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印刷术源于中国,中国传统版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性。在唐代,版画雕刻用线圆润,构图复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我国人物画发展至宋代,因社会原因已经日见衰微。元代山水花鸟渐兴,而人物画则较少见。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传统版画走向了它辉煌的里程。
徽派版画是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徽派版画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饾版与拱花印刷术,对国内外版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徽州版画最盛,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为徽派版画鼎盛时期。它由兴起、鼎盛、创新、传播,逐渐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画体系。由汪耕绘,黄应祖刻的版画作品《人镜阳秋》,以图解故事的形式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观念,雕版精美,是微派版画的代表作。
明代是中国版画技术的鼎盛时期,版画不仅应用于各种书籍插图,也大量用于画谱、笺纸、墨谱、民间娱乐品、酒牌等。明代的木刻版画多表现富有意义的人物故事情节,如《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水浒》等插图。插图中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情态生动,生活气息浓郁而又想象丰富,这也反映了明代人物画在版画领域里的复兴。画家仇英曾为《烈女传》的插图起稿,唐寅为《西厢记》作插图。在版画上颇有贡献的陈洪绶,他所画的《博古叶子》与《水浒叶子》还有为文学名著《离骚》作的插图等,艺术个性十分独特而鲜明。
清代版画依然兴盛,内容主要包括戏文故事、人情风俗、美人仕女、吉祥寓意和风景花鸟,亦有佛经插图与画谱等。康熙年间出版的《芥子园画传》,刻工精致独到,艺术价值较高;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绘画的画法和流派,图文结合,简明扼要,便于初学者摹写古法,掌握前人图式,因此广为流传,是我国版画史上有影响的作品。
木版年画在清代大为发展。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和福建泉州、漳州,河北武强、广东佛山及杭州、安徽、河南朱仙镇等地都有不少版画作坊。特别是杨柳青年画,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当地则“家家会点染,户户会丹青”,成了一个美术制作村镇。桃花坞年画,在明代已有印行,清代更发达,及至乾隆时,也像杨柳青一样,日趋鼎盛。桃花坞版画在鸦片战争后,接受西方石印之长处,用色用纸都采用西洋货,对中国版画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清代后期,版画绘刻优秀的作品已不多见。如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氏萃文书屋活字本《红楼梦》附图二十四幅,是该书最早的一种版画,非常珍贵,但其风格受当时画院影响,人物形象比较呆滞,与明代小说插图版画相差甚远。 苏飞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