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是印刷术之父。印刷需要有版,需要制版。版画就是印刷的画,制版的工人就是“版画家”。但是在20世纪之前,制版的“版画家”还不是版画家,只是刻工,是具有特殊手艺的匠人。版画和印刷是一对双胞胎,也像形和影,都是“印刷术”的族类,都是形影不离。这种关系从版画诞生的那天算起,即距今1200多年的唐代(金刚经扉页)到十八世纪,版画和印刷从来未分离过,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印刷就是版画,版画就是印刷。
版画在十四世纪传入欧洲,欧洲人不仅从此有了印刷术,也有了版画。与中国相似,版画作品主要是以书籍插图形式存在的,其内容大多是宗教神话和文学故事。作为版画的印刷术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复制”的概念演化出了“工业”生产(模具化生产)和信息化生产(数字化)。这就是版画家总是在任何时候显得开放,前卫和“与时俱进”的原因。此按下不表。
宇宙万物总是处在变化当中:生生灭灭,生灭转化”,但又“物质不灭”。就如一头猪被吃掉了,但他成为了人的一部分;又好比绘画的发生先于文字,纸质书的发生先于电子书。所以,即便绘画和纸质书都“死”了,但它们并不真的会彻底消亡,而是繁衍和转化成新的形态了。
近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大翻转。一个自以为牛气冲天敢号称中央之国的国家,突然间被西方列强(包括日本)的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和体制,派出了大批的留学生到欧洲和日本去学习,大学代替了私塾,现代教育催生了现代思想(西方)。国家裂变出各种派别和政党,加之抗日战争爆发,“救亡”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此时,一个文学泰斗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进步青年和青年版画家。他把欧洲和前苏联的现代版画介绍到中国,开办“木刻”讲习所,希望以刀带笔,以画当枪,唤醒人民并激励人们参与到革命和抗战洪流中去。这个人就是鲁迅,鲁迅可以称为是中国“创作版画之父”。一批世界级的版画大师横空出世,如:李桦、黄新波、张漾兮、胡一川、王琦、古元、彦涵、力群、江丰等。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9年全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原北平艺专和延安鲁艺合并,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绘画系。1954年,绘画系撤销,分别成立了国画系、油画系和版画系。李桦先生担任了首任版画系系主任。同年,版画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版画系的教师主要由原国统区和原解放区的两批优秀木刻家组成,如:古元、黄永玉、王琦等。后来又调入了一些留学骨干,如:伍必端、夏同光、陈晓南等。
从1954年到1961年,一些新生力量也不断补充到教学岗位上。如:靳尚谊、周令钊、庞涛、宋源文、李宏仁等。1977年,文革后恢复招生。1981年前后,版画系留下了一批业务水平很高的学生做教师,他们是版画系培养的第三代版画家,如:吴长江(微博)、徐冰、高荣生、马刚、王春犁等。1988年前后,一批更年轻的毕业生留在了版画系,如:苏新平、王华祥、周吉荣、刘丽萍、李晓林等。与稍后毕业的方力钧,刘炜、冯梦波、洪浩等是版画系的第四代版画家。
1979年12月25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编委在上海鲁迅先生墓前合影。左起:曹白、李树声、彦涵、吕蒙、力群、王琦、江丰、杨可扬、李桦、赖少其、黄新波、古元、李平凡、沈柔坚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从李桦先生开始到现在,历时64年,换了八届系主任。他们是:李桦、伍必端、宋源文、谭权书、广军、吴长江、苏新平、王华祥。他们的思想个性和做事风格不同,所处的历史环境也不同,因此,都对版画产生了不一样的作用和影响。
版画系历任系主任:
中央美院版画系在全国开创了许多个第一。如:全国解放后第一个版画系,第一个石版工作室,第一个丝网工作室,第一个全国版画年会,第一个全国版画家协会,第一个导师与技师工作室分离,第一个成立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一个组织策划并实施“国际学院版画双年展”。在教学上,我们已经完成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型。不仅可以到国际上与同行对话,也有能力搭建平台和世界交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的口号是:“让传统走的更近,让实验走的更远”。中国版画的技术曾经影响了世界,今后,我们要用中国版画的思想去影响地球。
首届联盟主席王华祥、副主席美国阿尔夫莱德大学教授约瑟夫·舍尔、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郭鉴文、秘书长杨宏伟及专家委员会合影。
写于央美百年校庆之际(作者 王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