是很有钱,又不是很缺钱,收藏几幅版画是一件幸福的事。挂在安静的角落,伴随着清晨的薄雾,伴着下山的夕阳,想到自己,想到人生。(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