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当代艺术拍卖成绩自2013年达到巅峰之后,近两年再无上升趋势,甚至在今年保利香港春拍中,昔日高价的当代艺术拍品再现拍卖现场都难以到达预期。诸多业内人士在谈及当代艺术品拍卖现状时,都以“冷静”、“不尽人意”、“观望”来表达。那么,当代艺术领域在近两年秋拍中具体呈现哪些态势?
10月2日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总成交额近8.2亿港元,上拍79件拍品中共有72件成交。其进入前10名奈良美智的《小使者》估价在1600万-2400万港元之间,最终以2408万港元落槌;白发一雄的《作品》估计在750万-950万港元之间,最终以1448万港元落槌惊艳全场。东南亚当代艺术也毫不逊色,其两天成交额达到1.56亿港元,成交率近90%。相比之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成绩却表现平平,数量和比例均有所下降。
从此次香港苏富比5场现当代艺术拍卖形势中不难发现,拍卖公司对于近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景气现象已有调整,其加大了日韩作品的拍卖数量使日韩及东南亚艺术家的拍卖成交占比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相比之下,若不是香港苏富比今年加大了台湾背景艺术家的拍品数量,中国现当代艺术部分将更为弱势。
的确,2015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成为近十年来降速最快的一年。据记者了解,2015年中国前100位当代艺术家作品总成交额约为37亿元,相比2014年下滑了45%,而与2012年最高峰值相比,则下降了60%以上。
有十余年收藏经验的王伟告诉记者,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当代艺术品虽无亮点,但也不乏几大信号。第一,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等早些年被炒到天价的作品,目前已退出主流历史舞台,即使上拍,也没有更多表现。第二,内容主题上有所转变。早期拍卖会上,大家过多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关于政治、社会、环境主题的创作,而今受日韩文化的影响,其表达个人情感化、个人在当下社会的体验等主题逐渐成为主流,例如此次拍卖会上日本当代艺术大师白发一雄、奈良美智的作品,其都反复描绘了现实中简单朴素、宁静状态。
中青年实力派作品走俏
回顾近几年中青年艺术家拍卖史发现,中青年艺术板块正在冉冉升起。2016年林寿宇的《平行式》在匡时春拍以23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个人拍卖纪录;谢南星的《拿枪的自画像》此前估价为80万—100万元,最终以151万元在匡时春拍上落槌;段建宇的作品《如何在高原放松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让文胸和帽子随风飘荡》也在2016年匡时春拍上被现场多位藏家争抢,最终以178万元的高价成交;2016年在嘉德春拍上,黄宇兴的《视觉与成长》又以103.5万元刷新了自己的拍卖纪录??
除了几件重要作品纷纷成交,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还有许多中坚力量的艺术家也都取得了不错成绩,成交价格几乎都超过了最高估价。比如段建宇、谢南星、仇晓飞、王音、张恩利等人的作品。
据记者了解,除了这些熟悉面孔,现场还有一些新面孔也获得了拍卖会上不断举牌,甚至有几位藏家都是为一件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而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中青年艺术创作近两年正处于高峰期,他们精力充沛、创意无限作品风格正朝着成熟阶段发展,这让收藏界为之欣喜。”北京保利中国当代水墨工艺品部总经理安蓓对此现象解释说。
并且,“从收藏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价格适中,是投资的黄金时期。同时,中青年艺术家能够在千万当代艺术家中崭露头角,说明其作品已经通过了市场检验,只要有良好的创作心态,未来升值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大。”
王伟也认为,中青年的作品目前很有潜力,单件精品也正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但目前拍卖价格仍相对亲民。“中青年的作品还在平均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徘徊,卖到上千万的作品还是凤毛麟角。”
当代水墨画渐为新宠
今年佳士得香港、香港苏富比两大春拍不约而同都推出了当代水墨画作品,令这一冷门领域一夜成了“显学”,对此业内人士纷纷议论,是否当代水墨作品是未来收藏的趋势。
当代水墨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杂交的一个当代艺术品种。其保留中国传统笔、墨、纸基础上,大量运用了西方现代艺术创作手法和观念。但一直令当代水墨处境尴尬的是,其既不被以油画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当代艺术圈所认可,也不被传统国画界视为循规蹈矩。
不过近一两年来,当代水墨却悄然兴起。在2015年,嘉德“水墨新世界”春拍中,53件拍品总成交额达1377.44万元,成交率92.45%;“水墨新世界”秋拍专场成交额达1736.85万元,成交率88.64%。虽然这些水墨画的价格还不能与一件上百万价钱的当代油画作品相比,但成交率颇高,也吸引了藏家们的注意。
当代代表性艺术家有谷文达、东方涂钦、魏立刚、邵岩等。山东里院水墨协会会长陈南告诉记者,根据近几年拍卖市场的行情看,当代水墨作品价格集中在10万元左右,高价作品在100万-600万元之间。
“价格弹性大,令当代水墨既可成为新藏家入门之选,也能让老藏家们换一换手里的存货。”陈南如是说。
佳士得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部国际总监江炳强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会通过举办一系列展览来推广当代水墨画,并将此类别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拍卖项目。
减价拍卖成为亮点
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设置的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分别是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重头戏)、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专场、当代亚洲艺术专场、现代亚洲艺术专场和#TTTOP专场。其5个专场总成交额达8亿余港元,占香港苏富比秋拍总成交额的37%。保利香港则仍旧设有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一个专场,该专场最终取得了3亿余港元的成绩,占总成交额27%。
一个近乎四成,一个近乎三成的成绩看似不错,但《经济》记者在查看估计额和成交额之后却发现其中潜藏了一些问题。今年香港苏富比史无前例地将拍品数量扩充至4000件(2015年秋拍数据为3918件),但这种“重量轻质”的拍卖方式并不符合目前市场拍卖的核心理念。
据记者了解,看似此次当代艺术品翻新了当代艺术拍卖纪录,但其中很多成交的价格却低于估价区间的最低成交价,甚至低于估价的十倍。
这样的价格是如何成交的?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低于估价的价格?
对此,北京承轩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是拍卖会上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亦称减价拍卖。它是在拍卖师出于的无奈情况下,临时改变了这件拍品的拍卖规则,以降价销售的方式(业界称之为荷兰式拍卖)进行拍卖,以此将作品全部拍出。
“因为保利香港、香港苏富比与其他各大小拍卖会一样,都存在着拍品质量良莠不齐现象。顶级和高段位拍卖成绩让大家惊叹不已,中段拍品表现平平庸庸,但居多低段位拍品若无成绩就会拉低整体拍卖成交额。”李先生说道,“所以,运用低价销售的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和刺激新进入的收藏买家的需求,同时也能将一些低端作品快速分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