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游戏·嘎里,嘎里,我知道了 西德罗夫
天津美术网讯 87年前,俄罗斯特维尔州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个村庄里出生了一个孩子。这个村庄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四十树桩” ;而这个孩子——瓦连京·米哈伊洛维奇·西德罗夫——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成长为俄罗斯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师,并成为在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画廊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的唯一仍在世的画家。
日前,这位曾担任俄罗斯美协主席23年、近90岁高龄的“苏联人民画家”“俄罗斯人民画家”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带着他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所创作的80余幅精品之作,来到北京画院美术馆,呈现在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文化处、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处、俄罗斯国际慈善文化艺术“APT”基金会主办,北京画院承办的“在温暖的大地上——俄罗斯艺术大师西德罗夫油画展”中。
在“四十树桩”的祖母家,西德罗夫度过了人生最初的时光。此次展览中,他有多幅作品描绘了这个村庄的风土人情, 《伏尔加河畔》 《寒冬和太阳》 《秋天的最后一个月》 《彩虹的裙摆》等画作横跨1967年至2013年,展现了俄罗斯人近五十年的共同记忆。
俄罗斯散文作家、剧作家阿纳托利·彼得罗维奇·洛果夫在一篇文章中曾评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记忆中保存童年时代的那种阳光和欣喜,西德罗夫不仅仅保留了这种欣喜,而且他经常用孩子的眼光来审视一切。 ” 20世纪里,全球几乎经历着相似的时代遭遇,生于1928年的西德罗夫,同样没能逃离这样的侵袭,但在他的作品画面中,我们却很少见到关于战争、死亡、分离等悲剧情节的直接映射。相反,他的画面充满了个人的、童年的、田野的、自然风景的描绘,于观者而言,这或许是“阳光和欣喜”的,但于艺术家而言,这其中似乎还暗示了艺术家试图让记忆得以持存的反复刻画。
展览中有一张这样的照片:某日某时,西德罗夫倚靠在窗口,目视窗外,天空,地平线,伏尔加河畔,土丘,树木,直到将几乎触及窗台的矮草等尽收眼底。这是风景还是画?或者说,西德罗夫在看风景还是在看画?这让人联想到诗人卞之琳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西德罗夫的创作,并不是限定在对风景的单纯写生上,而是以持久的“注视”与“记忆” ,达到“书写”的最终状态。
秋天的最后一个月 西德罗夫
西德罗夫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看似简单的创作真理:创作就是要记录最为震撼心灵的东西,要描绘最贴近心灵、最为珍贵的东西。然而,“最贴近心灵、最为珍贵的东西”往往又是看不见的。与展览主题同名的作品《在温暖的大地上》 ,大地的“可见”与温暖的“可感”构成了这幅作品的“画外之音” 。画中所描绘的内容朴实又如大地般厚实,不管是小女孩还是正在劳作的奶奶,他们都以各自无声的“注视”作为表达,这在《倾盆大雨》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雨声、欢笑声似乎都凝固在他们之间的某处细节上。在可见的和可感的这两个知觉范畴中,或许艺术才是最为理想的中介。西德罗夫坚持写生这一创作实践,在“可见”中,云彩、树木、地平线、房屋、家禽、儿童等如梦如幻,栩栩如生,大面积的色块平铺在画面上,在其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所蕴含的流动的生命力。而房屋、地平线、河流等明晰的轮廓则让观者的视觉得以平稳滑动,感知画面中那冬雪初融的声音、春风拂面的松散、秋收草垛的休憩以及夏之阳光的呼吸……
来到中国,必然要说说在中国“温暖的大地上”的感受——西德罗夫表示,自己熟读中国诗歌,尤其喜爱诗人李白、杜甫,欣赏中国画家齐白石;他说,自己的艺术理念与中国艺术有相通之处,并常常深受启发。“我希望通过画作探寻人的纯真与质朴,揭示生活的真谛,这一切都蕴含在大自然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他回顾近80年的创作生涯——在温暖的大地上绘制一幅画,常常需要风雨无阻、在不同季节奔赴同一写生地,为了准确表达感受,构思、草稿和修改过程又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些经历、情感、风景,共同构成了“最贴近心灵、最为珍贵的东西” 。(作者 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