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网讯 雕塑家王济达、油画家金高伉俪作品联展于
2014年
3月
4日下午
3点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王济达和金高,于
1957年响应祖国号召来到内蒙古支援边疆建设,于
1983年赴美考察并定居纽约,
2006年金高在美去世。
2014年
79岁的王济达带着金高的遗愿,把浸满草原气息的作品从大洋彼岸带来。此次展览包括金高的部分遗作及王济达从艺
61年的作品,展览是对内蒙古自治区老艺术家的艺术生命长青的解读,也是向党和政府的汇报。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对年轻艺术家有所启迪。
雕塑艺术家王济达在展览开幕上致辞
展览现场
王济达,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为留校研究生。1983年赴美国研究考察并定居纽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美国雕塑家协会理事。1979年参加中国北京毛泽东纪念堂大型雕塑工程,1981年创作的城市雕塑《鹰》、《吉祥如意》、《春》、《飞向未来》,立於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王济达说:“无论走到哪里,我总要向蓝天白云下的远方凝神眺望,似乎想要寻找那片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内蒙古大草原,我的第二故乡。”他的作品主要以表现蒙古族普通劳动人民形象和生活为内容,在人物塑造上,突出“力”与“运动”的表现;造型概括、简练,生动并富有气势;风格写实、质朴。
1983年金高和王济达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旅美艺术家,他们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获得了美国同行的一致认可。1986年,他们参加了美国纽约大中央画廊举办的“来自中国的写实主义”画展,被称为“中国油画进入西方艺术市场的破冰之旅”。同年,王济达被选为美国自由女神百年纪念雕像唯一复制人,从此名声大震。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曹春生在展览开幕式致辞中回忆了自己与王济达的同学时光,他认为:王济达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培育以及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这次展览王济达将国外雕塑后期制作和铸造工艺带了回来,使国内雕塑界受益匪浅。
金高,著名油画家,教授。1947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徐悲鸿、吴作人先生,学习油画,1950年毕业时学校已经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十九岁志愿奔赴内蒙古,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数献身内陆与边疆的新青年一样,金高承受了种种不如意,庄敬自强,三十多年后当她与丈夫王济达移居纽约离开内蒙古前,任职当地美协副主席是令人尊重的前辈。金高生平传略收入英国版《世界女名人录》。金高作品自1986年始多次参加中国全国美术展览及内蒙古历届美展。其参与临摹之大型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曾在日本北九州美术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展出,并于1978年结集出版。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考古研究所。
2006年,73岁的金高病逝去。为了完成爱妻在祖国办展的夙愿,旅居美国30年后的王济达带着两人的作品回到了中国举行汇报展,展出的作品囊括了两人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包括王济达的雕塑《环》、《所向无敌》、《边防英雄》,以及金高的遗作《爱的肖像》油画等等。
嘉宾在金高作品前留影
王济达作品欣赏
王济达作品欣赏
陈丹青于1983年经杨先让老师介绍,在纽约结识金高与王济达夫妇,此后成为邻居,他们一起无数次造访美术馆。陈丹青认为,王济达与金高的资历远在我辈之上,仍如学子般歉抑而求知,敬事艺术,不曾稍有懈怠,非但不见中年和晚岁的衰退,反而创作出了自己从艺生涯中最多最好的作品——他俩的早期实践不免带有革命年代的印记,赴美后眼界大开,各有转型。金高以母性刻画边陲的日常图景,色调浓郁而婉约,王济达则以大型雕塑的把握力,兼及小型作品的谐趣。因在域外,他们的内蒙记忆更见诗意,并属意语言的锤炼,那一代过来人的自我调整,其难度,是年青一代难以体会的,王济达、金高在汲取与固守、素材和语言、画风与市场之间,他们做出那代人未必都能做到的转化。
谈到办展初衷时,王济达说,记得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我们两人虽身在异国他乡,但心里时刻念着祖国。早年内蒙古的生活奠定了我们的艺术理想,之后这种根植于土地的情结就成为我们创作的永恒主题。
“王济达·金高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3、5号展厅从 2014年3月5日展至2014年3月15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