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以马斯的晚餐》,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王幸
怡情养性,通常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学习或欣赏绘画所得到的最大益处,但真的只有这些吗?每当我想提笔学习绘画时,这个问题就会蹿进脑海,除了这些传统的美学概念化的看法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理由,更充沛的动力,让我能更坚持且固执地去欣赏、靠近,甚至是投身于这门艺术吗?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卡拉瓦乔的《以马斯的晚餐》。
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32号展厅里,《以马斯的晚餐》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故事记载于《路迦福音书》中;复活节的晚上,两个信徒步行回到以马斯,途中,他们谈论着白天见闻、耶稣之死、审判、十字架,他们难过而懊丧。这时,出现了一位陌生人,请求与信徒们同行,于是,三人一起到达了以马斯。天色已晚,三人走进了一家饭馆,准备用餐,然而当侍者端上面包时,那位陌生的同行者却开始了祈祷,而他的祈祷令一旁的信徒们心中充满着热烈的火焰。刹那间,他们恍然大悟,这位陌生的男子就是复活的耶稣。
卡拉瓦乔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戏剧般地展示了这一幕;画中的耶稣,微胖且稍显浮肿,神情异常虔诚,全然不似拉斐尔笔下瘦削而雅致的圣人;信徒们衣袖上的破洞、密而杂乱的头发与胡子,以及额头上的皱纹与衣物的褶皱都是那么的清晰生动,平易近人,仿佛这些画中人都只是我们在街上时时刻刻就能遇见的普罗大众。图右的信徒张开双臂,似乎马上就要惊叫起来;图左的那位虽然背对着我们,可能预料下一秒他必将甩开椅子,站起了身,不知所措;而那位站着的侍者依然忘情地听着耶稣神衹般的祷告。
卡拉瓦乔曾傲慢地说:广场上的凡夫俗子,才是我真正想要画的对象,而绝不是那些理想化的圣人。在作品中,画家在关键的地方用上了整块的白色、绿色和红色,强烈的色块带动着观者的视觉流动,与此同时,这三种颜色也分别象征着信仰、希望与博爱。餐桌上的静物,技法高超。油光的鸡皮、饱满的葡萄与石榴都寓意着繁盛,而那只果篮似乎稳稳地置于桌边,可似乎又会随时落下来,掉入画外的空间,这无疑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最令人痴迷的是画中那些会说话的光线,它们斜斜地穿过这个幽暗的空间,投射在整张桌子上,让画里的每张脸庞都沐浴在明亮中,同时也邀请看画的我一同接受神明的启迪,令自己反省,忏悔,继而得到救赎。
卡拉瓦乔用《以马斯的晚餐》告诉世人复活的存在,也在用这幅画小心翼翼地请求神的宽恕,他似乎在追问,像他这样一个罪恶世俗的人,是否还能获得神的庇佑,是否依然能走进那道超凡入圣的门。
1600年的罗马城,拥挤、粗俗、混乱。卡拉瓦乔的一生都与流浪、决斗、杀人、逃亡纠缠着,所以,当许多画家乐衷于展现那些表象的美时,他却用朴素写实的笔触尽力去呈现最真实的世间万象,用黑暗来直面内心的真相。他的艺术力量,就是内心觉醒与救赎的力量,这股力量充满动感且情绪化,越黑暗,就越意味着对黑暗的指责,越暴力,则越渴望去阻止暴力。
艺术,除了美,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真实。卡拉瓦乔告诉我;绘画并不只是用来怡情养性或陶冶情操,它还能令你呐喊出内心撞击的声音,帮你寻找到未曾发现的自我。
原来,绘画不仅能让世界有很多种模样,还能发现自己也有很多种模样……学习绘画,有比这更好的理由吗?
于是,我提起了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