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12月7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在四季酒店举行,在“十全-中国清代宫廷绘画”专场中,一件有乾隆御题、董邦达绘制的《西湖十景》 最终以989万的高价落成交。此件拍品有《石渠宝笈》著录,最开始以280起拍,委托出到500万,价格激烈升至800万时,场内响起掌声,最终以860万的价格落槌,含佣金最终成交价为989万。。之前估价为380万~560万 尺寸:24×24cm×4。
乾隆(1711-1799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六次南巡,每至皇帝至杭州,多有御题诗。经乾隆皇帝的一再吟咏,“西湖十景”几乎成为西湖名胜的代名词。
董邦达(1699-1769年),字孚存,号东山,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得中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工部及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钦赐“紫禁城骑马”,为清皇室给予汉人的最高政治待遇。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邦达去世后,乾隆皇帝特赐祭葬,谥“文恪”。
《西湖十景四屏》,水墨纸本,镜心,乾隆御题与董邦达所绘西湖十景尺寸同,横纵皆为24厘米。收录于《石渠宝笈》,原为册页,后散佚,藏家改装。董邦达奉乾隆之命多次绘写西湖山水,仅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其西湖绘画二十多件。此作水墨四境,西湖奔放隐于闲适,婀娜出于荒率,更是仅存的乾隆皇帝御题四开诗句于金粟山藏经纸,“国朝第一手”董邦达依御诗恭绘的上乘之作。原应为“西湖十景”,现存四开西湖景色:《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及《雷峰西照》。
《双峰插云》,乾隆题诗:“高不畏风双髻垂,天衣几缕称身披。画师若与开生面,想见淡妆浓抹时。”“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八,天目山余脉延至西湖分弛而成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呈环抱状俯拥西湖。古时南北两峰为名噪一时的佛教名山,峰顶各立有佛塔,塔尖入云,遥相对峙。至清代,双峰上古塔毁圮已久,仅余董邦达所绘北高峰前灵隐寺的多重佛塔,浮空霁蔼,流云霞鹤,为画面增添佛家静穆与忆古冥思。山中流水潺潺,穿苍松翠竹,汇入西湖。洪春桥跨山涧,其畔绘康熙皇帝所建景碑亭。观赏的地点及方式均为之所变,将古时较为单纯地泛舟湖上观山与寺景,丰富成静坐山中亭而观山望湖,与登临佛塔俯瞰西湖。
《柳浪闻莺》,乾隆题诗:“那论清波及涌金,春来树树绿荫深。间关几啭供清听,还似年时步上林。”董邦达墨笔间,绘仲春二月的西湖十景之五“柳浪闻莺”,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柳阴深霭,墙外村山遥现。西临西湖水面,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董邦达用细密柳丝浸染浓淡层次,体现绘出绿树遮蔽的荫凉感。更以不画一只莺雀,强调柳叶繁密,只闻莺啼清啭,不见雀鸟倩影。柳浪桥上空待君的寂静,衬托出柳丝垂舞、碧波翻涌与鸟鸣柳浪的春动。
《雷峰西照》,乾隆题诗:“何处高峰无夕照,斜阳此地独标名。钱王遗迹犹堪指,爱是山头塔影横。”西湖十景之七,“雷峰西照”。董邦达据乾隆诗忆五代吴越国王钱俶建雷峰塔,绘观者泛舟西湖行至夕照山,山上雷峰残塔,草木杂乱而藤萝牵引,裸露砖石砌的塔身斜曛紫烟霞照。岸边皇家竹院蔽于树后,枫榆樟松类,沿之字形山脉蔓延至峰峦耸秀的南屏山,其上净慈寺古钟鸣而彻山湖。
《花港观鱼》,乾隆题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子须秋水悟南华。”“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三。董邦达绘烟霭云腾的花家山麓,一注溪涧汇入西里湖。康熙皇帝重建庭院立于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千尾金鳞红鱼游曳池中。而董邦达不着笔墨绘鱼,只绘池岸花木繁茂,将池上曲桥下落英缤纷与锦鳞隐于花木后,吞尽花香不见鱼。
南宋年间,随赵宋国君迁都杭州的文人士大夫及宫廷画家,将对南宋仅余半壁江山的哀愤写绘进西湖,肇始于南宋的“西湖十景”绘画,以带着文人吟咏诗意的四字景名,成为图馈的绝佳题材。明清,文人士大夫风行园林营造,皆以西湖为模本,始以实景为题材描绘山水。皇帝巡幸西湖,改治钱塘水利,使“下游农田仰藉充给,年谷顺成,民物殷阜,湖山景色更觉灿然改观。士庶歌咏太平,优游化日,谓有西湖以来,未有如此今日之盛者也。”乾隆皇帝驻跸、吟咏及宸翰西湖,董邦达此《西湖十景四屏》更是“清代宫廷实景风格画”的标杆与高峰,以文人诗韵与乾隆诗题的皇家气魄,一展乾隆盛朝的国治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