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罗必武、钟曦双个展”,分为“罗必武:戏仿与箴言”和“钟曦:书写与差异”两部分,展出两位艺术家共130余件版画、装置及水墨作品。
所谓“双个展”,不太同于普通的双人展,两位艺术家之间的创作面貌可谓是和而不同。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罗一平在开幕式上介绍说:罗必武、钟曦都是中国当代版画的重要生力军,他们两人的作品,一个以“剧场社会”的“戏仿”构成一种仪式化的表演,勾连起超越时空的、隐在的悲悯情怀的精神独白;一个用现象学的“悬搁”理论,探讨如何转换传统的书写性,尤其是如何将抽象书写融入日常的书写,转化为生命的书写。
在广东美术馆,“双个展”这样的展览结构还是比较少见的。两位参展艺术家罗必武与钟曦私交甚笃,他们都是以丝网版画作为自己艺术的起点,也就产生了艺术对话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讲,两位艺术家的角度代表了当下艺术的两种思路:一种是观念的、制作的,一种是书写的、抽象的。而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则可以看到丝网版画特有的非线性思考方式与跨界的思维与表达。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版画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齐凤阁评论说:“罗必武的作品在观念介入与表达上,处理得很好,所以要谈第二代丝网版画家的贡献的话,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观念更早地介入,促进丝网版画的面貌发生改变;二是制作上的精良,实际也是从第二代丝网版画家开始的。这些探索都使得中国的丝网版画不断提升,不断转型。罗必武的贡献就在于使丝网版画更早地进入观念的表达。”
的确,罗必武在丝网版画的领域里,找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空间。他用现代艺术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版画艺术上的一些狭义的创作方法,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创作,从而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性和哲理性。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他的版画不仅印在纸本上,还可以印制在编织袋上、瓦片上、压扁的油桶上……这体现着他独特的“印在”的思想。
昨日,罗必武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为读者解读自己的创作。
瓦片之书记录的城市化进程
展厅中央有一件体量颇大的作品,瓦片上印着城中村里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并被麻绳穿成线状书的模样。这件作品的名字就叫《书》,在国内外多个展览中曾与观众见面,每次出现都有些微的不同。问他是否从秦砖汉瓦——画像砖与瓦当中获得灵感,罗必武否认,说那些从来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
这件作品来源于罗必武近十年来对城市化进程问题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份转化问题始终在进行,却又无法彻底完成。那些曾经的村民,一朝之间户口进入了城市,但内心的认同感还悬在空中,并不断被新的信息覆盖。罗必武说:“大学城旁边就是南亭村,它不断触动我,眼前变迁的村庄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去呈现,当前几年我提出‘印在’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觉得我慢慢清晰了。”
“印在”概念是罗必武在2006年前后提出的,在版画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认为,版画不仅可以印在纸上,除了空气与水,一切物品都可以成为丝网版画的载体,当版画印在实物上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与呈现。选择和触碰材料对现当代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让版画除了观念性之外,从艺术语言上也与当代艺术产生了对接。
“我看到村里老屋拆下来的瓦片,堆在后院里,长满了青苔,我觉得它是城中村问题最合适的‘印在’的对象。建筑的历史就是屋顶的历史,砖头还能被再利用,而瓦片在城市化进程中是完全被抛弃的。走在城中村里,你会看到墙面上到处都是小广告,各种各样商业的痕迹、身份转化的痕迹(例如办证),各种文字和图片不断叠加,覆盖那种单纯的农业文明的痕迹。我把这种叠加的痕迹印在瓦上,模拟线装书的方法把它们串起来,书的形态强化了书写的可能,让我联想到古人用书简的方法记录文化与历史。”罗必武说。
这件作品还在不断推进和深化中,罗必武觉得,实体的材料与纸质有不同,那种质感与分量可以用特殊的方式呈现时代的某种特点。他还计划收集整理村民们的肖像、手印、每个人写一段话,都印在瓦片上,用艺术的方式记录城市的变迁与个人的痕迹。
破碎的诗意
另一件“印在”的作品陈列在广东美术馆二楼的走廊上,是一系列镶在墙上的压扁的铁皮汽油桶,桶底上用铁锈粉印制着粗看去如同宋代山水一般的图像。作品的名字很“混搭”,叫《隔江山色——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