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拥有8000年历史的古老漆艺,是一门早成而晚熟的艺术,应和着中华文明的某种宿命。从生长、采集、成物,有复杂的程序与漫长的沉淀,漆艺包含了长时间创作的生命投注。在这之外,如今的漆艺还提供西方之外的审美与文化价值:那是关乎一种全然不同的生命与精神安顿方式,其自身具有相对自足完满的特性。
吴守端 《晨曲》 50×70cm
回顾漫长的漆艺史,发现其在文化愈加开阔与深厚的时代,逐渐展露出丰富意涵及其不可取代性。其中,艺术意义上的“漆语”的产生,源于上世纪末漆艺从工艺语言转换为绘画语言之时。
从那时起,一代代漆艺家寻找大漆无限的可能性,试图让它蜕变成当代艺术意趣。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坚守和传承,才在这科技繁荣的后工业时代,让漆艺成为具有未来精神指向的东方艺术方式,以生长、兼融的方式呈现有限时间与生命的无限价值。在福建东南拍卖2018春拍的漆专场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触摸大漆的传承脉络。
乔十光 《印象水乡》 46×60cm
王和举 《姑苏城外》 70×45cm
尽管中国漆艺历史悠久,但以独立画面出现的中国现代漆画萌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1984年现代漆画才被正式列入全国美展,成为独立画种。
在这期间,李芝卿、沈福文和雷圭元三位前辈作为漆画的萌创者和奠基者,让漆艺走出漆器,开创作为纯艺术现代漆画的自觉意识,将大漆技艺沿袭保留后进一步转换为绘画语言。当接力棒传递到了乔十光、王和举、蔡克振等第二代人手上之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漆画家”。
乔十光、王和举、郑益坤、郑修钤、郑力为、黄山、吴守端……这些深嵌漆画史的重要坐标的名字不容忽视。他们中既有将中国漆艺从千年的传统中逐渐走向当代审美殿堂见证者,也有将第一次把漆画带入中国美术奖的最高殿堂的开拓者。
郑力为 《山》 90×90cm
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郑力为 《扬帆》 120×140cm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崔俊恒、黄山 《祥和》 80×170cm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他们借力于学院教育的综合素养,融汇传统工艺、古典文人、民间民俗、西方艺术等多元文脉,成功挖掘、转化为漆绘画的成熟语汇,为漆艺的表现力建立了学术高度。
郑修钤 《秋声》 47×47cm
郑益坤 《凌波仙子针刻图》 30×30cm
同时,沈克龙、李伦、汤志义、许建武、汪天亮、邱志军等中青年漆艺家,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在前辈建立的高度上展开漆艺更细致深入的方向性探索,皆卓然成家。致力于开发大漆艺术语言的多维潜能,让古老的漆艺朮在近几年开放出全新的艺术景象。
沈克龙的“观自在”显示了避开深重的漆艺术可以抵达的另一种极至,借助于敦煌意象转化而来的单纯色块兼阔笔写意,大漆的流动性呈现了一种充满舒畅感的婉约,佛家的镜花水月披上了带着华夏温润感的“空”观;鬼才李伦经常带给人意外,他创造了一种带着闽越文化的迷濛、旺盛、自在而神秘的当代漆画新语言,图式充溢着灵动的想象力。
沈克龙 《观自在》 60×60cm
李伦 《惊蛰》 45×31cm
汤志义能够出奇不意在传统物象与当代表达之间找到灵光一闪的遇合;许建武和邱志军则孜孜于汉唐古典精神的漆画转换,在朴素、典雅、悠远、苍凉中深掘漆语言的厚度……
汤志义 《沉默是金》 40×180cm
许剑武 《天界》 83×61cm
邱志军 《汉赋系列》 120×120cm
福建省第六界漆画展银奖
与此同时,漆画领域中的年轻艺术家也渐渐开始展露头角。他们进一步拓展了漆艺的领地,进行深刻而内在的漆艺术先锋实验,让中国漆艺在艺术史进程中始终充盈活力。胡杰彬、吴春宝等新生代漆艺家在近年来开始展露他们出色的追求与成果,在大漆中实现个人意识的回归。
吴春宝 《园记》 42×80cm
胡杰彬 《岭上》 100×100cm
尽管对于储备了8000年的漆艺术而言,这些作品只是其展露千文万华的开端。站在这些古老而新生的艺术面前,人们可以从容轻松地于“后艺术”时代的直接感性出发,坦然迎向大漆的魅力。这一批批漆艺术的先行者,凭着大漆中长年浸泡获得的热情与动力,在作品中绽放出令人赞叹的美感与光华,记录着漆艺术在浩瀚时代里不断走向盛大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