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姑苏秋韵版画
走向拉萨(版画)
羊年春节里,突然接到好友“家父李树勤病故”的短信,心中一沉,震惊、怅惘和深深的怀念瞬间涌上心头。
2005年下半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进入报社不久,因在新闻报道中揭露拍场上一副国画大师亚明先生的赝品,而被国内某知名艺术品拍卖公司告到法院,提出巨额索赔。彼时书画市场十分火热,天价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拍卖公司通常与画家们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作为亚老学生的李树勤、秦剑铭、张伟以及叶宁四位先生挺身而出讲真话,力证此画为赝品,最后逼得对方撤诉和解。因为这件事,我为李老他们维护恩师艺术作品的拳拳之心而感动,也敬佩亚老选择他们作为自己遗嘱执行人的远见卓识。
也因为这件事我和李老相识相知。李树勤是中国艺坛著名的版画家,豁达大度、睿智潇洒,每回我去他省美术馆边上稍显简陋拥挤的创作室,李老就坐在一堆书和作品中间,爽朗的笑声、鲜明的观点、有力的话语常让我如沐春风,不经意中接受了水印木刻这门绘画艺术的启蒙,更重要是审美意识得到了提升。
虽然孜孜从事版画创作近五十年,但李老绝少谈自己的艺术创作、个人成就,而是“新金陵画派”不离口。其时,他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策划“新金陵画派”五老作品赴京展览上。2006年初,“传承与变革—新金陵画派经典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画院成功举办。其时,傅、钱、亚、宋、魏五位大师精品汇聚一堂、灿若星辰,为文化艺术界之盛事。
李老作为一位版画院院长,不为自己忙画展,却为何要费尽心血做这样一个不留名、不得利的展览?他对江苏美术界的用心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思考,就在他的创作斗室里,李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新金陵画派最重要的创作理念就是"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从传统的基点上出发,向新的时代生活要笔墨、要新意"。这使中国画的形象焕然一新,真正推动了中国画适应时代变革的发展进程。如今40多年过去了,中国画再次面临创新问题,新金陵画派对中国画改造的经验尤显珍贵。”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讲,我觉得,这是对新金陵画派特点和历史价值最准确明白的阐释。
李老是亚明先生的学生,亚明对他的一生影响巨大。他有一次跟我讲:“小李,亚老也做过记者哩。他学画画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哪有什么人教?他就把废纸搜集起来,一路行军打仗一路画,这样刻苦的写生练习才成就了今天的造诣。”这个故事是亚明自己讲给李老的。我听了很受启发,我们记者也跟画家一样,作品的好坏取决于积累的厚度,对所处时代和生活的深度思考,厚积薄发才能写出具有震撼力的好文章。
说到中国版画,就不能不说江苏版画,江苏的版画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占有自己的文化地位,半个世纪前就被中国画坛评价为全国最优异的三个版画大省之一,但当时,社会上很多人并不看好版画这门艺术的传承和生命力。李老作为新江苏版画的开拓者、重要组织者深深为之忧虑。有一次聊到版画,李老说:“版画创作是很艰难和辛苦的事。”我就接了一句:“李老你也画国画,市场一定看好。”他哈哈一笑说:“我画再多的国画也仍是一个版画家。”在场的人都为之一震。
对我这个小朋友,李老很是平易近人,爱护有加。有一次李老半开玩笑地说:“我是老李你是小李,你做我干儿子吧,哈哈哈……”后来我因为工作变动,去李老那里少了。有一回接到李老子女电话,“我父亲还说,我那个干儿子怎么不来玩了?”我心里很感动,李老没忘了我这个小记者。去年上半年一天,我特地去他工作室。楼下门卫出来一看说:“李老平时天天来,今天没来,真不巧。”
这样一晃就到了年底。年前,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水印版画展,我特地去看了。李老的作品藏在一堆年轻的版画家中间,传统而质朴。李老为江苏新水印版画的发展殚精竭虑,沤心沥血,默默做着奉献,把前台留给年轻人,让江苏版画继续发扬,节节劲发,我想,这正是李老所期待的吧。
李树勤先生,您一路走好。(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