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网讯 2013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尽管称为“调整年”,不过面对出现调整的市场,四川艺术品拍卖公司积极应对,最终还是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年四川共举办了近30场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接近3亿元,基本达到了2011年川内艺术品拍卖的历史最好水平,这表明艺术品市场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整过后,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已出现全面回暖。
全年成交近3亿元
受2012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大幅调整的影响,2013年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开始就显得信心不足,不仅各大拍卖行把春拍的档期集体推后,甚至不少拍卖行还取消息了春拍。据了解,在2010年和2012年,四川艺术品市场表现较好时,川内春拍基本上都抛开了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这些“风向标”,将春拍时间提前到了3月底和4月初,然而受观望情绪的影响,2013年川内春拍基本上放在了5月底后,部分拍卖行还罕见地将春拍推迟到了7月份。
记者发现,受观望情绪以及部分拍卖公司缺席春拍的影响,2013年川内春拍成交总额出现了大幅下滑。来自四川省拍卖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份,四川春拍的总成交额还不到1亿元,这一拍卖成交业绩较2012年同期下滑高达69.09%。
不过进入下半年,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回暖,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大增。据了解,在2013年国庆过后,四川秋拍就进入了高潮,并一直持续到了2013年12月底整个秋拍才结束,期间共举办了近20场艺术品秋季拍卖会。记者发现,由于秋拍档期密集,2013年川内秋拍还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两场拍卖会同日“撞车”的现象。记者发现,由于受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回暖的影响,2013年川内秋拍的表现也十分抢眼。记者根据各大拍卖行公布的成交数据不完全统计发现,2013年川内秋拍成交总额突破了2亿元,创下了历年来川内秋拍的最好成绩。而从全年来看,2013年川内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更是接近了3亿元,基本上达到了2011年的历史最好成绩。
新生力量涌入拍卖
在采访中,多家拍卖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13年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能交出较为满意答卷,除了艺术品拍卖市场持续回暖增强了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信心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曾经从事资产拍卖的拍卖公司等新生力量的加入,推高了川内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随着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快速发展,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川内从事资产拍卖的拍卖行加入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队伍,但与往年相比,2013年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像在2013年的秋拍中,四川国信合众拍卖、四川重华拍卖等多家拍卖行就举办了公司成立以来的首场艺术品拍卖会,而从拍卖结果来看,这些新生力量的首拍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像在2013年12月8日四川国信合众拍卖行举槌的秋拍,就取得了443.77万元。
同时,记者还发现,2013年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大幅增长,还与一些拍卖行重新回归艺术品拍卖领域有关。像2013年缺席春拍的四川嘉诚,在2013年秋拍出现回暖之后就再次回归艺术品拍卖市场,并在2013年12月22日的秋拍一举取得了772.91万元的佳绩。另外,有川渝艺术品拍卖“风向标”的四川梦虎在缺席春拍过后,也在2013年年底一口气推出了长达两天的艺术品秋拍。
另外,记者还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2013年川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不少拍卖公司还推出了迎春拍卖会和夏季拍卖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2013年川内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据记者了解,成都金沙、四川万星、诗婢家、四川盛源等多家拍卖公司,在2013年均推出了迎春拍卖会或夏季拍卖会。
艺拍开启精耕细作时代
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也随之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那就是川内各大拍卖行不再像以前那样以量取胜利,而是将主题拍卖作为了市场突破口,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专题拍卖专场。
像在2013年春拍,四川梦虎拍卖就推出了首个“童昌信书画作品专场”,而且所有的书画作品均以1元起拍。而在2013年秋拍,梦虎更是推出了“中华名人传世书法精品”、“中国西部主题书画精品(山水·人物篇)”、“大风堂同门书画珍品”、“中国西部主题书画精品(花鸟·工笔篇)”四个主题专场。另外,四川嘉士利拍卖行,在2013年春秋两季拍卖会上,也推出了川内当代名家书画保真拍卖专场。
四川万星拍卖的铁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川内各大拍卖行之所以热衷推出主题拍卖,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藏家,以此来吸引藏家的眼球。
“主题拍卖会之前,拍卖行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分析,寻找出被市场忽视的价值洼地,这等于事先为藏家做好充分的价值重估工作,加上首度推出市场定价又比较合理,这相当于给藏家预留了较大的升值空间,因此主题拍卖会往往成交异常火爆。”铁先生说,从全国整个市场来看,主题拍卖也是一种趋势,所以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也是一种必然。(记者 卢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