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编者按】从中国嘉德香港在2013年春季拍卖会上首次推出“香港水墨”专场后,一些被遗忘的港台当代水墨艺术家被重新认识,而他们的作品也开始受到藏家的关注。在今年10月启幕的秋季拍卖会中,香港蘇富比、保利香港、中国嘉德香港等多家拍卖公司都将推出港台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全面展现出他们多元化的艺术风貌。事实上,港台当代水墨艺术版块还属于新兴的市场热点,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已经成熟,但作品价格偏低,具有很大的收藏投资潜力。
多元化的创作发展道路
靳埭强 《涤怀》 1995年 成交价:13.8万港元
香港的水墨艺术家继承了岭南画派的传统,但在殖民地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却发展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在20世纪60、70年代,吕寿琨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吸取了中西方绘画的精髓,并将中国哲学思想融入到创作中,创造出“禅画”,开创了新水墨运动。这种创作理念影响了靳埭强、徐子雄等众多画家,他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水墨的藩篱,将香港本土的水墨创作与西方绘画中的变形、抽象等元素相融合,其创作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颇具实验精神,呈现出极富个性的新风貌。在新一代水墨画家的带领下,香港水墨艺术开始跨媒体的尝试,如与动漫、数码、装置等艺术相结合,展现出香港中西交汇与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
台湾当代水墨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台湾当代水墨逐渐摆脱传统水墨的束缚,与现代水墨拉开距离。虽然其画面依然延续了现代水墨的抽象主体性,但开始尝试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具体来讲,台湾当代水墨在题材、表现手法、观念等方面都具有后现代性。后现代艺术理论是相对现代理论提出的,强调批判性与重构性,而台湾后现代艺术理论实际是一种具有东方美学的抽象观。在题材上,台湾当代水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而将建筑、几何体等纳入创作中;在材料上次,如从单一的水墨材质发展到综合媒材;在表现手法上,从传统的水墨技法到广泛运用拼贴、艺术符号,并且将水墨与雕塑、影像等其他媒材相结合,呈现出复合型的创作。
拍卖市场上的“新秀”
由于对“当代水墨”的学术梳理还处在薄弱阶段,因此对其的定义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而在二级市场中,“当代水墨”的概念更有别于学术上的界定,拍卖公司在拍品的选择范围上较后者更加宽泛,有些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传统水墨作品,或是一些港台艺术家创作的现代水墨作品也在“当代水墨”专场中上拍。而一些属于“当代水墨”的拍品有时也在“中国书画”的专场中亮相。此外,港台当代水墨艺术的作品大多与内地同类拍品在同一专场上拍,且数量也少于后者。
“中国当代水墨”专场最早出现在2006年北京保利的秋季拍卖会上,其中包括中国台湾艺术家江明贤的水墨作品《晨曦待渡》。虽然此画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当代水墨”作品,但江明贤在画中也将多年留学欧美的西画所得融入作品中。同时,在本次保利秋拍的另一专场——“中国近现代书画及中国当代水墨专题部分”中亦有此类型的作品上拍。例如,生于北京后移居香港的艺术家胡永凯在本场有4件作品上拍。其笔下的仕女结合了西方绘画中裸体的感性与东方式的含蓄,人物面部经过了概念化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漫画意味与装饰性。
由此开始,以“中国当代水墨”为名的拍卖专场陆续亮相二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此类型专场共开设了51个。而在专场的具体定位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如北京保利推出的“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保利香港的“中国当代新水墨”等专场,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一定的细化。从2012年开始,中国当代水墨在众多版块中脱颖而出,在专场与拍品数量、成交率与成交总额上都明显提升,一些港台当代水墨作品多次现身拍场,而海外华人艺术家的此类作品也开始出现。在2012年的秋季拍卖会上,北京保利的三场“中国当代水墨”专拍的成交总额逾1亿元,而中国嘉德在“当代书画”和“水墨新世界”两个专场中亦推出了当代水墨作品,成交额近1亿元。此外,北京匡时、北京荣宝等拍卖行在“当代书画”版块中也设置了当代水墨的拍品。
到了2013年,“当代水墨”版块成为了市场的新热点,而此年也被戏称为“当代水墨年”。保利拍卖、中国嘉德、北京匡时等多家拍卖行共开设了17场“当代水墨”的专拍,远远超过以往的规模。而中国嘉德香港在2014年4月4日的春拍中首次推出“香港水墨”专场,汇集了吕寿琨、刘国松、王无邪、靳埭强、丁衍庸等20位香港艺术家的25件作品,创作年代从1968年跨越至2011年,且绝大多数的拍品属于“新水墨”的范畴,最终实现总成交额590.985万港元,成交率达88%。其中,吕寿琨作于1972年的《禅画—荷花》以74.75万港元成交,摘得本场桂冠。在画中吕寿琨将荷花进行了抽象简化、拆解重构,通过现代的方式去诠释传统笔墨,这种创作理念影响了日后新水墨画家的创作方向。刘国松作于1987年的《世界屋脊》和陈福善作于1968年的《拥抱》分别以71.3万港元、69万港元位列第二、三位。此外,本专场中还有两大亮点:一是周绿云、梁巨廷、朱楚珠、靳埭强等4位艺术家的作品刷新了拍卖纪录;二是郭孟浩、张树新、毕子融、夏碧泉、张义等5位艺术家的作品是首次亮相国内二级市场。可见,这次专拍挖掘了不少被遗忘的本土艺术家,对于打开港台当代水墨的二级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嘉德副董事长王雁南亦表示:“香港本土的艺术资源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再挖掘,在丰富拍品种类的同时,也活跃本土的艺术创作和收藏。香港当代水墨的艺术家已很成熟,作品也很优秀,可以说这是一个目前还没有太多人关注的很有潜力的版块。”
活跃在拍场上的港台当代水墨艺术家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蚌埠,1949年定居中国台湾,1956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创立“五月画会”,1968年成立中国水墨画学会。刘国松是中国现代水墨画的先驱,其艺术理念与创作奠定了台湾当代水墨的基础。他强调以中国文化的本位出发,尝试在水墨技法、媒材、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加强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艺术实践中,刘国松吸取了西方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摆脱了传统水墨的程序,塑造出宏观的抽象山水。此外,刘国松创作的“太空系列”也极具代表性。作品是受到了“阿波罗”号登月的启示,将画面意象上升至宇宙,呈现出太空之美,而此系列创作在刘国松的高价位作品中也多次出现。
刘国松的作品最早进入二级市场是在香港佳士得1993年的秋季拍卖会上,到 2000年以后逐渐增多。截至目前,刘国松的上拍作品约有400余件,创作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至2012年之间,其中以90年代以后创作的作品居多。从成交价格来看,刘国松的作品在2005年超过10万元,到2008年突破了百万元大关,至2014年出现了千万元以上的成交记录,价格攀升的速度很快。在刘国松作品的成交价TOP10榜单中,上拍时间均为2013年至2015年之间,其中近两年的上拍作品占据8件。在今年的春拍中,北京保利推出的刘国松作于2012年的《雪网山痕皆自然A─西藏组曲之181》以1023.5万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第二高价。
吕寿琨,广东鹤山人,1919年生于广州,1948年迁居香港。吕寿琨的父亲吕灿铭善画,在广州开设了鸿雪斋书画店,因此吕寿琨自幼便有许多观赏和临摹名家作品的机会。吕寿琨受印象派的启发,将西方艺术元素与中国儒、释、道思想相结合,创立了“禅画”,开创了香港的新水墨运动。在20世纪20世纪60年代中期,谭志成、吴耀宗、谭瑞等11人在吕寿琨的带领下成立了“元道画会”。他们摒弃了固有的绘画模式,用西方艺术理论来改革中国传统绘画,探索艺术的新领域。此外,吕寿琨还致力于参与艺术活动与艺术教育工作。他于196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与校外进修班教授水墨画,培养了王无邪、靳棣强、周绿云等人,并由他们持续推动香港新水墨运动。
吕寿琨的作品在1994年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首次亮相,到目前为止约有近200件作品进入二级市场,内容多为写生山水和“禅画”。吕寿琨的作品早在1996年就有10万元以上的纪录,到2008年超过百万元,但多数作品的成交价格较为平稳,基本保持在几十万元。在其作品的成交价TOP10榜单中,绝大多数是在近3年上拍的,其中有7件是在2013年拍出。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吕寿琨《香港写生——香港仔》以340万港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第二高价。
王无邪,1936年生于广东东莞,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后留学美国攻读艺术。王无邪曾师从吕寿琨学习水墨画,并与其一道倡导新水墨运动。他受到吕寿琨的解构和重整传统绘画元素的创作方式,亦受几何分割平面空间理念的影响,在画中融入设计的理性化,作品具有抽象意味。王无邪曾于196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课程部教授美术与设计课,又在1972年任教于香港大学校外部教授水墨课,其创作理念对新一代的香港艺术家影响很大。
王无邪的作品最早进入二级市场是在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季拍卖会上,当时就以13.2万港元成交,超出最低估价的3倍之多。截止到目前,王无邪的上拍作品约有40余件,从2008年开始数量明显增多。在其作品的成交价TOP10榜单中,均为近两年的上拍之作,且多数以超出最高估价的价格成交。其中,第一、二位高价作品均在2015年春季拍卖会上产生,如由香港蘇富比推出的王无邪作于1978年的《云序之二》以50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何百里,1945年生于广州,成长于香港。14岁拜师于岭南画派赵少昂的高徒胡宇基学习中国花鸟画,后攻山水,成为岭南画派的第四代传人,现今已成为香港当代水墨画界的中坚力量。何百里早年的创作强调写生与笔墨技巧,后来在中西艺术的启发下,逐渐摆脱了岭南画派的影响,开创了极具个人风貌的“何家山水”。他糅合泼墨、破墨、渍墨、泼彩和撞色等技法,彩墨交融,并赋予山水以时代精神。
何百里的作品最早亮相于香港佳士得1993年的秋季拍卖会上,到1996年就出现了十万元以上的作品。截至目前,何百里共有400余件作品上拍,包括花鸟画与彩墨山水,且后者占绝大多数。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何百里作于2010年的《彩树浮金》以134万港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也是其唯一的一件过百万的作品。
此外,港台当代水墨艺术家还有靳埭强、刘墉、陈福善、梁巨廷、熊海、王秋童、黄孝逵、沈平、林天行、李锡奇、余承尧等人,他们的作品也多次亮相拍场,丰富了港台当代水墨的二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