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潘鹤:我做雕塑是有话要说森博会木竹工艺品展区:木雕与牙雕争奇斗艳著名油画艺术家邓家驹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王金忠玉雕作品:尽善尽美的花鸟俏色女老师坚守一个人的博物馆:九千多枚藏品如数家珍油画艺术家邓家驹:每一种绘画都有它更深刻的意境油画艺术家邓家驹:油画要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激动印章市场缓慢升温:皇家印吸引高端眼球油画艺术家邓家驹:创作历史画一定要尊重历史油画艺术家邓家驹:画人物要表现出每个人的性格油画艺术家邓家驹:历史画能帮助人们加深民族记忆油画艺术家邓家驹:我对美术有一种强烈的喜爱天津画院举办“画说天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研讨会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著名书法家封俊虎:儿童学书法有指南 谨记五要点苍劲恬然凝重朴实—李克玉书画作品评析"国宝级"设计师田中一光:将日本平面设计带入世界那些在电影里跑龙套的大咖设计以艺术之名 向时计致敬萌萌哒:故宫推出《皇帝的一天》儿童iPad版应用油画艺术家邓家驹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孟宪维谈华世奎书法:人正笔正心正 书法端端正正沈宪民谈华世奎书法:用笔有六法唐云来谈华世奎书法:“气韵味美”和“二难”华克齐谈华世奎书法:展览受到天津父老的广泛关注姜维群:“天津劝业场”与“天下第一关”双星并耀孙国胜谈华世奎书法:收藏20年促成书法展于长水:《思闇诗集》彰显华世奎晚年心境王俊生金殿礼徐胜利董铁山著名画家朱彪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画家王印强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田娟佳作欣赏·金陵十二钗
首页 >> 环球画林 >> 正文

大英博物馆聚焦盛世明朝:是变革还是保守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10-26 12:37


宝剑,明永乐,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藏

既是最动荡的年代,也是最富庶的年代,既是最黑暗的年代,也是最辉煌的年代。大英博物馆近期开展的“明:改变中国的五十年”展,目光焦聚明朝初年,从宫廷生活、军事艺术、宗教信仰和对外交往诸多方面,立体交叉地探秘明代皇室和藩王五十年的断代史。1400-1450年间,跨越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明代宗四代人、五个帝王。在此期间,北京被定为国都,紫禁城开始修建,明朝创立藩王制度,郑和七次下西洋……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说:“15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化构成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段历史直到现在才被人们所了解。”

“明,了不起的文化招牌”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美术展,而是一个历史性的展览,由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策展人霍吉淑、亚洲部陆于平以及牛津大学美术史教授柯律格共同策划。

280件中国文物,其中1/3是大英博物馆馆藏。其余则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院、南京博物馆以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座博物馆,也有私人珍藏。

展品涵括瓷器、雕塑、织物、黄金器皿、珠宝、兵器、绘画、家具等各个门类。借自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描述宣德皇帝郊游行乐的场景,画里的宣德皇帝体态丰盈,衣冠委然,正兴致盎然地观看侍臣举行捶丸比赛。

山东省鲁王墓出土的淡黄色长袖龙袍,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陪葬物。龙袍前胸与双肩所绣金色双龙华美灿烂,历经几百年依旧绚丽如初,可以想见鲁王在世时的尊荣。明永乐年间的金银嵌宝石兽面纹铁剑,是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购藏。据传这把剑是永乐皇帝送给西藏寺庙活佛的礼物,剑身镶嵌大量黄金和宝石作为装饰,剑柄为龙头造型,镶以宝石为眼。

明代的青花瓷反映了当时宫廷独特的审美趣味。大英博物馆馆藏的明宣德青花勾莲纹扁瓶、借自上海博物馆的钴蓝釉瓷器等,光致茂美,是不世出的珍品。

这样一些富丽堂皇的画作、雕塑、文物,反映出明代初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盛况。英国《金融时报》称,“明,是了不起的文化招牌,随口说个中国的朝代,必然想到明朝。在祖母阁楼里有没有找到布满灰尘的青花瓷?你会打趣说它是明代物件,而且也希望如此……”

是变革,还是保守?

也有人对展览主题产生质疑,从中国历史内部来看,明初的五十年真的是变革的五十年吗?虽然在这个时期,现代中国最著名的地标紫禁城开始修建,但是展览既没有为它所宣称的“改变”做出阐释,也没有提供这变革的五十年更深入、广博的历史知识。

英国《卫报》撰文表示,“如果明初真的改变了中国,首先便是让汉族人重新登上皇位。中国在13世纪早期被成吉思汗征服,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赶走异族。蒙古帝国是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帝国,藏族僧侣管理官僚机构,朝廷里来往着威尼斯商人。这个展览暗示明朝使得中国向世界打开,而实际上朝廷的价值观倒是不那么国际化了。”

“展陈文物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对古典的接续。明代的艺术尊崇过去的传统。我们看到的卷轴,其绘画风格在1400年都不是新的。明代的皇帝作画,是因为在他们之前的皇帝也作画。明代文化的特点不是变革,而是保守。”

 《卫报》文章认为,展览截取了中国历史里的50年,却没有给观众提供足够的上下文。“它的题目让一些观众以为是明代创造了中国的古典文化,而实际上它是在努力达到几个世纪以前确立的古典标准。”

对话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尹吉男:这是一个超越美术史的展览 

南都:你在不久前应邀参加大英博物馆“明:改变中国的五十年”,并出席了之后学术研讨会。请谈谈展览的整体情况。

尹吉男:展览主要涉及明代的文化交流,强调跨地域的一种国际性关系。它不是一个完全民族主义的展览,而是一种交互式、开放式的叙述。这个时期,明代跟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更为密切的,而非人们想象的是封闭的帝国。郑和下西洋只是一个事件,还有很多文化交流,比如陶瓷贸易等。

有一位学者讲到,在肯尼亚的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沉船当中有大量中国明代的瓷器,说明那时候是有国际性贸易的。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关系,与韩国、日本的关系,在展览里也有体现。比如浙派画家的风格,对韩国日本是有影响的。

还有一些关于使节来往的记载。展览里展出了一件倪谦的手迹。倪谦是翰林侍读学士,曾经代表大明帝国出使李氏朝鲜王国。这件手迹是倪谦与韩国大文人成三问之间的诗文唱和,从韩国的中央历史博物馆借来一件文物。倪谦在出使朝鲜的使节当中,是级别比较高的一个文官,他在科举时是探花出身,当时也是位很有名的诗人。他和李氏朝鲜赫赫有名的文人成三问、申叔舟、郑麟趾等人都有交谊。近年出版过一本《足本皇华集》,里边就有成三问、申叔舟、郑麟趾和倪谦的诗文酬唱。

这个展览也不是纯粹的美术展,而是一个有美术品参与的历史性展览。但是历史也有很多视角,有建筑史、陶瓷史、航海史、军事史、政治史,甚至还有宗教,有一些佛教、道教方面的绘画。特别是在湖北地区出土的藩王墓,里边有带宗教因素器物。这次也请了湖北省博物馆的研究员院文清讨论藩王墓里所反映的宗教信仰问题。

南都:展览题目是“改变中国的五十年”,改变体现在什么方面?

尹吉男:这是有争论的一个问题。策展人的意思是,中国的概念、中国的形象,对西方来讲,在大明的前五十年里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如果这五十年不是开放的,国际上就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国家。由于跟中国有交往,特别是关于瓷器贸易,瓷器的英文名china都跟中国有关。从策展人角度讲,对西方来说这是改变中国的五十年。“改变中国”不是(指)中国自身改变,而是西方人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以前西方人只知道蒙古,不知道中国。因为蒙古是个大帝国。但明朝是一个汉族政权的独立存在。

批评者从中国内部角度来看,认为明朝的前五十年对于中国并没有什么改变。它并不像唐宋发生的变化,批评者会认为,宋代是一个更伟大的朝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是在两宋出现的。而且,它最早奠定了中国的文官政治,特别是科举制度。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做一个大宋的展览,而做一个大明呢?这是一个争论。

南都:你在研讨会上发言的主题是什么?

尹吉男:2001年的时候,大英博物馆也开了一个类似的研讨会,关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我在那个会上做过发言,他们印象极其深刻。今年这个会的灵魂人物还是柯律格,所以他再度邀请我去参加。

我研究课题,不会单纯从绘画史、文化史或政治史的角度,我会将这些交织起来,找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我讨论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张画,这次展览也展了其中的一个本子,即《杏园雅集图》,它是明代宫廷画家谢环的一张画。

这个作品有两个本子,一个是这次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藏本,它原是晚清大藏家翁同龢家藏,翁同龢侄孙翁万戈在美国做教授,这张画原来在翁万戈手里。我不知道是卖给了大都会博物馆还是捐了。但我主要讨论的不是这张画,因为我倾向于认为这张画不是真的。

另外一个本子是镇江博物馆的馆藏。镇江博物馆这张原件也未必是真的,但它有可能从另外一个更可靠的本子临摹过来。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一套版画,是明代中期印的,叫《二园集》。在《二园集》里有两张雅集图,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张就是《杏园雅集图》,那张《杏园雅集图》的构图和人物的顺序,跟镇江博物馆的馆藏是一致的。

我主要讨论这两张画之间的共同模式。我觉得模式很重要。我们虽然不能说哪张画绝对是真的,但这个模式是真的,真的模式反映出问题,是艺术史与政治史和人物画史三者的关系。演讲的题目叫《政治还是娱乐?———从杏园雅集图看江西文官集团与浙江画家的关系》。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艺术•跳蚤”中捷当代美术馆开幕
• 卢延光卢诗韵父女作品首次联袂展出
• 马里奥·梅尔茨回顾展登陆佩斯伦敦
• 私人话语:樸庐珍藏近现代文人学者手迹原件展开幕
• “白云归故乡”——画家刘知白中国画合肥展开幕
• 罗斯洛克艺术俱乐部在京成立 首展蔡志松作品
• 南京灵魂小组北京站展览触摸中国人精神痛点
• 南超个展将亮相ZERO零艺术中心
• 不可错过的好展:席勒的裸女画作将在伦敦展出
• 尚品清流晗墨华章 华世奎精品书法亮相天津美术馆
• 第四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年度展评选揭晓
• 南京国际美术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 “丹青中国梦”美术展为祖国65周年华诞庆生
• 大英博物馆展出明代珍贵文物 明代文明史亮相欧洲
• 苏格兰独立公投:引发英国艺术界身份认同危机?
• "明:改变中国的50年"主题展将亮相大英博物馆
• “同绘中国梦·首届宿州美术大展”举行
• 大英博物馆9月特展 揭秘明代皇室和藩王
• “壮丽中华·钟开天美术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 《女史箴图》鉴赏:看这些无喜亦无悲的女神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 市民在西洋美术馆享受“鱼”文化 市民在西洋美术馆享受“鱼”文化
  • “此间·梅江”当代艺术家联展 “此间·梅江”当代艺术家联展
  • “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 “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
  •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