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把大英博物馆“变废为宝”
2002年,大英博物馆负债700万镑,已经关闭了三分之一的展厅。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门几天。后来一个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没保安……
就在这个时候,尼尔·麦克格瑞格来到大英,开始担任馆长(拯救大英博物馆)。那年,他56岁,已经在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做了15年的馆长。
他在大英博物馆的这13年,大英从负债累累到如今每年接纳670万观众,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卢浮宫。他工作过的国家美术馆每年接待603万观众,排名世界第四。
尼尔·麦克格瑞格1946年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父母都是医生。他曾在牛津大学就读现代语言学,毕业后又去了巴黎读哲学,还在爱丁堡大学学过法律。1975年到1981年,他在英国雷丁大学教艺术和建筑史,之后去一家学术杂志The Burlington Magazine做编辑。
之后在国家美术馆,当馆长一般都会被授予爵士称号,但尼尔·麦克格瑞格却成为史上第一个拒绝接受封爵的馆长。不过他得了个昵称叫“Saint Neil”(圣尼尔),因为他似乎有一种能够让艺术馆变得特别受大众欢迎的神力。
2从“文化帝国主义”到文化外交
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在世界上,尤其在东方游客眼中一直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代名词。在建馆后的两个世纪里,大英帝国广阔的殖民触角、侵略战争和贸易“丰富”了它的收藏。
历史已然无法改变,但麦克格瑞格在试图改变大英博物馆的身份——成为文化外交家。博物馆拥有一项与现代世界交流的新使命——通过温和的文化对话模式,与不愿与西方建立密切政治关系、所谓“难以接触”的国家建立起密切的文化联系。
他在任期间举行了一系列探索多元文化的特别展,比如2007年“秦始皇帝——中国兵马俑”,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让中国的兵马俑走出西安的兵马俑坑,被西方观众包围,短短6个月内接待了超过85万名参观者。
现在你能看到的大英博物馆,已经超越了“英国国家博物馆”的意义。
“应当有地方让人们能够看到整个世界。”他也认为博物馆的“学术性”和“公众性”并无矛盾。传统的英国博物馆和艺术馆很难做出改变。因为如果迎合更广泛的大众口味,就意味着会降低其引以为傲的学术或艺术专业高度。但在文化产业多方向发展的今天,大英博物馆显然已经从一个英国典型的传统博物馆转型为现代的文化交流平台和聚集地。
在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也一直向中国学者开放,以供研究。在这方面,尼尔·麦克格瑞格颇有口碑。
他所做的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形式的文化外交——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和学者都能在此找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非仅仅是宣传英国的对外旅游形象。
2009年初,尼尔·麦克格瑞格被《泰晤士报》命名为2008年年度英国人称号。
3他的人生像是过关游戏
让更多游客走进来,让更多文化走进来,让宝藏本身走出去。麦克格瑞格曾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上做过好几档艺术收藏的节目,也敏锐地捕捉了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文化产业对传统博物馆的影响,让大英博物馆的宝藏通过媒体技术走得更远。
这就是尼尔·麦克格瑞格导航之下的大英博物馆,一个走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前端的文化机构和标志。虽然他的做法在一些更加秉承英式传统的艺术机构引起很大争议,但大英博物馆如今缔造的辉煌无可质疑。
其实早在2月份,就有传言说在他做了“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展之后,就被他的行业内粉丝:德国文化部长盯上了.。。还有人说这个德国展根本就是他的“新工作申请”或者一封“情书”。
德国柏林现在正在建设一个创意文化项目叫做HUMBOLDT-FORUM,2019年开放。这个Forum(论坛)旨在集合全球文化,探讨当下和历史上的重要问题(这听起来就是给尼尔·麦克格瑞格量身定制的好么)。
所以,虽然尼尔·麦克格瑞格保证只是停止大英博物馆的全职工作,还将继续参与一些文化项目工作,但他今天一宣布辞职,德国媒体一片欢呼声。在英国媒体一片惨淡地打出“再见国宝”的时候,德国已经为他盖好“宫殿”、铺好红地毯了。
看看他之前的履历,都是搞定一个地方就转向下一个。怎么感觉这位走在英国文化推广尖端的帅大叔(话说他是出柜的腐国大军一员),其实就是花13年打通一款名为“大英博物馆”的游戏,决定适时退出,去德国进入下一个人生游戏……(英伦圈原创,资料来源《卫报》、《标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