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德国:艺术之域”展览聚焦于移居德国的外来艺术家群体,探讨不同文化的异质与同质、碰撞与融合、差异与共生的独特现象。文化的混杂往往为本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激发出更加精彩的文化创造。艺术史中不乏类似现象。
现代主义早期,瓦西里·康定斯基等俄国艺术家将俄国先锋派思想引进欧洲,曾对德国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从非洲和大洋洲的原始艺术中汲取灵感。巴黎画派更是现代主义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文化迁徙与创造的典型。
从17世纪开始,巴黎一直引领欧洲文化。作为现代主义的摇篮,直到20世纪中叶,巴黎始终是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心。一系列艺术运动和流派在巴黎出现,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到野兽派、立体主义等。巴黎自由的艺术氛围如磁铁般吸引着各国艺术家去那里生活和创作。
1900年至1940年,一群外国艺术家在巴黎聚居。他们的作品保持着各自强烈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常常表现为基于写实的夸张变形。作为巴黎的异乡人,他们生活贫困、精神苦闷。虽然身处巴黎这个现代都市、呼吸着自由空气,童年、信仰和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却无一不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烙印。作品反映出艺术家深刻的内心感受,书写记忆与梦想、希望与乡愁,带有神秘和悲伤的色彩。由于这些艺术家不属于任何艺术运动或艺术团体,无法归类而被统称为巴黎画派。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犹太艺术家阿美迪欧·莫迪利阿尼(Amedeo Modigliani)、生于立陶宛的犹太艺术家柴姆·苏丁(Chaim Soutine)、荷兰艺术家基斯·凡东荣(Kees Van Dongen)、俄国犹太艺术家马克·夏加尔(Марк шагал)等。一些法国本土艺术家如莫里斯·郁特里罗(Maurice Utrillo)、安德鲁·德兰(Andre Derain)、莫里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等也曾被归入巴黎画派。
20世纪30年代,由于战争的影响,很多艺术家开始流亡美国,如马克·夏加尔、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ger)、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这些艺术精英的迁徙使美国得以参与艺术的发展进程并很快居于主导地位。纽约渐渐和巴黎并驾齐驱并后来居上,在20世纪60、70年代吸引了众多欧洲包括德国的艺术家。德国艺术家汉斯·哈同(Hans Hartung)就是在60年代前往纽约。
德国艺术史家、策展人乌尔苏拉·策勒(Ursula Zeller)指出,二战后德国艺术的发展与国外有密切关联,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出多元化的艺术体系。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家关注德国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柏林和杜塞尔多夫等城市成为思想交汇之地。德国艺术国际化最突出的体现是激浪派(Fluxus)运动。激浪派这一无国界的国际艺术组织成立于1961年。与激浪派有关的重要人物包括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乔治·马修纳斯(George Maciunas)、亨宁·克里斯蒂安森(Henning Christiansen)、小野阳子(Yoko Ono)、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立陶宛艺术家马修纳斯首先移居德国,后来去美国。他于1962年在德国威斯巴登举办了第一届“激浪音乐会”。激浪派运动由此在德国发展起来并影响到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韩裔美籍艺术家白南准1956年来到德国,参与激浪派运动并成为代表人物,之后又通过日本和美国将录像艺术传播到德国。
除了激浪派和录像艺术,观念艺术也在德国得到关注。其中的代表人物,美国艺术家约瑟夫·库苏斯(JosephKosuth)在20世纪70年代经常在德国做展览,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德国汉堡和斯图加特的大学里任教,2001至2006年生活在慕尼黑。通过教学,库苏斯不断扩大观念艺术的影响。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通过教学对德国艺术的国际化起到了最有效的推动。
如今,艺术家的跨国交流是艺术世界的普遍现象。迁徙带来文化发展新的可能性。我们身处的北京不仅是一个移民城市,更是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留心观察,不难发现由迁徙引发的涉及艺术之外的身份认同、边缘与主流、全球化等问题。“德国:艺术之域”展览在我馆呈现本身则是文化相遇的另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