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今年,法国《青年非洲》杂志评选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非洲人”,榜单囊括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洲精英,其中著名雕塑家乌斯曼·索便是塞内加尔5名入选者之一。
1935年,乌斯曼·索出生于达喀尔,自幼热爱雕塑,七八岁时就从沙滩上捡来石灰石进行雕刻,父亲和小学老师很早就注意到他的才华,并常常对他的作品给予表扬。1957年,父亲去世后,时年22岁的乌斯曼只身闯荡巴黎以打零工为生,先后从事过打磨工、搬运工和服务员等职业,并在业余时间结识了美术学院的学生。
1958年,乌斯曼开始学习医学,随后,他进入巴黎雷奈克医院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雕塑材料,完善艺术技巧。1965年,他回到塞内加尔,在勒当泰克医院创立了体疗室。1966年,在桑戈尔总统发起的首届世界黑人艺术节上,他首次展出了一件浮雕作品。1968年,乌斯曼重新回到法国,在蒙特勒依市开设私人诊所,同时将诊所作为雕塑创作的工作室。1978年,他毅然决定重返塞内加尔,在开设私人体疗诊所的同时,继续钻研雕塑。随着在雕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增多,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决定彻底结束自己的体疗医师生涯,全身心投入雕塑事业。
事实上,在从医的20余年间,他从未放弃自学雕塑艺术和技巧,时常光顾巴黎各大艺术博物馆,细心揣摩罗丹等雕塑大师的作品,对体疗学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益于他提高雕塑技巧。1984年至1987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组作品《努巴人》,包含12件作品,表现了苏丹南部地区努巴族摔跤者的形象。
随后,他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先后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等国举办展览,并逐渐获得艺术界认可。1995年,在威尼斯双年展百年纪念之际,他在葛拉西宫举办了题为“相同性和相异性”的雕塑作品展。1999年,乌斯曼在巴黎艺术桥举办了大型回顾展,吸引了300余万人驻足参观,使他一举成名,赢得了大众的认可。2001年,受国际奥委会委托,他创作了雕塑作品《起跑线上的运动员》,该作品长期陈列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2002年,受世界医生组织委托,他为纪念“拒绝排斥和悲惨日”创作了维克多·雨果青铜雕像,并于2003年陈列在雨果的故乡法国贝桑松市的人权广场。
除青铜作品外,乌斯曼的大部分作品由一种自创材料雕琢而成。他用自制的粘合剂将沙、黄麻、稻草等20余种原材料混合起来,并将其长期浸泡在大木桶里,从而创制出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雕塑材料。
从造型上看,乌斯曼的大部分作品为大型系列雕塑,多表现生活、典礼、战争等场景,其中对摔跤、战争等场景的精雕细刻填补了现代雕塑领域的空白,体现出西方大型雕塑艺术和非洲仪式实践的完美结合。20余年的体疗从业经历让他具备了深厚的解剖学知识。他认为,解剖学知识能使艺术家摆脱追求完美的希腊古典主义思想,人体是不完美的,如实再现这种不完美可以让作品更具力量。
在内容上,乌斯曼注重塑造作品的灵魂,他从摄影、电影、历史和人种学等学科中汲取灵感,对非洲大陆游牧民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善于反映人性和尊严,极为关注弱者对强者的反抗和人类对社会不公正的斗争,经常塑造在行动和反抗中的人物形象,并且认为真正的斗争发自内心,而不是通过表面的暴力场景显露出来。他用雕塑作品讲述历史故事,以期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法国作家约翰·马库斯因此称他为“粘土格里奥”。
尽管乌斯曼年过半百才决定投身雕塑事业,但他多年的潜心钻研和积淀为他艺术才能的极致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他很快达到了艺术巅峰,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雕塑家,赢得了“非洲罗丹”的美称,并因此获得了众多个人荣誉:2005年,入选《拉鲁斯图解词典》词条;2006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如今,他的作品陈列在欧、美、非各大城市的广场、博物馆和纪念馆,有力地唤起人们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