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柯罗先生是一个协调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填色家,他的构图从来不落俗套,并且因为其色彩的简约而显得那么的诱人。
——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于1796年7月16日出生于巴黎。在他24岁时,他开始跟随新古典主义画家Anchille Etna Michallon学习绘画。而这时,正值法国的艺术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变革的时期,而无论是沙龙还是艺术市场都开始逐渐重视这个曾经在学院派艺术中被忽视的主题——风景画。而这也是柯罗一生中不断去探索和创新的主题。
柯罗在1825年前往意大利,在当地游学3年,之后又游历于瑞士,英国,荷兰。并在当地创作了大量的写生风景画。柯罗创作风景画的方法与他的老师和之前新古典主义风景画师的方法都不同。曾经学院派艺术家在创作风景画时都会先在室外绘画出速写草稿,之后在室内进行上色,所以无论是光线和用色都来源于创作经验和想象,去理想化自然场景。而随着浪漫主义崇拜自然思潮的影响和现实主义的兴起,以及受到十七世纪荷兰画家和十八世纪末英国风景画家特纳的影响,柯罗的作品都会在室外完成大部分的创作,并且捕捉不同种类,不同主题的风景。尽管我们能在柯罗早期作品中看到新古典主义强调的精细的技术,例如细腻的笔触,平衡且有重点的构图,以及大量深色调的运用,但在创作的流程中,他已经开始渐渐的把重心从歌颂自然转移到表现自然上。
在1829年的春天,柯罗来到了位于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Barbizon),而这也正是一个影响了柯罗一生风格的重要节点。在1830年与1831年,他用两幅《枫丹白露森林的景色》参加了这两年的沙龙。在1831年的沙龙中,他结识了当时巴比松画派的创始人和成员们:泰奥多尔·卢梭(Théodore Rousseau),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Paul Huet等人。巴比松派作为19世纪初兴起的风景画派,它沉浸在对风景的真实反映中,摆脱了之前风景画与古典建筑、遗迹和神话素材的组合,单独反映风景纯粹的美。他们着重表现乡间风光,从田园生活中寻找素材。柯罗的作品中吸取了大量巴比松画派的技巧,也借用它们的主题进行创作,但柯罗固有的新古典主义的技巧却不能与这些田园牧歌式的作品完全的适应,他又离开了巴比松前往下一段旅程。
柯罗在这之后又一次前往了意大利,重新回到了对古典意象的探索之中。在这一段时间,他一方面重新借助于新古典主义的美学,表现宗教建筑或宗教主题。另一方面,他又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并在其中加入了人与动物,强调俗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柯罗的作品中,他创作了一种独特的回忆画主题,即在某个地方创造出大量的草稿,之后在创作作品是添加进去人物与动物,为这个风景赋予文本,让他不仅仅局限在自然中,积极去实现情感的表达。这种方式,也是那时强调情感的导向作用的浪漫主义所追求的。
然而,在这么多年对风景画的研习之中,柯罗也同时创作了一些人物的肖像画。他善于捕捉片刻之间人物的动作神态,区别于新经典主义对于人物肖像所要求的“理想之美”,柯罗笔下的人物则更贴切于现实主义的风格。尤其是他笔下的女性,那种由生活沉淀所带来的真实与平静,是他所追求的美。
柯罗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沙龙中的学院派,同时他也启发了之后的印象派画家。尽管在用色上,柯罗还传承着古典主义对于黑色,棕色,深灰色的偏好,而这些颜色都是在之后印象派艺术家作品中很难见到的。但是柯罗作品中他对于光线的感知,例如加强作品中的明暗对比,并且试图去描绘在不同材质上光的反射与弥散。这些技法都启发了之后的印象派主义画家,例如莫奈,塞尚等。并在柯罗晚年的作品中,他的风景已经逐渐失去了之前学院派所要求的“精致”,自然被大片的颜料涂抹堆砌出来,例如这一副卢浮宫馆藏的《纳尔尼桥》(Le pont de Narni),就是他风格变化的最好体现。1875年,柯罗在他的故乡巴黎逝世,而他给这个世界所留下的,也正是这个世界所带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