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苏富比拍卖行半个月前正式发布消息称,本年的香港秋拍将推出一件乐从堂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乃私人收藏传世四件汝窑之一。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为四件私人收藏汝窑之一,品相堪称完美。直径13厘米,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自然内敛的气息充分展示了北宋时期之美学修养。这种修养是什么?乐从堂堂主曹兴诚对此津津乐道:“禅宗在一个时代的哲学、美学、信仰,当然会影响到器物。禅宗讲求生活要很单纯、简单,所以宋代汝窑、官窑都是‘极简美学’。汝窑单色,构造非常简单。简朴当中,巧思就花在比例上面。它的高矮、胖瘦、弧度等都很考究。所以它是在比例、造型上面发挥‘极简美学’的最高成就。”
虽为估价待询,但苏富比拍卖行保守预估“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的价格将在1亿港元,而目前宋瓷世界拍卖纪录——5年前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0786亿港元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拍前估价仅为6000万港元。两件汝窑相比较,“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透明度较低,釉色较乳白、开片也更大,虽然这些都不是判断汝窑好坏的绝对标准,但有“北宋汝窑天青釉洗”自身品相做底,“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估价和成交价做参考,汝窑再刷世界拍卖纪录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私人收藏VS博物馆 谁在“谱写”汝窑收藏?
关于汝瓷的来源有个美好的传说: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出这种颜色。很多工匠知难而退,最后由汝州的工匠烧出了令宋徽宗满意的天青色。
宋徽宗的梦或许是假,但汝窑瓷器独为皇家烧制是真,并因宋徽宗的这个梦,给汝窑添上了一笔梦幻色彩,自汝窑开始烧制就被誉为上上品,天青釉色也是汝窑的最大特色。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传世也不多,在南宋时,汝窑已经非常稀有,目前存世究竟有多少至今仍然存疑,但普遍说法认为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汝窑出现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北宋晚期的20年。北宋灭亡后70年(1192年)已有记载,汝窑几乎不可能入手。”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Nicolas Chow)介绍到。
马未都也曾公开谈到,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统计显示,汝窑共有31件。并且还透露一个背景,“那时候统计的汝窑我们要注意一点,有的东西是官汝不分的,或者钧汝不分,因为它们有的颜色很接近。当时对这些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判断,而是凭人去判断,所以会有一点误差,但大致不会差很多。那时候,皇宫里才有31件,很少”。“那么今天,我们有多少汝窑呢?汝窑现在统计不是非常精确,因为有个别的汝窑在个人手里。但是有一个统计比较精确,就是说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是67件,其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201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把能够集中起来的汝窑集中做了一个展览,展览画册对全世界博物馆已知汝窑数(包括私人收藏)做了一个统计,认为世界存世汝窑一共有92件。
明清瓷遇市场瓶颈后 汝窑如何影响市场?
虽因汝窑存世有限,致使其市场交易也十分罕见,但汝窑的高价拍卖直接引出了市场对宋代瓷器的关注。2012年,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经过34次竞价后,才以2.0786亿港元的价格成交,这个价格不仅超过拍卖前估值底价的3倍以上,也刷新了宋瓷的世界拍卖纪录。
2012年以前的瓷器市场几乎是明清瓷器当道,正在经历“亿元时代”价格腰斩的市场正处在迷茫期。明清瓷器的价格由于之前几年的价格疯涨,已经价处瓶颈,正好需要另一版块来进行补充,宋瓷普遍被市场低估的背景便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宋瓷也正是在这件汝窑被高价拍出后,越来越多的在市场上曝光。
市场人士对宋瓷在这个阶段被关注也有类似看法。在曾志芬看来,人们会在这个时间点去关注宋瓷,答案很明显:“最主要就是资金的转移。清朝瓷器太贵了,已经顶到天了。有时候真的很难下手。二十年以前300万的乾隆花瓶可以是很漂亮的了,而现在300万休想买乾隆的,只能买到道光的。以前说清三代,后来变成清五代,现在要包括民国了。民国的东西居然也很贵了。”
虽然宋瓷在拍场上频现高价,但想要取代明清瓷器在市场上的地位却十分困难。正如曾志芬所说:“从量来说,宋瓷在市场说是不少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一个典型的、精美的,同时又是开门的,却很难找到。香港的平台需要继续去维持一个较高的品位,必须是质量高、来源清晰的我们才愿意去考虑,当然价钱也要合理。但是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东西太难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