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苏新平和邱志杰,分别毕业于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版画系,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道路,各自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中国美院美术馆的展览“1:1计划”将两大美院才俊聚在一起,探讨艺术教育的问题。
“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与“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同时亮相。
两个风格迥异的展览同时展出。
一个用版画、油画等绘画作品展示,通过对艺术领域的坚守和执着,“一路走来”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方法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用摄影、装置甚至角色的演绎,通过对明朝风俗画《上元灯彩图》的重构和解读,“天马行空”地诠释他所构想明朝元宵节期间南京老城南灯市与商贸集市盛况的实景原貌。
1月5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作为该院“1:1计划”的首展,“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与“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同时亮相。“执着”,“天才”,苏和邱两个同毕业于版画系的艺术家相互这样评价。
“1:1计划”今后将不定期选取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各1名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和研讨进行对话展。
“首先要声明,此次 1:1计划 展览的目的,不是要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间分出你高我低。我们希望通过对话展,让央美和国美必须强强联合直面 艺术教育是为何 、 美院如何培养艺术家 等当下艺术教育之惑。”中国美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该展总策展人杨劲松6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尽管大家都想在艺术教育领域改革,但很多固有思维的影响导致问题被视而不见,其中严格的专业区分对学生思想禁锢影响巨大。”杨劲松告诉澎湃新闻。
在杨劲松看来,版画是在中国艺术教育领域最特殊的专业,也是最容易突破专业范畴影响的专业。在国外版画只有工作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平凹凸漏”关系的工作场所,这个专业从深层次上而言受专业限制最小。如果版画系的学生,将专业学习的定位注重掌握艺术技能,而非像其他专业一样一定要成为国画家、油画家,那样就很有可能实现自我的突破,并取得不错的艺术成就。因此,“1:1计划”的第一场,选择了央美的苏新平和国美的邱志杰,他们先后毕业于两校同一专业——版画系,如今不仅艺术蜚声海内外,又都是两校的在职教授。
“两人虽然艺术触觉和表现方式完全不同,但两人很早的艺术实践就显现出了摆脱专业门户之见的用心,很早就把学院教育所谓专业习得仅视作创作的工具。通过这两位有着相似学历特征的艺术家的成长实践道路,或许可以尝试解答当下国内纷纷扬扬 美院不是培养艺术家摇篮 之惑。这也是一种启示,任何艺术的专业教育都只不过是技能教育,而不是思想的教育,只不过是去阐述思想的工具。”杨劲松向澎湃新闻表示。
针对“1:1计划”参展艺术家的选取标准,杨劲松坦言不会考虑职位、名气等因素,更多的是考虑毕业同一专业、艺术表现形态相似,或者针对当下某个艺术教育领域问题有独到见解等方面。目前,已经在设想的对话艺术家包括“徐冰与许江”、“隋建国与杨福东”等。
邱志杰(左)与苏新平(右)成为“1:1对话”中首次参展的两位艺术家。
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
(人物介绍:苏新平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我一直试图通过持续的实验,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方法,其目的是希望用更准确和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许这样的探寻需要艺术家终其一生去努力,但是我会无怨无悔地探寻下去。”苏新平告诉澎湃新闻。
在“我是这样一路走来”展览中,用“经验与超验”、“迷失的寓言”和“悬而未决”等3个单元、200余幅苏新平各时期代表作,并结合艺术家的独白、评论家的旁白以及艺术家的对话作,来展现他如何在艺术这条路上一路走来。
“经验与超验”单元主要展出1986年~1992年苏新平早期创作的作品,这一单元作品,体现苏新平对阳光和光明的向往、对单纯的人文环境的感同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和向往。“迷失的寓言”单元则是苏新平1992年~2005年间创作的作品。当这个社会始终以最有效的方式走向利益或是欲望追逐的时候,艺术家应该如何自处?苏新平是这场社会剧变的目击者之一,“欲望之海”、“干杯”等系列作品就像是迷失的寓言,记录并映射出中国社会包括苏新平自己在步入物质社会过程中遭遇到的诸多问题。“悬而未决”则是2005年至今的作品,他试图通过“风景”、“灰色”和“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让自己继续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走下去。
《躺着的男人远去的白马》(1989年,石版画)苏新平形容这一时期的自己不敢直面社会。作品中的人躺在地上,马背身远去,但留下一片空旷和无限的遐想空间,也表达他对未来的渴望。
《欲望之海9号》(1996年,布面油画)“欲望之海”系列作品,是讲述在社会高速推进过程中,那一个个不安或呆滞的眼神。有人在奔跑,有人在跳跃,还有引导迷失人的“手海”。
《干杯29号》(2006年,布面油画)敬酒作为一种表达认可、顺从和庆贺的仪式的程序,已经被深深嵌入中国的各种社会结构中。苏新平通过《干杯》系列,反映敬酒背后的各种权力关系和幕后交易。
邱志杰:邱注上元灯彩计划
(人物介绍: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
“原本我只打算放一部分《邱注上元灯彩计划》的作品来展,但是一打听苏新平几乎拿出他艺术生涯中的各时期代表作就急了,决定将这次展作为《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中期总结展。长久以来,在当代艺术的展览系统中,忙碌地应对着一个个具体的展览机会和话题,时常会让我有一种隐忧。怀疑自己正在渐渐远离对世界和生活的全盘思考,正在被职业身份绑架着,离开某种更深层的知识。《上元灯彩图》一方面很社会很全景,另一方面又比《清明上河图》更集中在人的精神世界,对我来说它就成为很好的演练对象。这样一种物品其实是我们用来全面演练我们的历史观和社会观的一种道具。”邱志杰告诉澎湃新闻。
邱注上元灯彩计划》邱志杰绘图(局部)
明朝所绘《上元灯彩图》,是一幅描绘当时元宵节期间南京老城南灯市与商贸集市盛况的风俗画。2010年开始,邱志杰基于对《上元灯彩图》的研究,开始“邱注上元灯彩计划”,这是一个包括了写作、绘画、装置和剧场的大型综合计划。他首先放大重画了这张古画,一边加以各种注释。在研究的基础上,邱志杰提炼出108个地面的角色和28个空中的灯笼角色,制作了一系列的肖像,同时也是装置的草图。
装置《活鱼》:一组玻璃缸悬挂在空中内养着活鱼,一盏摇头灯将鱼游动的影子映射在地面。
在邱志杰撰写的历史剧本中,所有的角色都不会退场。作者认为历史会不断地以相似的方式循环。同样的角色将在历史中反复出现。例如,只要有年幼的皇帝,一定会出现权臣。只要有权臣,一定有试图推翻他的野心家和刺客。因此,这些角色其实是历史的内在基因。散布在空间中的108个装置,每一个分别对应于一种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角色。例如国色、僧侣、告密者、革命者、税吏、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