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西合璧”的战争题材铜版画,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郎世宁在内的四位宫廷西洋画师奉御旨绘图,画稿远送法国巴黎,由法兰西皇家艺术学院院长侯爵马里尼(Marigney)亲命著名雕版技师柯升(Cochin)主事,挑选一流雕工、印工以特制“大卢瓦”纸和特种油墨精印两百套,后连同雕版一起运送回京,耗时十五年之久。
全套战图共十六幅,纵56cm,横89.5cm,极为宏阔,生动再现了清军平定准格尔部及维吾尔族大小和卓木叛乱的恢弘战争场景,堪称18世纪欧洲铜版画制作之典范,也代表了清代宫廷铜版画的最高水平。乾隆皇帝欲借此图宣示新疆属大清版图的历史实情以及中亚诸部对清廷的归属;法国亦希望藉此博得中国皇帝的赏识,在商业和宗教方面谋求更多利益。因此这套《战图》不仅具有极高在艺术价值,更是18世纪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法国原装,全套稀存
现身西泠春拍的此套《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为完整的法国原装册页,封面用纸及扉页所用孔雀纹特制纸均为二百年前故物,书口烫金,品相完好。每幅版画下方印有绘画者姓名及完成年份、雕版主管技师柯升的签名、雕刻者的姓名及竣工年份。乾隆三十九年(1774),当全部铜版画镌刻完毕,法国谨循与清廷的协议,除王室与王立图书馆留存部分样本外,其余全部运往中国,故法国所存印本甚希。此拍品即为当年留存法国的少数印本之一。
法国原印的二百套《战图》在乾隆后期已陆续散出,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已不多,且多归诸海内外收藏机构,民间留存甚稀。
“中西合璧”的战争艺术
铜版画源起欧洲,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是当地一种名贵的版画,以细腻繁复的艺术风格著称。相比传统的木刻版画,更擅长表现细致入微的图景或人物。
这套《战图》的整体风格是典型的“郎世宁体”,体现了西洋透视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全景式构图”的结合。在前景和中景的人物、动物塑形上,强调光线的明暗、投影,造型比例恰当,生动再现了战争某一瞬间的情景。而在远景的处理上,则摹拟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风格和各种皴法,以“中国古代版画特有的高雅沉静风格描绘出来”。
此外,这套版画采用葡萄酒渣提炼而成的特殊油墨,通过“轻重匀称,阴阳配合”的娴熟刷印技艺,使画面呈现不同灰度的层次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十年一剑,精工卓绝
依照中法签订的契约,十六幅铜版画原定于乾隆三十四、五、六、七年分限呈缴,但直到乾隆四十二年才全部缴齐。法方深知此乃“天朝传办之物”,关乎法国艺术家之荣誉,需确保作品在完工之时“绝对完美”“无可指摘”,这里暗示了一种类似于景德镇官窑时代的 “不惜工本”的皇家标准。
在铜版雕刻前,首先要对画稿进行修改。在镌刻过程中,版画家需要视情况将精密繁复的线条一次一次地添加,每划一层都要进行试印、校稿、修版,确认无误后方能刻画下一层线条。为避免交叉线条交点模糊不清,对同一区块中不同方向的线条要分次腐蚀。
油墨的调制和刷印也很有讲究。所用西洋纸张需浸润得法,每次上墨前先将铜版置于烤架上用炭火加热,再均匀上墨。当一张成品完成后,要将铜版上的余墨清除干净,再进行下一次加热、上墨的印刷过程。由于《战图》的高度政治敏感性,乾隆皇帝要求在欧洲不得留下印制品,而当时欧洲的刷印工常有私自盗印版画牟利的现象,因此尽管中方频频催促,主管技师柯升还是坚持只请一位他所信任的专业刷印师Beauvais来完成此项工作。柯升认为一天的刷印量不可能超过12或15张。相比中国木板刷印,按照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中的说法,一个熟练工一天可以印1500张。
舶来的奢侈品
铜版画自明万历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它在材料要求、刻制和复印技术等方面的复杂要求,只在清代宫廷内部被少量采用,且随着清朝国力式微和海禁政策的实施,道光以后铜版画在清宫亦绝迹。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战争图也一直是非主流,至乾隆一朝,文治武功臻极鼎盛,战争题材的宫廷铜版画创作也进入高潮,而《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堪称其中的登峰之作。
据伯希和《乾隆西域武功图考证》一文考证,《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每块铜版的雕版费约10000里物,约合银1470两,整个制作刷印耗银30000两,相比之后在国内制作的铜版画《两金川得胜图》(4017.36两)、《台湾得胜图》(3294.372两)等,可谓价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