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洋作品《吃火锅》
朱发东作品 《此人出售》
一叠厚厚的“人民币”,在艺术家李占洋手中变成了汉白玉雕塑《八万块》,估价12万至15万元;焦兴涛大型装置作品《真实的赝品》,由一堆破纸板箱、旧家电、旧柜子、旧衣裤组成一个生活场景,尽管估价高达280万至480万元,但仍有观众误把展品当成真的垃圾桶,往里面扔垃圾。今天起,泓盛2014“拓展的边界—中国当代雕塑”专题拍卖在波特曼丽嘉酒店举槌,主办方称,这是对走过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当代雕塑历史的一次梳理。由于不少作品突破性很大,在引发眼球效应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样的作品,真的能叫艺术品吗?
“垃圾桶”成了艺术品
焦兴涛大型雕塑《真实的赝品》是本次拍卖的领衔作品。装置中堆满了各色破纸板箱、旧家电、旧柜子、旧衣裤,但这些并不是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拿来”的,而是艺术家用玻璃钢等材质做出来的“翻制品”。有意思的是,观众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艺术品,哪些是场馆内的真实物品。
现场有观众朝着装置作品之一的“垃圾桶”里扔垃圾,但艺术家并不生气,“作品的意义本来就由两部分组成,艺术家完成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和现场展示效果、观众的观看发生关系后,另外一半才得以完成”。
焦兴涛着迷于“真实的赝品”这个命题,“生活经常欺骗你,这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认识生活的角度,大家如果就此获得一个意外的角度和发现,就足够了”。
厚叠“人民币”原是雕塑
李占洋的雕塑作品《八万块》同样让人大惑不解:一个用汉白玉雕塑出来的一厚叠“人民币”,这是在赤裸裸表现当代人的欲望么?
艺术家对此解释说,其创作来源于他亲身经历的与8万元有关的一个故事。他曾在最困顿时,丢了8万元工作报酬,后来围绕此8万元发生了很多离奇故事。艺术家做这件雕塑,是想以这叠失而复得的钞票,纪念那段艰难的时光。而不少观众则表示,只看作品根本不知它要表达什么。同时上拍的还有李占洋的场景雕塑《山城夜色》、《打麻将》、《吃火锅》等作品。
朱发东作品《此人出售》也引发议论。艺术家以本人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人像身穿一件深蓝色中式制服,背部缝了一大块白色帆布,上面写着8个红色大字:“此人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衡量尚无标准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观念雕塑的艺术价值? 担纲此场拍卖学术主持的四川美院教授何桂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当代雕塑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怎样去看待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在进行艺术史梳理与书写时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以怎样的价值标准衡量,至今雕塑界也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说法。
在何桂彦看来,中国当代雕塑“当代性”的显现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其内在的发展轨迹是丰富多样的。他认为,对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而言,注重当代雕塑自身文脉的发展、强调个人化的创作方法、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变得愈加重要。(徐颖)