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香港秋季艺术品拍卖首轮战绩日前见分晓,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为22亿港元,与春拍相比下降29%,不过,春秋两拍的总成交额与2015年看齐,让各方人士心里有稍许安慰;香港保利总成交额11.15亿港元,其中,吴冠中《荷塘》、崔如琢《秋风摇翠》两件拍品成交过亿,分别为1.062亿港元、1.416亿港元,又能否给接下来的内地秋拍带来好运气?
一边是重量级艺术品缺失的负面作用,一边是更趋保守的拍品和买家,今年香港春拍中曾经上演的逆势增长,在秋拍的平淡开局中难见踪影。在市场调整进入攻坚阶段时,试错和尝新既要付出代价又是别无选择。
古董市场困境反转?
10月5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中迎来了古董市场的关键一天,“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III”、“龙游帝苑”、“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明式家具”、“中国艺术珍品”5场古董家具专场轮番上阵,拍品数量达到291件,取得总成交率72.9%,总成交额6亿多港元,其中有12件古董超千万港元成交,延续了这两年中国古董慢热的势头。
清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拍出9148万港元,是香港苏富比秋拍最高成交价,此前有业内人士对其8000万到1.2亿港元的估价持保守态度,认为价格上亿有难度,惊险之余最终还是找到了买家。
而最提振人气的是“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专场,来自已故日本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珍藏的22尊鎏金及青铜佛教造像全部成交,斩获5041万港元。虽然只有一件拍品超千万港元成交,但几乎所有拍品都以超过最低估价十倍甚至数十倍价格成交。佛像收藏爱好者丁佳表示,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拍品,既不是高高在上,也具有成长空间,可以说艺术性和市场兼备。
当然背后“坂本五郎效应”起了很大作用。坂本五郎是日本最具影响的古董商号“不言堂”的创始人。他曾在欧洲拍场上,屡次缔造了中国瓷器新的拍卖纪录,同时他也给亚洲各地的艺术馆捐赠了大批藏品。
坂本五郎逝世后,先后在纽约、中国香港市场举办了其珍藏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价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引来了很多的竞拍者,最后的成交都十分理想。
除了坂本五郎的专场,巴黎名藏、家具及重要中国艺术珍品中,价位不高,但有艺术性,有装饰性和独特品位的古董,无论从成交率还是溢价率上来说都令人满意,但之前人们重点关注的估价较高的重器成交总体平平,与市场大形势调整不无关系,人们对高价位的拍品出手都比较谨慎,可见人们对艺术品消费性需求在增加,而对于高端艺术品的投资信心不太足,这也同时反映市场资金量并非很充裕,受到资金流限制,买家对于大笔资金消耗越来越慎重,对拍品的性价比更加挑剔。
艺术品市场经纪人周峰分析,古董市场已经沉寂多年,实在是因为流传有序的重器非常少,精品一经露面就被大藏家抢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想再拿出来,除非是古董商。所以发掘那些中低价位,既具有一定升值潜力,又能满足家庭艺术消费需求的古董艺术品,才能让古董市场活跃起来。
书画市场显露疲态
回看2016年香港春拍时,传统书画市场曾上演了逆势增长一幕,成交率和成交额明显增长,共有11件拍品(含港澳)成交价格过亿,其中中国传统书画占主导优势。但秋拍时传统书画却没能延续回暖态势,只能说平淡无大波动地又渡过了一关。
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中国书画专场总成交额3.48亿港元,成交率很高达到97.3%,不过由于缺乏重量级拍品,单品价格最高的是以3548万港元成交的张大千《秋水春云》,另外张大千还有几幅相对高价成交的作品,在一两千万港元左右。
一些市场罕见且具趣味性的书画作品成交情况不错,如梅洁楼旧藏手卷、册页,首次登场的齐白石及徐悲鸿印谱以远超高估价拍出,不过最高也只是200多万港元。
首度公开的来自欧洲藏家的傅抱石两幅古典人物画《夜破东羗图》和《郑庄公会母》,分别以2764万港元和1688万港元成交,打破了一点书画拍品的沉闷、单调。
以宋元珍品、明清书画,并以密韵楼旧藏、坂本五郎收藏、黄桂棻旧藏等私人收藏系列为主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取得了6575万多港元的总成交额。“很震惊,这是在香港苏富比这样一个国际大拍卖公司。”有业内人士评论说,真是为即将开始的内地秋拍古代书画捏把汗。
吴冠中作品依旧是保利香港中国现当代书画主打,1.06亿港元成交的《荷塘》也成为了当前秋拍首轮的最高价。此次保利香港秋拍的中国现当代书画中,吴冠中有5幅作品入围成交价前十,总成交额超1.74亿港元。
有收藏者反映一到拍卖会上,要么就是满眼的张大千、齐白石等那几个名家,要不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越来越不吸引人。一家拍卖行书画征集人员无奈地说,现在为了征集拍品可以说动用了各种关系,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只要有好作品出现,并不愁买家,关键是谁愿意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拿出好东西,除非是遇到了大的资金难题,不得已割肉。
现当代艺术处境维艰
受市场调整影响最大的亚洲现当代艺术部分,今年秋拍中的形势更加不乐观,除市场成交完全一边倒地依赖于赵无极、常玉、吴冠中等现代艺术大师拍品外,近些年不断缩水的中国当代艺术更是让很多人欲哭无泪。在书画、古董、奢侈品拍场上踊跃的内地买家,遇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却似乎默契般地变得十分理性谨慎起来。
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共推出了5个现当代艺术的专场拍卖,将拍品数量扩充至史上最高的4000件,取得总成交8亿余港元,占总成交额的37%,从板块成交总体占比上看,这是一份还算好看的成绩单,但是对拍品情况具体加以分析的话,还是不容乐观。
赵无极《月光漫步》以4668万港元成交,是香港晚拍全场最高成交拍品,但它的最低估价就达4000万港元。常玉和赵无极的纸上作品专场共有38件拍品,估价几十万到上百万港元,遭到藏家的抢购,全部成交取得3400多万港元。这两个小专场对于活跃市场人气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成交额也不过是同两位大师一件油画作品的价格相当。
香港拍卖市场在应对调整期的应变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日韩即东南亚现当代艺术近两年来不断升温,正是同中国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的持续推动分不开,在春秋大拍中,日韩当代艺术占比早已明确超过中国当代艺术,今年中国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亦是如此。日韩艺术家的表现也很给力,尤其是日本艺术家作品表现持续强劲,奈良美智11件精品全数拍出,领衔的《小使者》以2408万港元拍出。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公司和藏家的情绪是复杂的,甚至伤感的。在艺术保守力量和日韩当代艺术的夹缝中,拍卖公司和买家的选择更加谨慎,那些知名的、成熟的艺术家带有价格标签的作品成为首选,也是现在资金充足的机构、美术馆正喜欢的艺术品资源,比如曾梵志、张晓刚、刘晓东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都千万元级作品成交。
有些参加拍卖会的藏家还发现了有几件远低于估价、成交价仅有千余港元的拍品,原来拍卖师临时改变了这件拍品的拍卖规则,以降价销售的方式(业界称之为荷兰式拍卖)进行拍卖,可见拍品委托方非常急于脱手,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保利香港只有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一个专场,明显偏重中国当代艺术,日韩艺术家虽有涉及,但无论是拍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略逊一筹,最终取得了3亿余港元的成绩,占总成交额的27%。
今年香港秋拍征集感觉乏力,这也是一些藏家的感受,收藏者丁先生表示,上拍数量虽然明显增多,但是分量不足,拍品质量良莠不齐,整个拍卖会断层极为明显,也说明了现在的市场状况很艰难。
多元化仍是未来方向
尝试新可能的脚步在今年的拍卖市场上受到打击。今年香港春拍中,以王光乐、贾蔼力为代表的崛起的青年艺术家遭遇寒流,他们大尺幅、高价的作品遭遇流拍,在今年香港秋拍中,青年艺术家拍品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态势。有收藏者担忧,青年艺术家是否要提前退场了?
之前就有艺术圈人士表示,过早进入市场和资本运作,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一些俨然已成市场明星的年轻艺术家遭遇流拍,给当下无节制炒作年轻艺术家敲响警钟。具有相当实力的成熟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未来仍会受到持续关注,但前提是具有真正的好作品和适度的商业运作。
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开幕前,佳士得在北京金宝街全新艺术空间的揭幕吸引了艺术圈各方关注。作为洞见已经250年的拍卖巨头中国市场策略的前沿,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将举办的展览、艺术论坛、教育讲座及其他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开幕当天大批艺术圈人士涌入参观特别展览“毕加索的缪斯和神话”,六幅毕加索不同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首次在中国露面。此外,展品中也有毕加索早年作于巴塞罗那的《雷纳德肖像》,1935年创作的著名版画《米诺托之战》,1955年作于戛纳的布面油画《工作室》,以及1969年创作的布面油画《抽烟斗的男人》。11月16日,六幅作品均将亮相拍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主义晚间拍卖进行拍卖。
同时,北京艺术空间还展出了即将在佳士得上海及香港秋拍中上拍的数件作品,来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哥伦比亚现代艺术家费尔南多·波特罗、留法艺术家常玉、朱德群,以及中国名当代艺术家曾梵志等。
王中军作为收藏西方经典艺术的国内企业家代表人物之一,也现身佳士得北京空间开幕展上,此前他已经在海外买下数亿元的毕加索、梵高等西方大师作品,当然是一位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大买家。不过,在今年春拍中,王中军却以2.07亿元买走《局事帖》,引发艺术圈议论纷纷。
何止是王中军,近几年藏家跨界以及多元化收藏趋势越来越清晰,拍卖公司的说法是,不只有几个,而是很多收藏当代艺术的藏家在买书画。一些新晋收藏家受西方收藏文化影响,开始依自己兴趣来买,他们不希望被贴上某种收藏家的标签,收藏理念更为个性和开放,收藏趣味的变化与市场环境互为影响。(作者 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