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明代是继宋元帖学书法之后的又一重要发展时期。《淳化阁帖》以后,帖学书法兴起,成为宋元书法的主流,而明代沿其体势,受客观环境的影响,由吴中书派到明晚期的浪漫主义狂潮,更演为繁盛的局面。
王穉登,明隆、万时江阴人,寓居吴门,少颖悟,十岁即能诗,“长而骏发,名满吴会,”文徵明卒,掌吴中文会数十年,以山人身份悠游公卿间。擅书,隶书遒古雄迈,行草挺秀有书卷气,时人得其片缣尺素以为荣。此卷书自作诗,以欧字为骨,从王(献之)书取韵,若东篱秋菊,潇湘修竹,瘦硬清隽,脱略凡俗。文人雅致,每于笔底自然流出,若胸无书卷,涵养不高,虽笔成塚、墨染池,亦难免俗。此卷自题书于万历己亥,王穉登六十五岁,是其晚作中之精者。
王穉登(1535-1612)行书七言诗卷 手卷 水墨纸本 万历己亥(1599年) 32.5 × 336.5 cm
钤印:王穉登印、王氏百穀(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穉登》16、34印,106页)
题识:右送毛公舆之安吉司理。万历己亥秋七月,暇坐青箱库中,友人持纸索书。录以应命。太原王穉登。
鉴藏印:恭亲王、正谊书屋珍藏图书
说明:
“正谊书屋珍藏图书”为恭亲王奕訢藏印。奕訢(1833-1898),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和硕恭亲王”,统称“六王爷”。清末洋务派、总理衙门首领,保守派对其鄙称“鬼子六”。赐爵位世袭罔替,身后谥“忠”。
行书七言诗卷 鉴藏印
祝允明以行草而享盛名,其楷书却功力极深,论者称其“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无不师之,得绵里铁,印印泥之妙。此卷为其三十五岁时所书,文嘉称其“肉骨停匀,锋锷藏敛,肥润中复带遒劲,得太傅(钟繇)之精”,可称知者之言。曾经项元汴、钱樾、永瑆等收藏,又得文嘉、翁方纲题识,至为难得。
祝允明(1460-1526)楷书逢遇篇 手卷 水墨纸本 甲寅(1494年)
书法:24 × 131.5 cm 后跋:24.5 × 80 cm
钤印:祝希喆、祝允明印、枝指生(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祝允明》7印,791页)
题识:希雍抱奇负而未遇,余恐其不自信,为书此论以遗之。甲寅春仲,枝山居士祝允明。
鉴藏印:
子京父印、子京、钱樾、钱樾所藏、钱·樾、抚棠珍赏、皇十一子、皇十一子永瑆鉴赏古书画真迹珍藏之印、竹年心赏、真赏、祖颐、吴县潘祖颐考藏印、杜盦眼福、潘德先鉴赏章、盘僧、潘、心吉庐(8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永瑆》31印,225页)
说明:
(一)《逢遇篇》为西汉思想家王充《论衡》八十五篇之一,解释人之达与不达,不在才行高下,而取决于际遇遭逢。才高行洁,不遇则退在下流,未必能处尊;低能浊操,遇在众人之上,处尊居显,未必贤能。
(二)收藏者简介
1.钱樾(1743-1815),字抚棠、黼堂。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吏部、户部侍郎。先后督四川、江苏、广西、山东学政,主持陕西、江西乡试。
2.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书名重一时,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3.潘祖颐(1849-?),字祝年,号竹岩。收藏家潘祖荫堂弟,吴云的女婿。数任知府,宦囊所入,极好收藏。
后纸文嘉、翁方纲跋
陈道复是文徵明弟子,然书画却不为师门所囿。擅花卉,纵横淋漓开徐青藤、八大、石涛大写意画法门。亦善书,草书得杨凝式、米元章神趣,豪迈任越,风神独绝。此卷书自作牡丹诗,自五十岁以后春夏观花后多书之,每配以画,朱墨灿然,狼藉满纸,为艺林奇品。此卷以秃笔硬毫纵意疾书,圆厚雄畅,笔力千钧,仿佛高山之堕石,江河之出峡,有奔腾一泻之势。然雄畅之中,其疏密聚散,分行布白,呼应揖让,皆信手而应。故笔底生花,令人目不暇接,足称书中神逸之品。曾经张大千、叶恭绰等题识,尤难得,识者当重之。
陈淳(1483-1544)草书《春词》卷 手卷 水墨纸本 嘉靖戊戌(1538年)
引首:34 × 95.5 cm 书法: 34 × 370.5 cm 后跋:34 × 114 cm
钤印:复父氏、白阳山人 题识:嘉靖戊戌夏日,白阳山人道复。
鉴藏印:大风堂、张季爰印、李乔峰
草书《春词》卷 局部
傅山书法,正、草、隶、篆无一不能,但最能张扬他豪宕不羁性格的还是他的草书。此十二屏纵笔疾书,如风落雷转,激荡腾挪,绝无凝滞。但章法的疏密聚散,左右揖让,轻重枯润,又都能应手而得。这是他胸襟、学养、功力与审美追求融通于腕底的自然流露,非一般后学所能摹拟。清丹徒赵彦偁尝云:“青主书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余尝谓顺康间名书以王孟津为第一,今览青主书,庶可为配,且欲过之。”所论极是。如此十二巨屏保存极难,历经三百余年而略有破损,已不易,若经名裱工重新全补,当能天衣无缝,更显神采。
傅山(1607-1684)草书十二条屏 立轴 水墨纸本 171×54.5cm(每幅)
钤印: 傅山之印 题识: 傅山书。 饶宗颐题跋
张瑞图万历三十五年中进士,此后官运亨通,以礼部尚书入阁参机务,然犹趋附魏忠贤,崇祯帝即位,遂被罢免为庶民。在政治上是个软媚无行为人不耻的奸佞。然其书法却独成一家,峭拔纵恣,有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之美称。此卷矫健飞动,纵势直下,虽尖厉而筋力内蕴,有风樯阵马之概。后世鉴赏家多赏其书艺而善藏其遗墨,并不因人而废,亦是收藏正道。
张瑞图(1570-1641)草书王季友诗《酬李十六岐》 手卷 水墨纸本
崇祯辛未(1631年) 书法:26 × 353 cm 后跋:26.5 × 72.5 cm
钤印:果亭山人、瑞图、书画禅 鉴藏印:丰硕堂主鉴藏 张弢(音“涛”)题跋
题识:崇祯辛未重九,书于东湖之杯湖亭,白毫庵主人瑞图笔。
说明:张弢,字亦寓,浙江绍兴人。画兰竹笔法纵横,书法亦秀逸工丽。康熙丙辰(1676 年)秋日,张弢寻访韩信墓。归来路上,在古董店发现此卷,善价购得,惊喜之余而题记。
草书王季友诗《酬李十六岐》 局部
董其昌(1555-1636)行书《天马赋》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21×29.5 cm (每幅)
钤印:宗伯学士、董氏玄宰、玄赏斋 题识:中岳外史米元章致爽轩书。董其昌临。
吴保初题签条、朱昂之题跋
说明:
1. 朱昂之(1764-1840 年后),字青立、青笠、吴津里山人。江苏常州武进人,侨居吴中,一度寓京,朱文嵘之子,承家学,山水得力王翚,与时人朱鹤年,朱本合称“三朱”,有声于时。
2.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3.从传世《玄赏斋法帖》相关资料分析,此册《天马赋》或为清代刻帖《玄赏斋法帖》第三卷中临致爽轩《天马赋》的底本。《玄赏斋法帖》原石在苏州,刻帖后有林则徐、吴荣光、端方题跋。出 版 《董其昌<天马赋>三件》,刘九洲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