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LOT850 黄向坚(1609-1673) 滇澥寻亲图(1652年作)
洒金纸本 设色纸本 手卷
引首:36.5×117cm 约3.8平尺;画:36.5×590cm约19.4平尺;跋:36.5×30cm 约1平尺
JPY:10,000,000-20,000,000 RMB: 550,000-1,100,000
来源:为日本某藏家同一收藏
引首:滇澥寻亲图。丁卯(1867)三月云舫大弟属题。顾斋王轩。印:王轩之印(白)、顾斋(朱)、定甫鉴赏(白)
王拯尾跋
尾跋:妙手丹青数一峯,滇山茧足又高踪,画禅虹月须回音,愁着归心度万松。云舫仁兄精鉴书画所蓄甚多,兹卷真蹟尤为奇宝。孝子画颇近石涛、非三王所能涵罩,况又是其寻亲万里自为写照手,余将南归。承属题咏草之应命聊以志别云尔。同治乙丑(1865)孟夏朔日弟王拯。
监藏者简介:
洪洞董氏乃山西省望族,清代中叶以後被益为晋南八大家之一,地方文献称之为富埒王侯的“素封”之家。洪洞董氏“先商而儒而政”的轨迹走向发财致富的显赫地位而名扬後世,尤其是所藏丰富着名。董麟亦是当代名画家董寿平伯祖。
奇山突兀 吴门异色
此卷滇澥寻亲图,画万里江山,笔墨敏洁灵秀,画中焦墨干笔勾勒皴擦,渴墨点苔,线条甚多转折顿挫,大生林壑幽深,郁茂苍茫的气氛,而刻画流水飞瀑,云峦远壑,见气势跌宕飞动。
《滇澥寻亲图》局部
长卷之中见人物一二,崇山峻岭之下见人之渺小,又见自然万物之伟大。如此构景奇险,拓范苍秀,山石嶙峋又布置得毫不生硬做作,一种宏大雄浑的气势跃然纸上,於同时代并不多见。此作出自黄向坚之笔。
《滇澥寻亲图》局部
苏州出身的黄向坚,喜画四川云南一代的孤峰、奇山,同是吴门画派,和沈周文徵明之风格相差甚远,莫不是和黄向坚之经历有关。
万里寻亲 为知者道
明末,其父黄孔昭官云南姚州(今姚安)兵阻不得归,顺治八年(1651)黄向坚徒步万里迎父归,因而有手绘所历滇中山水《寻亲图》多种。此卷乃壬辰年夏(顺治九年,1652)之作,黄向坚卷尾中记之“虽程纪其略而佳山佳水未易,为知者道,固索长卷标而出之。”“为知者道”,所道的正是明末清初黄向坚前往云南寻亲之路途见闻,以及心路历程。
《滇澥寻亲图》局部
因战乱数月无音信,出自对家人的担心,黄决意前往云南寻亲。是时其并不富裕,既无侍从,亦无车马,对於读书人而言,莫不是艰辛。正如此作所示,西南地区尖峭如笋形的山峰,峦峦相接连绵千里,更要涉水过瀑下急流,险象横生。然因对亲人的牵挂,“重理芒鞋,次浪穹历大理”,朴素行装步往云南大理。更调整心境,将眼前之险境,视为一道难得可见的“佳山佳水”。
《滇澥寻亲图》局部
虽言“佳山佳水”,实际却是无限艰险,这见之於其音容面貌之变:“见坚茁发蓬鬓,面黑目肿。鬓间白,短衣,草履,状貌非昔。复相顾,痛惜,咨嗟不已。”(见民国《姚安县志》)
滇还纪程 追溯往事
行程二万六千里,最终徒步前往被称之为“不毛之地”的云南大姚寻父。在历尽艰辛,饱尝战乱之苦,终於来到大姚将父亲黄孔昭和母亲、弟弟接归故里。他回到苏州後,便以路途所经中国西南地区山水奇景而作“寻亲纪历山水图”,且更成画坛的佳话,名留画史。
《滇澥寻亲图》卷尾黄向坚题款
诗人归庄撰有《黄孝子传》、戏剧家李玉编有《万里缘》传奇,後者甚至进入了各种文学史。黄向坚本人所撰《寻亲纪程》、《滇还纪程》,记述了寻亲旅程中所经历的诸多事件及所见的沿途山川风物等。後人可凭黄向坚那寥若辰星的传世之作,追溯出万里寻亲的大致轮廓。
黄向坚《寻亲记历山水》选二,现藏南京博物馆
故宫、南京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便藏有此题材的卷轴、册页,虽见多种形式,然黄向坚在表现时,均是描绘江山一景,旁留记注,将寻亲纪程所见之风景、心迹一一留载於画幅上,真如眼前此壬辰年夏之《滇澥寻亲图》。
笔下物语 垂芳後学
引首顾斋王轩、尾纸王拯跋,对此作“滇澥寻亲”孝子图典甚是称赞。不但盛赞笔下风光,更盛赞黄向坚之孝举。
题引首者王轩(1823-1887) 字霞举,自号顾斋,晚年或署壶翁,洪洞五里张人。尾纸王拯(1815-1876)初名锡振,字少鹤,更字定甫,号龙壁山人。柳州人。道光二十二年进士。引首後隔水处所钤『定甫鉴赏』便属王拯。此卷後流落至“云舫”手中,董麟(1830-1881)字祥甫,号云舫。『云舫审定』、『洪洞董氏珍藏书画印』便是其藏印。其乃山西省望族洪洞董氏家族一员。而董麟亦是当代名画家董寿平伯祖。
此卷妙手丹青甚具神采,画中直见黄向坚之心迹,且名家朱印粲然,流传有绪,洵可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