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康剑飞
康剑飞,中央美院版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关于版画,康剑飞不仅仅是创作者更是策展人。他一直痴迷于中国最为本土化、最传统也最朴素的木刻版画的创作,他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尝试,鼓励学生成为带有艺术家思考、掌握版画思维对社会有用的人。
康剑飞工作室
在意目前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记者:介绍一下您的学艺经历到后来创作方面有什么变化?
康剑飞:我父亲学舞美专业毕业,我从小多少受到家庭的熏陶,93年上大学后选择了木刻版画。之前对版画有一点了解,因为我们天津有群体版画,后来我学木刻,其实都挺偶然的,工作条件也很好,自己做这个也挺喜欢。
首先我自己的作品不是从一而终的,变化特别多。所以回顾这个东西可能能梳理出来一个线索,到某一个阶段有一件事或者有一种思考促使作品的变化,但是也没有形成一个所谓的规律性。我目前正在做的可能是完全两类东西,一类东西跟版画完全无关,有绘画、装置,体现跟社会的一种交流。另外一个角度我重新经营方寸之间,又突然有兴趣做一些小的特别朴素的黑白木刻。我不在意所谓的黑白语言、刀法的组织这些东西反而比较在意目前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康剑飞在创作中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尝试
记者:您现在也开始参与到这种展览的策划,这些展览策划对您的创作有没有什么帮助?
康剑飞:在时间上会有冲突,因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我觉得首先跟人生观有关,如果说人一辈子只是一个过程,没有对错,尤其是学院的艺术家,兼任一个职务或者是干一个艺术以外的工作的时候,大概都会觉得对自己是一个损失。我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尝试,接触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获得。美院的人可能唯一的理想是仅仅成为一个绘画大师,也挺悲哀的。首先不是你决定把所有的时间用在画画上,你就能成为一个大师,尤其是今天这个特别多元的社会,比如躲在一个房间里画画,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问题。还有就是你们做媒体,其实也能看到所谓的成功艺术家到今天尤其是当代这一块的困境缺什么,方方面面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缺少对公共事物的一种了解,一种投入。因为都是自我,尤其是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自我,这种功成名就的自我,最终所做的工作都为了更有名,做更好的展览,卖更贵的价格,到一个程度就像徐冰说的那样“你凭什么跟社会交流”,这个投机的市场拍卖到一个极限的时候怎么办,没有第二个群体可以补充。
康剑飞 《中华》|纸质材料、机械印刷|27cm x8.8cm x4.6cm
记者:是不是自己多多少少会参与到艺术活动当中来?
康剑飞:我做策展是这样,策展是一个特殊情况,因为我策划的大部分展览还是版画。版画现在的问题从美术史的角度很多评论家,包括策展人不了解版画,我们现在客观地说如果找一个特别重要的,我们认为特别重要的一个批评家或者是今天在广泛的艺术平台上大家都很耳熟能详的,他做不了版画展,因为首先他回避用一个所谓的艺术界限界定一个画种,本身跟当代思路就有相悖的东西,当代讲包容。
另外一点,更多的批评家对中国版画历史的知识性欠缺,我觉得不是他们的问题,所以由我们来充当,因为我肯定不会做永远的版画策展人。其实我想承担一个桥梁的作用,所谓的策展是把这些策展人纳入进来,他们经过这个展览的磨合、洗礼,被动地也会对版画产生兴趣。其实最终有一天我们希望有几个批评家可以独立承担这种版画的展览,因为版画其实挺特殊的,包括像徐冰这种从版画做到用版画概念做艺术,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全世界绝无仅有。这个现象没有人从版画角度介入,给它一个应有的学术判断。
康剑飞
版画是一种特别的中间状态
记者:现在很多人对于版画不是很了解,大家会感觉和印刷、复制、照片是类似的,可能潜意识上没有归入到艺术品?
康剑飞:归入还是没有问题,相对来说,版画是一个容器性的艺术门类,处在一个中间状态,什么中间状态呢?只有版画在中央美院有这种配置,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版画,只有版画跟今天的所谓的最先进的技术结合得最紧密。今天版画受到这种打印、扫描这种数码技术的影响回避不了,中国画今天还可以用千年以前的工作方法去工作,版画是不可能的,这是版画与科技的关系;在造型语言上,是造型学科跟设计学科之间的一种关系,版画毕业的人有很多是很重要的设计师,也不一定是画画,他又处在一个中间状态,从这个从时间的纵向线索来说又是特别的漫长。中国人发明的这个东西等于是唐以前就开始有这种方式,包括今天最新的3D打印,这个跟最早的复制、传播都是有关系,所以相对来说比油画和国画更宽泛,但是比设计又更有边界感,是一个特别的中间状态。
康剑飞作品
记者:版画的创作是怎样的?
康剑飞:所有能复制的东西不能调和,数码就是版画。比如黑白木刻,黑白里头的灰是靠疏密,这就是最原始的数码技术,数码技术就是0和1,没有绝对的灰,是靠疏密关系。从技术上目前分解出来照相、电影、影像的东西,从传播概念上说,像徐冰说的电影、电视就是版画,起到的作用和古代是一样的。关于个人创作,艺术家有的时候不是一个身份,倒是一种心理。我不在意去组织一个展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现在在系里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可能对我做艺术产生作用。如果带着那种心态去做可能都会转化成一种艺术思潮。系里的管理工作都应该用艺术的形态去对待,不能去遵循所谓已经有的一种规律,否则就没有意思了。
康剑飞 《我想邀请你同我一起创作》2013年(局部)
鼓励学生掌握版画思维
记者: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对工作室和工作环境要求挺高的,您怎么看待以后想继续版画创作但是没有工作室的这些学生?
康剑飞:这在中国是一个现实状况,实际上版画毕业的人最终从事版画创作的比例大概是10%左右。其中主要原因跟你说的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说要去做石版工作室、铜版工作室这些根本不现实,也没有能力做那样一个工作室,所以中国的木刻很多。北京的工坊越来越多,版画的独立工坊也越来越多,相反有很多不是版画专业的艺术家也开始进入工坊,也开始做版画。怎么说呢?从我们版画系的教学上来说,其实培养的目标也从来没有说过就要培养中国最好的版画家,我们鼓励学生成为带有艺术家思考、掌握版画思维对社会有用的人。走出校园不一定必须干什么,但是学过版画这种逻辑性的思维、制作的程序、对细节的关注在你工作当中都会起作用,包括从事具体的工作,因为版画的学习是在过程当中。
记者:你怎么看油画或者是国画的复制?
康剑飞:从版画内部来说抵消的东西很多,因为复制像一个行业,更多的版画家抵触这种东西,他们认为那个不是艺术。我怎么理解呢?不要谈学术,这是由市场决定的东西。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就处在这么一个阶段,而国外更多的是邀请非版画艺术家来合作,像奈良美智、村上隆他们都在做,就是把艺术家邀请来,两个人合作,而不是去复制一张版画,是创造一张版画。事实证明他们做出来的版画从版画专业角度来说非常好,他们也对版画的语言推进有贡献。
康剑飞在采购
人回避不了对物质的依赖和自然的直接交流
记者:版画本身也是一种平面化,大众都可以消费得起和接受的艺术。
康剑飞:最重要的是版画体现了一种媒体的作用在传播。实际上古代最早的雕版印刷最重要的就是佛经,实际上不在于传播这种书本身,就是这种摸、闻,完全身体的感受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容。到今天如果仅仅是用版画传播内容并不是最好的,连纸媒都不行。反过来人需要一种对真的拥有感或者是一种我们不可能活在完全虚空的一种状态当中,我们从电脑当中看到的图像和我们让一个艺术家照着电脑画一张画是不一样的,这个有一定的物质感,人回避不了对物质的依赖和自然直接交流的这种关系。 (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