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温州老版画》 洪振宁 编 黄山书社出版
曾有一门武器般的艺术,它线条简洁分明、色彩对比强烈,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浪潮里奋勇发出“革命的号角”。
曾有一群热血的温州青年,他们“执刀向木”、创作出一大批宣传民族抗战、表现民生疾苦的艺术作品。
温州社科专家洪振宁新编的《温州老版画》一书,聚焦中国新兴版画史上温州木刻版画家所做的努力和业绩,影印并介绍了1928年至1957年他们的部分作品。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少量2000年以前反映温州百姓生活和乡土风貌的版画作品。
日前,该书作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策划中心策划统筹、温州市档案局出品的“老温州”系列丛书之一,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
中国新兴版画史上,有一个杰出的温州木刻家群体
木刻,也称“木版画”,是版画的一种。它的发展得益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以刀代笔,放刀直干;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它不用通过制版就可直接印刷,被当时社会认为是最经济、最便利,也更具普遍性的艺术。
鲁迅先生对木刻版画的推崇给在沪求学的温籍学生带来很大启发,以郑野夫、林夫、张明曹为首的温州青年木刻家们,秉承先生的教诲,以结社的办法,组成版画工作者群体。他们在从事木刻创作的同时,积极推进木刻运动。抗战期间,他们创立木刻用品社,制作木刻用品;编写木刻教材讲义,举办木刻函授班;创作木刻运动歌,组织木刻作品展;培育木刻创作的新人,并开创性地把木刻运动推广到中小学教育中,让木刻运动的星星之火,在瓯越大地上迅速燎原。
这种集群合作、融入生产经营与教育培训的运作方式让温州木刻运动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抗战胜利后,温州木刻家继续发奋创作,助力解放战争。夏子颐连夜刻成的《闻一多像》激发了民主斗士的义愤与反抗,被赞为“木刻界的一幅杰作”和“融合中西技法的最高成功”。陈沙兵、夏子颐、张怀江三人创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木刻画册,经“人力印刷机”印制出版,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化课读物和政治课读本。
温州木刻家为鼓动民众、宣传抗战、改善民生,做出了不少贡献。“他们作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一个杰出的群体,理应被铭记”, 洪振宁道出编书的初衷,在他看来,木刻家的精神同他们的作品一道永存。
要让更多人去体会和感知温州木刻作品的力量
“我曾梳理新兴版画在温州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一名文化人的使命,也是出于本身的兴趣。”洪振宁年少时喜欢画画,在矾山镇(今属苍南)就读高中时,爱上了木刻版画,“当时是拿着鲁迅先生的照片学刻《鲁迅像》的。”
《温州老版画》封面上的三张木刻作品便是洪振宁的心头好。其中一张是郑野夫创作于1938年的《上前线去,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刻画了一群工农兵拿着铁锤刀枪,走出工厂与课堂,朝着一个方向高呼反抗。作品粗犷豪迈、气势恢宏,是郑野夫一贯坚持的黑底白线的作风。
“为什么喜欢?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战争而想要力图体验。在一幅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木刻绘画中,感受那饱含于刻刀中的浓浓激情和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感知到温州木刻作品的力量,在6年时间里,他沿着温州木刻家的足迹,寻访过江西、福建一带的博物馆、图书馆,尽管所得甚少却始终孜孜不倦。在温州图书馆里,他翻阅民国期刊,那些太过久远的纸张因为断裂而扬起粉尘,看得多了,眼睛、鼻子和嘴巴便有一种“被堵住”的难受。他很高兴,自己的中学老师陈清秀先生谆谆善诱,引导他欣赏画作并提供了部分珍贵的版画史料;他也很苦恼,因为温州木刻家是一个流动的群体,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要对他们进行完全解读实在是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温州老版画》由于篇幅有限,选编的只是温州木刻版画中的一小部分作品,编辑过程中,我产生的最大想法是:温州版画遗产极为丰富,目前仅张怀江先生的作品集得到整理出版,在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亟待系统梳理温州版画的发展脉络,汇编完整的温州版画全集。”
洪振宁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温州还有很多的文化群体,比如出版家群体、美术家群体,他们和木刻家群体一样重要,一样值得去挖掘和珍惜!”(王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