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画家的介入,使瓷器的绘画属性得以加强。而通过瓷上绘画的新尝试,画家的表现媒材得以开拓,探索出全新的表现手法和构思,这也是当代画家们乐此不疲的前往景德镇进行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
瓷器产地遍布南北,尤以江西景德镇最负盛名。作为瓷都的景德镇,因盛产质地优良的青白瓷,宋真宗景德元年以皇帝年号为名而置并沿用至今。景德镇陶瓷烧制工艺 的极大发展成熟起于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设立浮梁瓷局,有官匠八十余户,为其后明清官窑之基础。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瓷 局,延至清末五百余年,一直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技艺精湛,名满于世。
但是,由于官方的标准化严格管制,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个性被严重束缚。随着清中后期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渐露锋芒,“珠山 八友”即为代表。“珠山八友”上追清中期“扬州八怪”风骨,借鉴东洋画法,创作出与海派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瓷画作品。时序发展到近代,他们具备了雅集的 条件,结社而成“月圆会”。正如王大凡在《珠山八友雅集图》中表述的:“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
与人。画法唯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这种带有自娱意味的直抒胸臆,也让人看到了景德镇瓷业的危机局面。“珠山八友”把中国画的画法和图式大手笔引用到陶瓷绘制上,有利于瓷器艺术性的提升,对现当代画家绘瓷现象也具有启迪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名手谢稚柳、林风眠、关良、陆俨少、朱屺瞻等到景德镇创作瓷盘画,大胆尝试了绘画与瓷器的融合创作,把绘画元素直接注入了瓷器。画家的介 入,使瓷器的绘画属性得以加强。而通过瓷上绘画的新尝试,画家的表现媒材得以开拓,探索出全新的表现手法和构思,这也是当代画家们乐此不疲的前往景德镇进 行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2000 年,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组织龙瑞、姜宝林、彭先诚等活跃于当代中国画坛的画家二十余位前往景德镇画瓷并出版有《大器丛书》,开启了当代画家大规模绘瓷的新篇章。
画家们以胎为纸,以釉彩替代水墨,由平面转向立体,大胆探索着胎釉关系、阴阳表现等问题。画家们开始接触这一全新的材料时遇到了种种问题,诸如于志学在《瓷 都日记》中提及的:瓷器毛坯吸水性大导致运笔干涩而影响了线条的流畅,和铁灰、黄灰、水泥灰等釉彩入窑前视觉不易区分等问题,画家们经过多次摸索后不但克 服了此类问题并发明出一些全新的表现技法。曾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办瓷画展的吴山明说过:“瓷画难,在青瓷上作画更难,画家画完是一个感觉,但经过火的烧 炼,窑变的过程,烧完又是另外一种感觉,有人做也有天成,这种不可控的神秘感带给我极大的快感。”正是这种强大的吸引力使吴山明不畏其难,反复探索,最终 把绘画美自信地呈现在龙泉青瓷的釉面之上,实现了平面绘画笔墨特征和陶瓷趣味的完美融合。
在瓷胎上绘制画面只是第一步,入窑经高温烧制后一件完整的瓷画作品才算完成,而这期间成功的概率并非百分百,故而器型完美、釉色漂亮的绘瓷作品倍受青睐。画 家们对瓷画作品态度严谨,选用好的瓷土、釉料、工匠,不惜工本,出窑后不如意者悉数敲毁,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其背后必然是大量毁弃的瓷器碎 片。当绘画再一次与传统工艺结合时,一件件出自绘画名手的瓷器作品,堪称高度艺术修养的综合再现。随着当代书画家参与瓷器绘制之风日盛,景德镇陶瓷学院等 教育机构对当代设计理念的重视,及国际陶瓷博览会等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想必当代陶艺将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前行。
嘉德四季45期拍卖会
预展: 3月23-25日
拍卖: 3月26-28日
展拍地点: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门类: 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家具、古籍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