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华:塑造“艺术本体” 突破版画复数性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2-06 11:43
初见唐承华,这个高个汉子口音带着略重的闽南腔,显得有点腼腆,可他在艺术天地里却完全相反,显得率性而洒脱。2013年8月他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衍——唐承华艺术展”就是一个范例:他在现场创作的巨幅作品,开阔而奔放,气势宏大,视觉冲击力极强。让人不得不感慨,灵感到来的时候,艺术家的创作得经受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追溯版画
唐承华早年在国内学习美术,接受了严格的写实训练;1989年东渡日本研修版画,对绘画材料有了深入的研究;再后来又闯荡纽约,迷恋于探索性的现当代艺术,受到当代观念艺术的熏陶;最后回到中央美院从事版画教学和创作。唐承华是一位勤于思考又勇于实验的艺术家。他多变的艺术形式探索中,贯穿着一条主要线索,那就是对材料和媒介实验的敏感与偏爱,而这又源于他早年学习版画期间所经受的严格训练和养成的敏锐感觉。
上世纪90年代,“版画的间接性、制作性及其所遵从的程式是否阻碍了艺术家情感的自由表达”这个疑问在中国版画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争论。2000年,唐承华开始创作布上综合材料《时间的痕迹》系列作品,或许是对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他把油画元素引入创作,以油画开放性的激情来打破版画含蓄性的程式,致力于发挥版画与油画两种绘画语言的双重优势,同时仍然保持着对材料和媒介的钟爱。他的创作,已经不受媒材、画种、方法的局限。
不过,对材料和媒介的钟爱仍然是他的实验焦点:如结合矿物颜料丝网印刷,他添加了纸上拼贴的表现手段,以宣纸和墨为载体创作了《南方韵情》系列;此后又用老北京四合院拆迁的老建筑材料进行创作,形成了《天边的云彩》系列;他还亲自赴四川山区养蚕,并以古法手工制作桑蚕丝纸,创作了《唐SILK》系列。这些都表现出唐承华对中国传统物性材料、媒介的偏爱,其所寄予的东方情致和文化态度不言而喻。
回归传统
西方抽象绘画主义代表人康定斯基指出,形状和色彩的语言关系是对立和矛盾的。这就是艺术的和谐,立足在这个和谐之上的乐章,是一种色彩和形态的组合,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为内在的必要性牵引着迸发出来,并通过在这个过程中萌发的共同生命构建成为一个整体。唐承华作品留给人们强烈的印象还包括其充满张力和对抗精神的色彩。黑色是唐承华艺术生命构成的主角,相互对抗又相互攀援的纯色是其画面的主调。黑色用的虽不多,但支撑着整个画面的势,而其他华丽的纯色在黑色低沉而坚定的引领下,显得既躁动又驯服。艺术家并非完全随意地在画布上滴溅或挥洒颜料,恰恰相反,每个点、每一划、添笔还是留白,都是在谨慎不懈地追求某种视觉平衡。独立策展人庞惠英认为,唐承华在处理点线之间的节奏、色彩之中的韵律,一目了然。
如果追溯唐承华的创作轨迹,便不难发现其艺术创作中的黑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黑色在唐承华作品中比较成熟的运用,始于以宣纸和墨为载体创作的《南方韵情》系列。和大多数当代艺术家一样,他在苦苦寻找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谋求合乎时代逻辑的出路。对于色彩的运用,唐承华不是一味强调平涂与叠加,而是以此来表现自然世界中的对象和事物。像印象派画家那样,他更看重用准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光影的变幻。这种色彩并不追求形似,但依然也能呈现具体的主题,譬如阳春时节家乡福建苍翠繁茂的风景,荒芜里中国东北的寒山,或是每年数次国外旅行写生的速写,新鲜的灵感常常跃然纸上。
勇于实验
唐承华告诉记者,艺术是他的生活方式,他要把这样一种美的方式,借助艺术传递给更多人。于是他实验了众多与生活相关的媒介:陶瓷、丝绸、羊绒等,让这些日常的材料,连同他的诗、画、故事一起浓缩成沁人心脾的魅力,在每一处他进入的空间中蔓延,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故事。
2007年,他创作了大型装置作品《天边的云彩》,包括架下的实物构成的《天边的云彩》,与架上的布上综合材料作品《天边的云彩NO.23》,他标志性的高纯度色彩版及版画独有的制作痕迹,成为作品最基本的语言元素,将架上架下两部分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这里,版画的制作痕迹既是纽带,也是艺术家保证自己个性化的艺术“方言”的底线。2012年末,唐承华又以现场铜版干刻加手绘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写生》,并用影像和诗的方式记录了创作的全过程。这种现场写生在版画创作中不仅有学术层面的突破,也通过这种随时、随地、随性的创作方式,让艺术更贴近生活。评论家彭峰指出,唐承华打破媒材、不拘门类的创作方式,与他走出中国又回到中国的经历相关。
中国版画的市场表现与国外的版画市场有很大落差,与国内油画、国画比较,其市场分量与价格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据业内人士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版画的“复数性”不符合藏家要求的“唯一性”。版画创作本身的困境更值得关注。早在世纪之交,版画的复数性就受到质疑并引发对复数性如何进行当代解读的争论,也成为中国版画界关注的话题。
唐承华的创作,从早期的版画开始就采用独幅金属干刻的形式,一开始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复数性。而在创作中不断实验、勇于创新,更使他的作品具备了市场层面的唯一性。中国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远帆曾认为,中国版画发展到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作者仍然停留在对技术、个人风格等层面上,作品制作精良却不动人。他认为,应该在关注“版画本体”的研究之后,转入到以“艺术本体”为对象的、更宽阔的视野里来。而唐承华,不仅在起步的版画阶段就用创作独幅版画的方式回避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此后的创作中也都用创新的材料媒介与形式语言坚持了一贯的唯一性,更可贵的是他在塑造“艺术本体”方面的成就与造诣。因此,打破版画复数性上,他是远远走在最前列的艺术家,其作品的市场价值也因此被严重低估。(陈晓红)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易安
- >>相关新闻
- • “日本版画家眼中的中国版画”讲座举办
- • 内丘神码:中国木刻版画的 “ 活化石 ”
- • 我国当代著名版画家黄丕谟病逝南京
- • 2015中外小版画藏品展成都落幕
- • 欧洲百年精品版画展石家庄开展
- • 珠海展出客家版画名家罗映球艺术精品
- •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文化渊源
- • 著名版画家李树勤因病辞世 享年73岁
- • 中国湿地系列版画《拯救湿地》太原展出
- • 木刻版画中的战争场景:清军狙击日本军官
- • 第一届版画培训班开班 伊犁版画:走出低谷再出发
- • 何多苓版画艺术空间在成都双流揭幕
- • “玉精神——张淳大宝限量综合版画首发展”开幕
- • 中国当代版画在重庆展出 南北方版画家交流
- • “1:1计划”展览:版画系毕业生能干什么?
- • 北大荒版画作品欣赏:苍茫壮阔美丽世界
- • “破版”版画亮相天津滨海新区空港文化中心
- • 日本版画家在天津滨海新区展“源氏画语”
- • 美艺术家格雷厄姆·贾德与他的木刻版雕
- • 现实照向梦想——庾武锋版画作品展在苏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