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11月5日,由东方博古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可观艺术馆主办的“前方入口:中国当代新锐版画家研究计划”启动展,在园博园东方博古文化公司展出。本次展览展出了一批当代新锐画家的版画,他们在创作语言、题材和观念的当代性上同时进行着实践和摸索。策展人石冠哲谈到,相比于前辈版画家而言,潮流化的叙事风格已经让位于个体化的叙事差异,当代生活景观、精神维度、哲学思考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当代版画的叙事方式开始全面地与当代油画甚至装置作品接近。版画从媒介工具向创作工具的转变。
策展人石冠哲在开幕式上发言
第一单元 传统变奏
本由沙鑫担任特邀评论,他谈到,这一单元的艺术家着眼于对传统图像、文字符号的再创作,将不同的历史时空和文化形态并置起来进行对话,使“版画”再次恢复“间性游牧”的状态。这种创作重新承续了一度断裂的集体性的常识缺失,在对“传统力”的文化建构和认同的变奏中挖掘民族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这是前方入口,也是未来入口。
王启凡《天问系列之亢龙篇》 木板水印 2015年
王启凡 《天问系列之食女篇》 木板水印 2015年
王启凡《天问》系列取材于屈原的楚辞,图像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代以来出现的表现楚辞的绘画,并在明清之际由画家陈洪绶、萧云丛等先后创作整理并流传至今。王启凡的《天问》系列是对萧云丛版本的挪用和再创作。他以版画作品为中介,对传统文化和图像进行运用及创造。
崔德政 《彼岸》 水印木刻 2016年
崔德政 《幽竹》 水印木刻 2015年
崔德政的版画作品中包含了对于山水树石等传统元素和符号。他在作品中经常用到屏风,能够以此来确立画面的布局和位置。艺术家说道:“我一直关注如何传达出画面的整体氛围,宋代绘画’格物致知’的精神、浮世绘柔和抒情的境界、西方现代冷抽象的纯粹理性表达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观众观看作品
第二单元 都市象限
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与环境将人们限定在了一个个“格子”之中,玻璃幕墙映射出了这一代人特有的心理和视觉经验。特邀评论高远谈到,在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艺术中,这类“弱”的符号与一种新兴的都市景观结合,造就了一批冷漠理性的前卫艺术风格。而当今版画创作中的理性之潮正发生在一批受过严格学院训练的艺术家之中,他们将所生活的都市构成了视觉艺术中的理性秩序。
特邀评论高远在开幕式现场发言
付斌 《灵光之一》 石版画 2013年
付斌的作品与日常记忆有关,他偏爱秩序化的理性构图,对于城市角落和建筑结构很敏感,建筑的线条与光影构成了他作品中图像的基本坐标。在此基础之上,他又在作品中加入了与自身记忆相关的地点和场所,使得图像叙事更加完整。
裴昌龙 《锐角三十五度》 丝网版画 2010年
裴昌龙 《锐角四十九度》 丝网版画 2010年
裴昌龙的“锐角钝角”系列关注的是建筑空间内部由线和面构成的形式逻辑。他将建筑空间的构成元素抽离出来,线条与平面似乎完全与其自然造型相分离。在抽离了具体事物的空间框架后,艺术家独有的客观与冷静凸显而出。
观众在现场
嘉宾在现场交谈
第三单元 身体记忆
特邀评论王少杰提到,身体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熟悉到经常忽略它的存在。通过“一切有机生命之躯”,尼采把身体的概念又一次带入公众的视野。通过“感觉”,我们得以把这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世界表达的更为贴切。这一单元的艺术家从各自的生命体验与表达方式介入到与身体的对话中。
徐冰 《你得在它死后与变质前吃掉它》 木板水印 2015年
徐冰的作品呈现的是被分割成相同规格,成为商品的肉块。在庞大的食物链和生产链中,生命的意义变的微不足道。肉块特写聚焦于商品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的生命含义,把作为商品的肉体再表达。
陈轩荣 《CALL ME MAYBE》 黑白木刻 2014年
陈轩荣介绍道:”我在探索木刻语言的过程中,把油画和素描的经验和认识带入了木刻当中。“他的版画作品直接描绘肉体,“划痕”似的笔触和文字、数字信息暗示着欲望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观众观看作品
第四单元 精神剧场
艺术家力求从关照开始的初衷,则往往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一场观念表述和精神弥撒的图像建构。特邀评论宋康认为这一单元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倾向,“图像精神化”和“观念精神化”。
吴建棠 《夜晚的梦》 木刻 2009年
吴建棠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谈到:“在日常‘生活景观’中我发现这些 ‘景’和我记忆中的有很多差异。在这样的语境中,我完成了这些作品,一直在构建和重组个人记忆。”
13(单页)《发光的鸟》-绝版木刻-50X57cm-2014
连培伟在《发光的鸟》中画的是朋友讲述的幻想:死掉的动物身上会迸发彩虹和光芒。艺术家认为,每个贫乏的生命个体,都在源源不断的产生这样的能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对抗残酷的唯一方式。
展览将持续到11月27日。
观众观看作品
嘉宾在现场交谈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