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20世纪最著名也最具批判性的学院派雕塑家日裔美国人野口勇与中国20世纪最伟大艺术家之一齐白石怎么会有关系呢?刻正于美国华盛顿弗莱艺术博物馆(Frye Art Museum)举办的一场名为“野口勇与齐白石:1930年北京邂逅”展将告诉你一个发生在1930年代的故事。
野口勇与齐白石的故事
1930年6月, 野口勇自巴黎经西伯利亚铁道,野口勇先到了哈尔滨,再辗转到了北京。文化古都的北京,最吸引野口勇的是古董店和书画店,他对唐三彩也颇有兴味。当时北京的 物价,与美国和巴黎相比,极其便宜,野口勇因此在北京暂时待了下来,生活了半年,每天早上学汉语,下午去观赏中国绘画和雕塑、园林,并开始跟齐白石学水墨 画。在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影响以及指导之下,野口勇开始拿起画笔学习水墨画和中国园林的造园心法。虽然他们语言不通,但是才智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成为了很 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他来说,1930年是一个风格上的转变,他开始跨领域到了整个景观花园的设计,将东方的空间美学,逐渐的带到西方的现代理性当中。
野口勇在北京绘制了大量水墨画。然而与齐白石的花鸟虫鱼题材不同,他酷爱的是用水墨画表现人体。他吸收了齐白石简洁有力的笔致来勾画人物,如怀抱婴儿的乳 母、人力车夫等,然而最为大胆的是用水墨画裸体人像,并且尺幅极大,宽达两米到三米,显示出他日后设计雕塑和景观,处理大空间尺度的先兆。
野口勇的艺术受到布朗库西的影响很深
野口勇的父亲为日本诗人,而母亲为美籍作家,野口勇自小即在多元的文化教育下成长,年轻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谂医学后,不久却放弃并转系至绘画和雕刻。1927年,他领取古根海姆奖学金(John Simon Guggenheim Fellowship),得以到巴黎并成为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57)的助理。BRANCUSI对形态和空间的研究,唤醒了野口勇儿时在日本时对艺术和建筑的认识。
勇于跨界的艺术家,涉足家具设计、庭园造景、都市公共艺术、城市规划、空间设计
野口勇是个勇于跨界的艺术家,最早尝试将雕塑和景观设计结合的人,他的设计将东方的空间美学,融入到西方的现代理性当中,充满了传统和现代融合的大胆创新。野口勇设计的著名家具——三角茶几是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广泛的适用性至今还深受人们欢迎。
野口勇的创作更进入空间设计,他为剧场创造出"生活空间"室内公园和游乐场。他亦致力将雕塑质素带到不同的常用的物件上。回美国后,野口勇遇上编舞家MARTHA GRAHAM,并与BUCKMINSTERFULLER开展一段长久的友谊。GRAHAM及FULLER给予野口勇创作灵感,意念和机会制作崭新的产品形态,如他为GRAHAM的舞蹈节目的设计。
1939年,野口勇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设计一张名为A CONGERS GOODYEAR的自由组合餐桌,产品诱人的有机形态预示着野口勇于1944年为HERMAN MILLER设计的咖啡桌,以及他在1940年代创造一系列的产品,这些家具仿如他的雕塑作品的生物化形态。野口勇的雕塑,公园设计以至在1950年代设计的AKARI LAMPS均针对生活和美学的实践;既是艺术品亦是实用品,就像他揭示基本形式和空间的统一。
野口勇于1949-50间旅游全世界,即为了研究过去文明所留下来之雕塑作品,而对于那些人潮聚集的大都会区尤其留下深刻印象。他观察得知: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做为社会仪式举行的雕琢空间中之雕塑品,实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